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4例2型糖尿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分为颈动脉正常组(n=66)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7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胆红素水平,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程、高血压发生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吸烟、糖尿病程长是2型糖尿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清总胆红素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总胆红素水平的下降可能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胆红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 简介:先天性心脏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儿童心脏外科的诊治逐渐向婴幼儿、新生儿和低体重儿的复杂性先心病领域发展。5kg以下低体重患儿往往病情重、易发生呼吸道反复感染[1],因此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尤其重要。近三年来,我科治疗5kg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8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低体重儿 护理工作 围手术期 呼吸道反复感染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总结新生儿和婴幼儿先天性心脏围手术的监护及并发症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病情危重,或解剖复杂的先天性心脏新生儿、婴幼儿行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先天性心脏的种类,手术年龄,手术方法,术后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7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占23.3%(7/30);术中16例行超声心动图监测,其中12例行食道超声监测(体质量>5kg),4例行剑突下超声监测;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7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结论强调新生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的重要性,积极监测,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围手术期 新生儿 婴儿 超声心动图
  • 简介: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糖尿患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比较实际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治疗冠心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分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生理状态,改善躯体疼痛,且对于控制冠心病及糖尿病情也具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糖尿病 临床效果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患者不同尿白蛋白分期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糖尿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将152例老年2型糖尿患者根据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分为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3组,分别测定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等,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合并率、HOMA-IR均明显升高,而eGFR明显下降(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高血压合并率、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HOMA-IR亦均明显升高,而eGFR明显下降(P〈0.05)。与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是影响老年2型糖尿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患者尿白蛋白增多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 标签: 老年 2型糖尿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冠心病)合并糖尿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6年3月于高邮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并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冠心病合并糖尿患者84例,发生ISR者36例设定为ISR组,未发生ISR者48例设定为非ISR组,回顾性分析引起ISR的高危因素。结果将可能与ISR相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对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R的危险因素有:吸烟(OR=4.840,95%CI:2.155~7.604)、高血压(OR=4.486,95%CI:2.445~7.864)、体质指数异常(OR=2.289,95%CI:1.375~3.950)、三酰甘油(OR=2.066,95%CI:2.966~28.313)、病变参照直径<3mm(OR=3.254,95%CI:1.748~5.900)、靶病变长度(OR=4.538,95%CI:2.172~10.143)。结论吸烟、高血压、体质指数异常、三酰甘油、病变参照直径和靶病变长度是预测合并糖尿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糖尿病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使用胰岛素笔糖尿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使用胰岛素笔治疗的80例糖尿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率、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使用胰岛素笔糖尿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明显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水平,改善临床临床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提高了血糖控制率,进而提高了临床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胰岛素 个体化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研究哈萨克族2型糖尿患者的踝臂指数与代谢综合症相关性。方法纳入入院患者356例,其中代谢综合症患者184例,无代谢综合症患者172例。研究各代谢综合症包含因素个数和各代谢综合症及糖尿分组的ABI值。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非糖尿糖尿人群中,代谢综合症与ABI的相关性。结果随着代谢综合症包含因素个数的增加,ABI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P=0.009)。代谢综合症及糖尿均为(-)的人群ABI最高,代谢综合症及糖尿均为(+)的人群ABI最低。各分组的ABI值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在糖尿人群中,在校正上述影响因素后,代谢综合症与ABI显著相关(P=0.018)。结论在哈萨克族2型糖尿患者中,踝臂指数与代谢综合症存在相关性。

  • 标签: 代谢综合症 2型糖尿病 臂踝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诊治的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患者104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0mg/次,1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HDL-C、LDL-C、TG、TC)及hs-CRP水平变化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4.28±0.86)mmol/L]、TG[(3.25±0.89)mmol/L]、LDL-C[(2.09±0.57)mmol/L]、HDL-C[(1.38±0.43)mmol/L]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5.33±1.00)mmol/L、(3.58±1.01)mmol/L、(3.18±0.74)mmol/L、(1.16±0.3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进一步改善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患者血脂水平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患者hs-CRP水平,对于减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血脂 高敏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观察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患者血压及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患者在常规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应用雷米普利与缬沙坦组(治疗组)和单用雷米普利组(对照组)治疗24周,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Bate,UAER)、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二者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结论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安全有效,并可进一步降低UAER,更有利于保护肾功能,其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降血压作用。

  • 标签: 缬沙坦 雷米普利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尿白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患者随诊期间血糖变异性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128例2型糖尿患者随访30个月,计算随诊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HbA1c)和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监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结果随诊前基线平均HbA1c(7.62±1.31)%、FPG(7.83±1.22)mmol/L,随诊结束时平均HbA1c(7.13±1.15)%,FPG(7.21±1.24)mmol/L,随诊结束时血糖水平有所下降,血糖达标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诊期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共24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6例,缺血性脑卒中3例,TIA5例。随诊间HbA1c、FPG变异性和平均HbA1c、FPG水平均能够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P〈0.01)。结论随诊间血糖变异性较平均血糖水平更能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且随诊间血糖变异性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不依赖于平均血糖水平。

