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20年代的后半期,在中国话剧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至今尚未被正式命名的运动,我称之为“艺术戏剧运动”。之所以要这样命名,一方面是考虑:这一运动当时的参与者们往往爱以“艺术的戏剧”相标榜、相期许;另一方面是从今天研究的角度看:如此名之,可以比较概括...

  • 标签: 戏剧艺术 欧阳予倩 熊佛西 南国社 中国话剧 话剧史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8-20
  • 简介:佛西在动乱中创办了四川省戏剧教育实验学校,定县农村该如何办戏剧教育,我们看到了佛西戏剧教育思想的开放性和先锋性

  • 标签: 中国现代 戏剧教育 教育丰碑
  • 简介:今年9月至12月,十三号剧院国际戏剧演出季陆续上演《伊莎贝拉的房间》、《威尼斯商人》、《12个人》、《为什么不留下来吃早餐》、《老爸,开门》、《哥本哈根》、《安德鲁与多莉尼》等七个国内外剧目,同时,还邀请了戏剧名家开课,源伟、毛俊辉、陈薪伊、王晓鹰接连莅临,畅谈了各自的戏剧人生与感悟。《广东艺术》从本期起,将陆续分享名家讲坛的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期名家:源伟导演,曾多次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导演奖、中国话剧金狮奖导演奖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导演奖等。

  • 标签: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现代人 曹禺戏剧奖 《威尼斯商人》 场所 聚会
  • 简介:刘晓庆喜欢《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这个剧本,喜欢与谢导的合作。她对谢导说:“舞台剧(指《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成功后,我们再来拍电影。”殊不知,就是因为谢导痛失这个戏的电影首演权,才着意要在舞台上了此心愿。

  • 标签: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歌舞话剧 谢晋 赵耀民 熊源伟 导演
  • 简介:佛西在抗战时期的戏剧理论与创作,集中体现了他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本文以佛西剧作《赛金花》禁演佚文为研究对象,考证该剧的被禁演史。笔者认为,《〈赛金花〉被禁周年感言》对于研究抗战时期的文化走向、戏剧演出,具有重要的戏剧史料价值,并可从中窥见抗战全面爆发前夕的戏剧文化生态,对于民国时期的戏剧禁演研究具有独特价值。

  • 标签: 抗战戏剧 《赛金花》 熊佛西 禁演佚文
  • 简介:字大愚,别署面墙斋主、风过耳堂主人、老墙等,1949年2月生于西安。陕西书学院专业书法篆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终南印社名誉社长,西泠印社理事。作品自1969年参加陕西省展览以来,陆续入展全国第一、二、三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二、第五届篆刻艺术展,首届全国优秀会员作品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展,全国首届篆书展,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书法篆刻家 1949年 文史研究馆 书法家 陕西省
  • 简介:哲学家、诗人、雕塑家秉明先生于2002年12月14日匆匆地走了,丢下他热爱的书稿、未完成的作品……其骨灰葬于巴黎近郊GRETZ-ARMAINVIL-LIERS公墓。一颗中国文化的种子在西文半个多世纪,带着母文化的泥土,接受阳光雨露而长成参天大树。他走了,带着一代人的探索、追求、思考;他走了,留给我们一个启迪:东两方碰撞交合无疑会产生出伟大的艺术。

  • 标签: 熊秉明 熊先生 孺子 中国文化 雕塑感 罗丹
  • 简介:鸦片战争之后的海上画坛,因发达的商业经济的刺激而呈现繁荣的局面。各地侨居上海卖画的画家师承各异,风格不同,使海上画坛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景象。其中最具时代风采和代表性的是独开生面的“海上画派”,是我国近代绘画史上最为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流派之一。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达到鼎盛。画家一方面继承中国画的传统,一方面努力探求新的艺术形式,力求革新,共同开创了潇洒放纵、雄厚古朴、雅俗共赏的海派新画风。作为“海上画派”创始人之一的任,他短暂的一生创作出众多人物形象以及瑰丽多姿的景象,他的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

