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肺癌和良性肺肿瘤采取不同影像检查方法进行鉴别比较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在过去三年之内所收治的肺癌和良性肺肿瘤病人资料30例施行分析,根据随机法对所选30例病人加以分组,研究组病人接受CT检查,对照组病人接受X线检查,对比两组病人接受不同影像检查的结果差异,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影像方式进行检查,影像学表现各项指标和病情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肺癌和良性肺肿瘤病人开展CT检查,可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肺癌 良性肺肿瘤 CT检查 X线检查 检查结果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的细针穿刺细胞学常规涂片检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并结合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标本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35名甲状腺疾病患者,超声引导下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进行常规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涂片检查,同时采取血液标本用化学发光法进行甲状腺激素和自身抗体检测。结果通过χ2检验和Kappa检验对常规穿刺细胞学检查与液基细胞学检查进行分析后发现,二者诊断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一致性不理想(0<Kappa<0.4),诊断结果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常规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常见疾病的分类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液基细胞学检查提高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与特异性。TSH对甲状腺疾病具有良好的提示作用,但是对常见甲状腺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并无特异性。TgAb与TPOAb对桥本病的筛查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激素 穿刺细胞学 液基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维超声与二维超声联合检测在产科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12月进行产检的疑似胎儿畸形孕妇67名进行分析,分别对孕妇进行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胎儿畸形检出率。结果在本次检查中,67例孕妇中有55例被确诊为胎儿畸形;其中通过四维超声的检出畸形的占79.10%,通过二维超声检出畸形的占56.72%,联合检测畸形检出率为82.09%,结论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检测在产科检查诊断中发挥了积极的应用价值,胎儿畸形检出率高,各方面优势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四维超声 二维超声 产科检验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肌电图检查应用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80例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来分析研究,有20例疑诊L4,5椎间盘突出,有60例疑诊外周神经病变,为这些患者提供肌电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腰骶神经根性病变疑诊患者有18例符合,符合率是90.0%,2例因周围神经嵌压误诊,漏诊率10.0%。60例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疑诊患者有55例符合,符合率是91.7%,5例神经根病变筛查出,占8.3%。结论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肌电图检查,可为明确疾病类型提供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腰骶神经根病变 下肢周围神经病变 肌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B超检查对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患儿实施B超检查,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B超检查符合率高达91.25%,因而可以证明B超检查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结论使用B超检查对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进行诊断,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较为明显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B超检查 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 诊断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与脑电图检查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确诊的短暂性缺血患者43例,其脑电图检查结果作为参照组,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作为实验组,对比2组检查结果异常检出情况。结果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结果异常情况,两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检查结果异常检出率(88.37%)明显高于参照组(69.77%)。结论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检查患者脑血管早期、急性期症状,能够发现脑电图无法发现的脑血管异常症状,应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经颅多普勒检查 脑电图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当中采用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MRI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7.5%(39/40),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70.0%(28/40),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采用MRI检查方式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乳腺良恶性病变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MRI、CT、DR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均经MRI、CT、DR检查,对三种诊断方法诊断的准确率进行评价。结果该组患者经诊断均存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0髋,MRI、CT、DR三种诊断方式对ANFH分期Ⅰ~Ⅳ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7.1%(68/70)、84.3%(59/70)、74.4%(52/70),三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难以显示ANFH的早期表现,MRI是早期诊断ANFH最准确、最敏感的检查方法,CT能较好的反应骨质的细微结构改变及钙化。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数字化成像技术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入组对象临床资料,对比内镜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内镜下B型(黏膜变薄,黏膜颜色主要为白色,或者红白相间)、C型(黏膜呈结节或颗粒增生样,可见明显粗糙不平、隆起糜烂以及扁平隆起状)表现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分别为91.7%(22/24)、95.0%(19/20),明显高于内镜下A型37.5%(3/8)的诊断符合率(χ2=10.301、11.221,P=0.005、0.003)。结论内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存在明显差异性,临床在诊断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二者,确保诊断正确性。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理诊断 内镜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及MRI检查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3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把行螺旋CT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MRI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特征与价值。结果对照组18例,平扫呈低密度的11例,等密度的4例,高密度的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的15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的3例,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的13例,呈等密度的5例。观察组15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9例,中央瘢痕1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12例呈明显强化,2例轻度强化,1例无强化,而延迟期与静脉期的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11例中央瘢痕病灶均见延迟期强化。