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病人女,42岁,气功所致精神障碍4年,此次因乱语、思维分裂、行为怪异、不知羞耻再次人院。经氯氮平、氟哌啶醇、氯硝西泮等药物治疗,20余天后病情好转,症状基本消失,能进行正常交流。一天下午突然找护士说:“快点把病房的男的都赶出去”。问其原因,则说:“没法说”。继续追问,说:“急着干那种事”。怀疑病情反复,经肌注氯硝西泮2mg,10min后病人

  • 标签: 性欲亢进 症状表现 抗精神失常药 椎体外系反应
  • 简介:瞄准:到表示人的gastric-cancer-related基因介绍的分析,GCRG123在人的胃的图章戒指房间癌纸巾,并且在GCRG123上执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原位杂交被用来在嵌入石蜡的胃的纸巾探索GCRG123表示模式,包括图章戒指房间癌的15个盒子,15肠类型的腺癌,和15正常胃粘膜。北弄污被用来在在胃图章戒指房间癌和肠类型的腺癌纸巾之间的GCRG123表示分析差别。包括强风,Multalin和叫,联机软件被申请生物信息学分析。生物工学信息(NCBI)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UCSC)的国家中心数据库被用于分析。结果:当蓝色猛抛,原位杂交信号出现了限制了为细胞质。十从胃的环状体房间癌,正常胃的粘膜上皮和幽门腺的15个盒子显示出高GCRG123表示。低GCRG123表示在胃的肠类型的腺癌和正常胃腺被观察。北弄污表明GCRG123在图章戒指房间癌组织是起来调整的但是在肠类型的腺癌组织下面调整。强风和Multalin分析表明GCRG123顺序与人的长散布的原子元素retrotransposons的ORF2顺序有92%类似(LINE-1,L1)。叫分析显示了印射到所有染色体的那GCRG123。GCRG123被发现在Rb,IL-2的5'flanking区域和凝固第九因子基因的intron-17和-23集成。结论:GCRG123,L1家庭的一个积极成员,在人的胃的图章戒指是起来调整的房间癌。

  • 标签: LINE-1 胃癌 症状 癌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1,6-二磷果糖治疗慢性肝炎重度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20mg,1,6-二磷酸果糖10g静滴,1次/日;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钾镁30ml,丹参250ml静滴,1次/日.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纳减、恶心、呕吐、腹胀等常见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TBIL、ALT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慢性肝炎重度,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退黄降酶作用.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联合 1 6-二磷酸果糖 治疗 慢性肝炎
  • 简介:目的观察小麦纤维素用于治疗便秘IBS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于南方医院消化科选择30例便秘IBS患者,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口服小麦纤维素治疗2周,观察服药前后IBS症状及大便性状情况,并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结果小麦纤维素治疗便秘IBS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性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90.0%,用药前后对比临床排便症状非常显著改善(P〈0.01),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麦纤维素治疗便秘IBS安全有效。

  • 标签: 肠易激惹综合征 小麦纤维素 临床疗效
  • 简介:背景:近年研究显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体内树突状细胞(DC)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缺失。胸腺肽α1(T-α1)是一种生物学应答调节物质,对CHB的临床治疗有较好疗效。目的:研究T-α1对CHB患者外周血DC分化和功能成熟的影响,寻求改善DC功能的途径。方法:从12例CHB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分离培养DC。培养过程中应用不同浓度T-α1干预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以甲基噻唑基四唑(MTT)实验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从PBMC分离培养得到的外周血DC呈现典型树突状形态。CHB组DC表面标记物CD80、CD86、人白细胞位点DR抗原(HLA-DR)水平以及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经T-α1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相应空白对照升高,尤以0.5μg/mlT-α1的作用为著(P〈0.05),可使CHB组上述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T-α1能促进CHB患者外周血DC分化和功能成熟,在CHBDC疫苗的研究中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胸腺素 树突细胞 肝炎 乙型 慢性 免疫调节
  • 简介:病例:患者女,37岁,因“腹泻两个月,发热伴关节肿痛、皮肤破溃一月余”入院。4年前患者因“解黏液血便”行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予灌肠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治疗后,症状得到较好的控制。两个月前,患者出现腹泻症状,5-6次/d,水样,伴少量黏液,无血便,于外院行结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予灌肠和SASP口服治疗后,大便恢复正常。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主要表现 关节炎 脓皮病 结肠镜检查 黏液血便
  • 简介:背景: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相关因子1(XAF1)是新近鉴定的肿瘤抑制基因,在许多人类恶性肿瘤中低表达甚至不表达。目的:研究Ad5/F35腺病毒介导XAF1基因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5/F35-XAF1、对照病毒Ad5/F35-Null和报告病毒Ad5/F35-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分别按不同感染复数(MOI)在同一作用时间点感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以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Ad5/F35-EGFP的感染效率;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XAF1mRNA和蛋白表达;以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以AnnexinV-FITC/PI双染法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Ad5/F35-EGFP感染48h,MOI为2.0时,92%以上的SMMC7721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Ad5/F35-XAF1感染48h后,SMMC7721细胞中XAF1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凋亡剂量依赖性地增多,并伴随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裂解。结论:重组腺病毒Ad5/F35-XAF1在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具有很强的感染效率,可促进XAF1基因表达,且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此作用可能与XAF1激活了内、外源性凋亡通路有关。