  • 标签: 血糖变异性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缺血性脑卒中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T2DM)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404例,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功正常组)291例,SCH组113例,比较2组一般情况及各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促甲状腺激素(TSH)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CH组女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TC、TG、LDL-C、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较甲功正常组明显升高,空腹血糖[(6.03±1.32)mmol/Lvs(7.61±0.93)mmol/L]、HDL-C[(1.25±0.46)mmol/Lvs(1.41±0.49)mmol/L]、D-二聚体[(0.23±0.11)mg/Lvs(0.55±0.27)mg/L]显著降低(P<0.05)。TSH、年龄、收缩压、LDL-C、纤维蛋白原、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且TSH与纤维蛋白原、TC、TG、LDL-C、脂蛋白(a)、C反应蛋白、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D-二聚体、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SCH发生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高TSH是T2DM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颅内动脉硬化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胆固醇 LDL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及彩超技术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患者(糖尿组)和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利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入选病例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以及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其肱踝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pulsewavevelocity,baPWV)和趾臂指数(toe-brachialindex,TBI),并分析相关检测数据和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评价。结果两组测得的baPWV、TBI和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和收缩压是IMT异常的危险因素;年龄、收缩压和血糖是baPWV异常的危险因素;年龄、收缩压和血糖是T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TBI的保护因素。结论结合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指标并应用血管超声技术测量IMT,可以预测2型糖尿患者早期外周动脉硬化程度,因其简便性、无创性和可重复性好而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趾臂指数 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本研究对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34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34例患者全部得到及时确诊,并通过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疗效均较为理想,患者子宫都得到保留,不影响生育能力。结论子宫疤痕妊娠发情况较为隐匿,容易发生误诊,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使用超声等手段进行准确诊断,一般应首先采取药物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及时采取恰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子宫疤痕妊娠 诊断与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应变和应变率成像结合冷加压试验评价2型糖尿患者颈总动脉应变及应变率储备的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6例无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患者作为病例组,6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全部进行应变和应变率成像及冷加压试验,获得冷加压试验前后颈总动脉的最大圆周应变和应变率,计算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储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储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的颈总动脉圆周应变(18.16%±4.62%vs.28.56%±7.42%,P〈0.05)和应变率储备(20.33%±5.81%vs32.09%±6.01%,P〈0.05)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变和应变率成像结合冷加压试验可以获得颈总动脉的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储备,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储备可作为评价2型糖尿患者早期动脉壁机械运动特性改变的新指标,同时可以反映颈总动脉的内皮功能。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颈总动脉 内皮功能 应变和应变率成像 冷加压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比值对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112例2型糖尿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成冠心病组(冠脉狭窄≥50%,67例)和对照组(冠脉狭窄0~49%,45例),超声检测颈动脉最大IMT(max-IMT),抽血检测LDL、HDL胆固醇水平.结果冠心病组max-IMT、LDL/HDL均明显大于对照组[(2.65±0.75)mm比(1.59±0.47)mm,3.1±0.9比2.5±0.7,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max-IMT和冠脉狭窄率呈正相关关系(r=0.4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ax-IMT、LDL/HDL和二者联合指标预测冠脉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2、0.617和0.888.结论2型糖尿患者颈动脉max-IMT、LDL/HDL与冠脉狭窄密切相关,联合max-IMT和LDL/HDL可更好预测冠脉狭窄.

  • 标签: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狭窄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2型糖尿患者脑微出血(CMB)的相关性。方法122例2型糖尿患者采用3.0TMRI确定是否存在CMB,并分为CMB组27例,非CMB组95例。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ADMA水平。结果CMB组较非CMB组年龄偏大[(62.25±8.01)岁vs(57.68±11.15)岁,P=0.020)],高血压比例高[(77.8%vs44.2%,P=0.002)],血浆ADMA升高[(1.6(1.2,2.0)μmol/Lvs1.3(1.1,1.5)μmol/L,P=0.004)],估算肾小球滤过率[81(70,94)ml/(min·1.73m2)vs99(82,112)ml/(min·1.73m2),P=0.000]降低。血浆高ADMA水平是CMB存在及部位(深部/幕下型)独立危险因素(OR=3.564,95%CI:1.038~12.235,P=0.043;OR=8.657,95%CI:1.896~39.517,P=0.005)。结论2型糖尿患者血浆ADMA水平与CMB的存在及CMB发生位置密切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脑出血 高血压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目的观察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PEX168)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患者的降糖疗效,并初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11月~2014年1月于陆军总医院干四科就诊的2型糖尿患者3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3.6±9.9)岁.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所有患者分为:安慰剂组(11例)、PEX168-100μg组(13例)和PEX168-200μg组(12例).用药12周,后随访4周.观察治疗前和随访4周后各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BG)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PEX168-100μg组和PEX168-200μg组FBG、2hPBG以及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安慰剂组治疗后比较,PEX168-100μg组和PEX168-200μg组FBG、2hPBG以及HbA1c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X168-100μg组有1例(7.7%)发生恶心;PEX168-200μg组有2例(16.7%)发生恶心,1例(8.3%)发生头痛,症状均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自行改善.所有患者未有低血糖、肝肾功能异常和胰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能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患者的血糖,初步观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可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但本研究病例数有限,今后需大样本的观察研究.

  • 标签: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 二甲双胍 糖尿病 2型
  • 简介:目的探讨烟雾合并Graves的临床特征和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成人烟雾合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女3例,男1例,平均年龄(32±7)岁。对4例患者在经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观察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1)3例表现为脑梗死,1例表现为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证实2例为单侧烟雾,2例为双侧烟雾;头部MRI均可见脑梗死灶。(2)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3例烟雾病症状稳定,1例在术后1周内有高热、心率快等高代谢症状;血管重建术后随访6~18个月症状改善,1例良好,3例优秀,Graves均无复发。复查头部MRI提示4例患者均无新发脑梗死灶,MR血管成像可见缺血灶区域脑沟内动脉充盈较术前明显改善,有2例可见患侧大脑中动脉M2~M3段逆行充盈。术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脑灌注成像提示,手术侧缺血灶灌注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合并Graves时烟雾病症状加重,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脑缺血症状。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后,脑缺血症状多数能缓解。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能够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GRAVES病 甲状腺毒症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烟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