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回归社会程式化训练对部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集中收住的106例部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对照组45例,试验组42例完成试验。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回归社会程式化训练。两组均于入组时、训练第8、26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yndrome,PANSS)、护士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scaleforinpatientevaluation,NOSIE)、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dysfunctionscale,SDSS)对两组进行康复状态评估。结果试验组训练第8、26周末PANSS、NOSIE、SDSS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训练第26周末各量表评分均较入组时改善,对照组训练第26周末除NOSIE量表中社会能力、个人卫生、精神病性症状和激惹因子外,其余量表各因子均较入组时改善(P〈0.01)。结论回归社会程式化训练能改善部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军事人员 精神分裂症 心理疗法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药物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方式,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100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是康复训练。实验组是康复训练并联合超声引导药物注射治疗。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效率差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有临床统计学意义(X2=13.7127、P

  • 标签: 脑卒中 超声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本体感觉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中的54例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7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本体感觉训练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参数、平衡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2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21/2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参数对比,P>0.05,治疗后,均有降低,且观察组(5.35±1.08)明显低于对照组(8.14±1.2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均有升高,且观察组(52.53±5.25)明显高于对照组(34.82±4.17),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功能(79.66±4.51)、社会功能(78.71±4.39)、躯体功能(78.21±4.62)以及健康状况(76.09±4.82)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 标签: 本体感觉训练 髌骨骨折 膝关节功能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乐训练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施以常规管理,观察组施以康乐训练干预,观察不同干预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前,患者MMSE、Barthel评分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康乐训练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障碍 智力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VC、FEV1、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运动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中医针灸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康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骨折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HSS评分。结果:观察组在HS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中医针灸的治疗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HSS评分,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中医针灸 骨折术后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执行功能进行简单反应速度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1年1月一2022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MCI老年人48例,采取抽样的方法选择,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并持续保持三个月,观察组患者使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采取简单反应速度的训练方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之前各项指标并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干预3个月后抑制、转换、情感控制、自我监控、BRI都有所改善,并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抑制、转换、情感控制、自我监控、BRI明显更低,(P

  • 标签: 简单反应速度训练 轻度认知障碍 老年人 执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抗阻呼吸训练的应用成效。方法:本研究以2022年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出院的5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进行抗阻呼吸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呼吸训练,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实验组SGQR评估结果比对照组低,且在六分钟步行训练得分中,实验组距离远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呼吸功能指标对比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抗阻呼吸训练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

  • 标签: 抗阻呼吸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患者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抗阻呼吸训练的应用成效。方法:本研究以2022年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出院的5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进行抗阻呼吸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呼吸训练,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实验组SGQR评估结果比对照组低,且在六分钟步行训练得分中,实验组距离远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呼吸功能指标对比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抗阻呼吸训练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

  • 标签: 抗阻呼吸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患者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执行功能进行简单反应速度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1年1月一2022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MCI老年人48例,采取抽样的方法选择,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并持续保持三个月,观察组患者使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采取简单反应速度的训练方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之前各项指标并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干预3个月后抑制、转换、情感控制、自我监控、BRI都有所改善,并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抑制、转换、情感控制、自我监控、BRI明显更低,(P

  • 标签: 简单反应速度训练 轻度认知障碍 老年人 执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协同护理联合踝泵运动训练对糖尿病足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使用随机对照试验(RCT)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比例为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联合踝泵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足部溃疡面积、TCPO2以及住院天数。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足部溃疡面积较干预前出现了缩小,同时两组患者在TCPO2均较干预前出现升高,住院周期缩短3-7天。且观察组患者的足部溃疡面积较对照组相比缩小的更有优势,在TCPO2上的升高也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协同护理 踝泵运动训练 糖尿病足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FMA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中,应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肢体康复训练 高血压 脑出血 偏瘫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0例,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比较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在生活饮食、精神状态、行动能力、社会生活评分为89.34±0.76、90.57±0.11、87.77±0.54、89.87±0.65,优于对照组82.64±0.65、83.75±0.12、80.87±0.43、81.76±0.77;观察组运动能力评分67.77±0.54优于对照组60.87±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整体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在今后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 脑梗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10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盆底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好,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尿失禁症状以及盆底肌电位值,可推广使用。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 盆底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言语听觉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纳入的8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探究,参照组实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实行言语听觉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认知及精神状态评分和参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对比参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较高(P<0.05)。结论 言语听觉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是减轻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能够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言语听觉 认知康复训练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脑梗死患者主要于2022年5月-2023年12月入组研究,以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常规肢体功能训练方案实施于对照组,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方案实施于研究组,观察护理前后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促使其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 常规肢体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推拿手法联合康复训练应用在治疗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50例,均为本院接诊的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为2017年12月起到2021年12月止,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平均纳入至实验组(25例,接受推拿手法联合康复训练)和参照组(25例,接受推拿手法)。针对二者护理前后临床疗效以及疼痛评分展开比较。结果:护理后对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为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二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为实验组96.00%明显较参照组64.00%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推拿手法联合康复训练应用到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可行性。

  • 标签: 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手法 康复训练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使用毫火针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骨科收治的20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奇数偶数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单纯使用毫火针进行治疗)和试验组(使用毫火针结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各100例。对治疗前后的症状和KSS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比较,试验组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高(95.00%>83.33%),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和KSS功能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试验组改善程度较为明显,临床症状评分均出现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KSS功能评分均有所上升,且实验组高于参照组,均P

  • 标签: 毫火针 股四头肌训练 早中期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舒适护理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择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入院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2组。入组在前的3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入组在后的3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舒适护理干预。就2组患者护理前后腰椎功能(JOA)与疼痛状况(VAS)进行评估,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研。结果:在干预前,2组患者的JOA评分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JOA与V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予以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与疼痛状况,优化其生活质量,可进行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舒适护理 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医教结合干预对特殊教育中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到2020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共计7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划分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接受特殊教育学校的专项课程教育康复训练,而观察组的患儿则接受医教结合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ASD发育评分以及患儿亲属对于康复训练效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接受了医教结合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ASD发育评分显著更高于接受特殊教育学校的专项课程教育康复训练的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两组儿童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且观察组患儿的亲属满意度显著更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两组亲属满意度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于特殊教育中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采用医教结合干预的形式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儿童的发育水平,儿童的亲属对于训练效果更为满意,应用价值优秀。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特殊教育 复训练 医教结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