  • 标签: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质 腺病毒科 肝肿瘤 细胞凋亡
  • 简介: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可以累计全身多个器官的慢性炎性伴纤维化的疾病,我科收治了一例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胰腺、胆道、肝脏和淋巴结的患者,在IgG4水平升高的线索上,完善影像学检查,积极进行鉴别诊断,结合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积极早期地应用激素治疗并密切随访,我们明确了诊断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肝内炎性假瘤
  • 简介:目的研究替米沙坦抗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2只)、模型组(12只)和替米沙坦干预组(16只).在制备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成功后,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表达.结果替米沙坦干预组大鼠肝组织TGF-β1平均标记指数(PI)为0.284±0.068,正常对照组为0.076±0.033,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0.739±0.065,P〈0.01);替米沙坦干预组大鼠PDGFPI为0.259±0.050,正常对照组为0.039±0.023,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0.511±0.107,P〈0.01);替米沙坦干预组PPAR-γ平均PI为0.326±0.068,正常对照组为0.115±0.021,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0.038±0.018,P〈0.01).结论替米沙坦通过活化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PPAR-γ,抑制肝脏细胞因子表达,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 标签: 肝纤维化 替米沙坦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 大鼠
  • 简介:背景:研究表明神经肽S受体1(NPSR1)基因多态性与欧洲人群炎症性肠病(IBD)的遗传易感性相关,但尚无研究探讨两者在中国人群中的相关性。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NPSR1基因多态性与IBD的关系。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457例确诊IBD患者[溃疡性结肠炎(UC)组355例,克罗恩病(CD)组102例]和500名健康对照者,以PCR和测序技术分析NPSR1基因rs323922(C→G突变)、rs740347(G→C突变)位点多态性。结果:UC组与对照组间、CD组与对照组间rs323922、rs740347位点的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与IBD临床表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①rs323922位点突变型CG基因与男性CD(OR:0.441,95%CI:0.230~0.844)和结肠CD(OR:0.425,95%CI:0.199~0.911)相关,为保护因素。②rs740347位点突变型CC基因与CD早期发病(〈16岁)相关(OR:15.019,95%CI:2.634~86.470),突变型C等位基因与结肠CD相关(OR:2.142,95%CI:1.709~4.294),两者均为危险因素。结论:NPSR1基因rs323922、rs740347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的IBD遗传易感性无关,但与IBD的某些临床表型有关。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神经肽S受体1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疾病遗传易感性 中国
  • 简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广泛横纹肌肌纤维坏死,细胞膜受损,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和乳酸脱氢酶(LDH)等代谢产物进入血循环的一组临床综合征㈣。我科于2016年6月收治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并发RM患者,虽经122天的内科综合治疗和护理,患者仍因ARF而死亡。现将对该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要点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肝衰竭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护理
  • 简介:背景: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肠黏膜屏障损伤引起继发感染是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动物模型研究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AP肠黏膜屏障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研究HMGB1与AP患者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2007年12月-2009年3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收治、确诊的AP患者80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8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42例,选取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HMGB1含量,分析其与AP病情严重程度、血清内毒素含量、二胺氧化酶(DAO)含量、尿液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的关系。结果:SAP组和MAP组血清HMGB1含量、内毒素含量、DAO含量和尿液L/M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患者血清HMGB1含量与血清内毒素含量、DAO含量、尿液IMM比值以及Ranson评分、24hAPACHEⅡ评分、BahhazarCT评分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HMGB1含量可反映AP病情严重程度,并可作为判断AP患者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参考指标。

  • 标签: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胰腺炎 肠黏膜 损伤 内毒素类
  • 简介:病人女性,7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0余年,加重7天于1999—04—06入院,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糖尿病,入院后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未用葡萄糖溶液。入院第2天9pm频繁恶心、呕吐、出现神志不清,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呼吸28次/min,心率112次/min,血压17/10kPa,浅昏迷,双肺布满干湿性罗音,肝颈静脉回流征(+),血糖16.8mmol/L,尿酮体(+++),PCO25..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肺性脑病 上消化道出血 症状 抢救方案
  • 简介:随着戊肝炎病毒(HEV)分子克隆成功,戊肝炎特异性实验诊断方法有了很大发展。我们检测了52例散发性戊肝炎患者的不同病日血清抗-HEV-IgM和抗-HEV-IgG,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52例散发性戊肝炎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具有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