  • 标签: 海上画派 雅俗共赏 奇丽 19世纪中叶 鸦片战争 商业经济
  • 简介:6月15日,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曼玲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曼玲女士早年赴澳大利亚深造,回国后任江西南昌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兼声乐系教授。在金色大厅,曼玲用中、意、法、德、英、日等语言演唱了各国的民歌和著名歌剧的咏叹调,其优美的歌喉、宽广的音域和娴熟的演唱技巧博得了近干名观众的热烈欢迎和掌声。

  • 标签: 女高音歌唱家 独唱音乐会 金色大厅 维也纳 演唱技巧 澳大利亚
  • 简介:《白日焰火》斩获金,这已经是华语片第5次在柏林电影节登顶了,从历史上看,作为冷战产物又每每在春节期间举办的柏林影展,最近二十多年来一直厚爱着中国人和中国片。而从更久远的时间跨度来看,一贯以严肃著称的德国人,其实办的是一个非常欢乐的电影节。

  • 标签: 柏林电影节 春节期间 时间跨度 德国人 中国
  • 简介:<正>拙文《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家传记》在《学报》上发表后,围绕着传记写作是否允许虚构想象等问题引起了讨论。刘同志的文章(见《学报》1981年第3期)就文学性传记中史事真实与文学手法等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对此我还想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求得刘及其他同志的指正。

  • 标签: 文学性 《学报》 文学手法 音乐家 实存 1981年
  • 简介:(1820—1857)的青绿山水长卷《范湖草堂图》为我们再现了一种水木清辉、幽静闲适的境界,不仅色彩瑰丽,笔墨恬淡,更具有生意。与任的人物画和花乌画相比,此作亲切自然,生动温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画面的线条从奇崛而变为平和,设色浓艳与疏淡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 标签: 审美意境 生意 万物 青绿山水 生活气息 艺术风貌
  • 简介: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于2月15日晚举行了颁奖典礼,中国影片《推拿》摄影师曾剑(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97级本科生)获最佳艺术贡献银奖(摄影)。柏林国际电影节设立的杰出艺术贡献银奖是颁发给电影摄影、剪辑、美术设计或道具的奖项。

  • 标签: 摄影师 柏林电影节 艺术 柏林国际电影节 毕业生 北京电影学院
  • 简介:秉明先生远在巴黎,却长久以宏扬中国文化为己任,使我们这些后辈钦之佩之。大约是十年前在先生的同学翻译家罗达仁教授那儿见到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的先生大著《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借回家中,细细阅读,还把书里一些精湛论述作了笔记。后来在《美术史论》、《中国书法》等刊上多次读到先生华彩文章,其中觉得最过瘾的莫过于《张旭与狂草》一文了。当时就想写点什么,但为琐事所累,一直拖到了今天。先生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哲学系,后留学法国巴黎主修哲学,转习雕塑。平素坚持写诗、作画,

  • 标签: 中国书法 熊先生 熊秉明 理论体系 仁教 古典精神
  • 简介:1999年,杨振宁先生参观南京博物院吴为山雕塑馆后便表示要请他的老友秉明来南京,他认为秉明与吴为山之间的“暗合”体现了两代人的文化认同。2001年经杨振宁先生推介,南京大学聘请秉明先生出任南京大学名誉教授。2001年底经吴为山推介,南京大学邀请秉明为百年校庆作标志性纪念雕塑《孺子牛》。现选登此间秉明部分书信,以飨读者。

  • 标签: 熊秉明 吴为山 杨振宁 书信 吴冠中 南京博物院
  • 简介:第四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90年2月9日至20日在柏林举行,我院导演系教师谢飞因“他的一部表现中国现实的动人影片《本命年》”获该电影节“个人杰出成就”银奖。

  • 标签: 柏林国际电影节 成就 个人 谢飞 《本命年》
  • 简介:"绿色批评""蓝色批评"皆系生态批评的分支理论。所谓生态批评指的是在"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关系的文学批评。它要提倡文学作品所反映出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

  • 标签: 动画电影 生态批评 分支理论 生态危机 生态整体主义 生态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