结论螺旋CT及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查能有效提升诊断精确率,MRI中央瘢痕延迟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螺旋CT MRI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准备怀孕的200对育龄夫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对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照组100对未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比较两组出生缺陷发生率,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实验组缺陷发生率3.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有助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效提高人口出生素质,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孕前 优生健康检查 降低 出生缺陷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进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检验其诊断准确性并总结其对患者进一步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80例手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所有患者进行标准的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将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确诊标准,即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将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内容涉及诊断符合率、肿瘤分级符合率和肌层浸润分级符合率等三个维度。综合诊断结果,进一步总结其治疗意义。结果参与研究的80例患者,术中冷冻切片所得各方面肿瘤信息与术后石蜡切片所得结果差别不大,即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结论进行子宫内膜癌手术时进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可以较快地获得检查结果,而且诊断准确性与作为金标准的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差别不大,即准确性较高,可以将检查结果可以作为进一步治疗的客观依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冷冻切片 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舒适护理、常规护理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86例接受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3理论,分别予以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为(2.25±0.79)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的(4.38±1.44)分,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43/4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40%(35/43),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予以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舒适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无痛消化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和超声波检查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诊断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X线对患者尿道、膀胱以及输尿管中下部分的诊断有效率明显优于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对输尿管上端及肾脏结石的诊断准确度明显优于X线检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超声检查这两种方式对于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各具优势,二者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临床上诊断泌尿系结石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 超声检查 泌尿系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6年2月一2017年2月期间在江阴市医院行经腹B超探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腹B超检查估测前列腺宽径、长度、厚度、质量,与实际参考值比较。结果经腹B超检查估测前列腺重量与手术切除实际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B超可为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依据,且操作简便、无创,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 标签: B超 良性 前列腺增生症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酶(HA)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8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PCⅢ、Ⅳ-C、LN和HA水平,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上述四项血清学指标在肝炎患者中均明显升高,以肝硬化者为最高,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Ⅲ、Ⅳ-C、LN和HA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 标签: 肝硬化/诊断 前胶原/血液 透明质酸/血液 层粘连蛋白/血液 胶原Ⅳ型/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在64层螺旋CT检查中采用护理干预后的实施成果。方法筛选出本院82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把他们分成探究组A与探究组B各41例,探究组A实行传统护理,探究组B实行护理干预,对比其成果。结果将探究组A与探究组B患者检查时生理与心理的反应情况相比,探究组B患者心率加快与焦虑的出现率都比探究组A低,且屏气完成率比探究组A高,差异大(P<0.05);探究组A的护理满意度是87.8%,探究组B是97.6%,探究组B比探究组A高,对比差异大(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在64层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降低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反应,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 64层螺旋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先后行TAS、TVS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TVS准确率明显高于TAS,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查后,子宫直肠窝积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AS相比,TVS在宫外似孕囊影、宫外是否有混合性团块、外孕囊影中可见胚芽及胎心等方面显示更为清晰,两种检查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TVS准确率高于TAS,且声像图显示更加清晰,但TAS仍是其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 标签: 经腹部 经阴道 彩色多普勒超声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超检查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63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6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进行彩超检查,观察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形态、数量、横径、纵径、L/S及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经彩超检查均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且数目多>6个,多呈椭圆形或者肾形,肠系包膜完整,表面光滑,以儿童右下腹分布为主CDFI影像显示淋巴出现血流丰富及少量血流类型。对照组彩超检查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多位于脐周及右下腹部,数量<5个,形状多以肾形和椭圆形为主,肠系膜表面光滑,且边界较清晰,CDFI影像显示淋巴结内无血流信号;对照组淋巴结数量、横径、纵径均比观察组低,L/S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明显比对照组丰富。结论彩超检查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彩超检查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检查对晚期妊娠胎盘早剥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行产前胎盘早剥检查的1754例孕产妇,所有孕产妇均行妇科及实验室和超声检查两种检查方式,对所有产妇进行随访,比较两种方式胎盘早剥的诊断准确率,健康孕产妇与胎盘早剥孕产妇母婴的预后。结果超声诊断胎盘早剥准确率75.00%,显著高于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产妇不良预后发生率50%,明显高于正常胎盘产妇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75.00%,显著高于正常胎盘新生儿2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显著提高妊娠晚期孕产妇胎盘早剥的诊断准确率,胎盘早剥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应加强产前检查,降低母婴不良预后的发生率。

  • 标签: 晚期妊娠 胎盘早剥 产前检查 母婴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