  • 标签: 戊型肝炎 抗-HEV 抗一HEV 临床意义 患者血清 肝炎患者
  • 简介: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1)的主要作用为保护端粒和调节端粒长度。目的:探讨hPOT1在人胃癌细胞中对端粒长度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中hPOT1的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端粒长度,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结果:以RNAi技术抑制hPOT1表达后,BGC-823细胞端粒长度明显缩短,反映端粒相对长度的T/S值显著小于亲本BGC-823细胞组和阴性对照组(1.383±0.091对2.758±0.647和3.043±0.548,P〈0.05),亲本细胞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hPOT1RNAi组细胞hTERTmRNA表达亦明显下调。结论:在人胃癌细胞中,hPOT1能正性调节端粒长度;在hPOT1下调引起端粒缩短的环节中,hTERT表达下降可能起一定作用。

  • 标签: 端粒保护蛋白1 RNA 小分子干扰 端粒长度 端粒酶逆转录酶 细胞系
  • 简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TGF-β1可能参与了介导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异常而诱导免疫耐受,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慢性化,但同时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抑制HBV复制;TGF-β1促进肝纤维化发生,对肝癌发生起双向调节作用,同时参与肝衰竭的发生。

  • 标签: 乙型肝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纤维化 肝细胞癌 肝衰竭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肝硬化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给予前列腺素E1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能量合剂和维生素类治疗2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获得改善,其改善程度普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方法具有保护肝组织、降低门静脉压力、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前列腺素E1 联合用药 复方丹参注射液 肝硬化 B超检查
  • 简介:AIM:Toelucidatethemechanism(s)bywhichS-adenosyl-L-methionine(SAM)decreaseshepatitisCvirus(HCV)expression.METHODS:WeexaminedtheeffectsofSAMonviralexpressionusinganHCVsubgenomicrepliconcellculturesystem.Huh7HCV-repliconcellsweretreatedwith1mmol/LSAMfordifferenttimes(24-72h),thentotalRNAandproteinswereisolated.cDNAwassynthesizedandrealtime-PCRwasachievedtoquantifyHCV-RNA,superoxidedismutase1and2(SOD-1,SOD-2)catalase,thioredoxin1,methionineadenosyltransferase1Aand2A(MAT1A,MAT2A)expression,andGAPDHandRPS18asendogenousgenes.Expressionofcellularandviralproteinwasevaluatedbywestern-blotanalysisusingantibodiesvsHCV-NS5A,SOD-1,SOD-2,catalase,thioredoxin-1,MAT1A,MAT2A,GAPDHandactin.TotalglutathionelevelsweremeasuredatdifferenttimesbyEllman’srecyclingmethod(0-24h).Reactiveoxidativespecies(ROS)levelswerequantifiedbythedichlorofluoresceinassay(0-48h);Pyrrolidindithiocarbamate(PDTC)wastestedasanantioxidantcontrolandH2O2asapositiveoxidantagent.RESULTS:SAMexpositiondecreasedHCV-RNAlevels50%-70%comparedtonon-treatedcontrols(24-72h).SAMinducedasynergicantiviraleffectwithstandardIFNtreatmentbutitwasindependentofIFNsignaling.Inaddition,1mmol/LSAMexpositiondidnotmodifyviralRNAstability,butitneedscellulartranslationmachineryinordertodecreaseHCVexpression.TotalglutathionelevelsincreaseduponSAMtreatmentinHCV-repliconcells.Transcriptionalantioxidantenzymeexpression(SOD-1,SOD-2andthioredoxin-1)wasincreasedatdifferenttimesbutinterestingly,therewasnosignificantchangeinROSlevelsuponSAMtreatment,contrarytowhatwasdetectedwithPDTCtreatment,whereanaverage40%reductionwasobservedinexposedcells.TherewasaturnoverfromMAT1A/MAT2A,sinceMAT1Aexpressionwasincreased(2.5fold-timesat48h)andMAT2Awasdiminished(from24h)uponSAMtreatmentatboththetranscriptionalandtranslationall

  • 标签: Hepatitis C virus S-ADENOSYL-L-METHIONINE Superoxide DISMUTASE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胃癌组织中GTP酶激活蛋白SH3功能区结合蛋白G3BP1和G3BP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早期胃癌组织89例和正常对照组织3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G3BP1蛋白和G3B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早期胃癌组和正常组G3BP1的阳性率分别为87.64%和60.00%,G3BP2阳性率分别为86.51%和5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早期胃癌G3BP1和G3BP2的表达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P=0.000);早期胃癌组织中G3BP1与G3BP2表达呈正相关(rs=0.252,P=0.017)。结论早期胃癌组织中G3BP1和G3BP2呈高表达,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紧密相关,两指标异常表达可能在早期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早期胃癌 G3BP1 G3BP2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