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中心使用医疗用品的精细化管理。方法通过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力度,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确保血液净化中心使用医疗用品符合相关的管理规定。结果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血液净化中心使用医疗用品的120例采用了精细化管理,规范了血液净化中心的操作流程,同时也加强了对以此使用医疗用品的回收力度,保证医疗用品的回收渠道合理性,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能力,优化了医疗环境,促进了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结论精细化管理能够切实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宜在血液净化中心予以采用。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一次性使用 医疗用品 精细化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上基本都是用导管吸氧,对于间断使用的同患者为减少费用,达到鼻导管保持清洁的目的,自主研制氧气鼻导管的保护装置,从而达到方便广大患者的使用。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使用中 一次性 氧气鼻导管 装置 研发 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中心导管引流在治疗结核渗出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结核渗出胸膜、胸水量中等量以上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中心导管置管引流术;对照组30例,采用多次常规胸腔穿刺术,每周2~3,两组均正规抗结核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穿刺次数少,胸水消失时间快,症状好转时间快.结论:中心导管引流术治疗结核渗出胸膜炎安全效果好.

  • 标签: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常规胸腔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肿瘤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肿瘤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对比两组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局部出血、血肿、导管堵塞、静脉炎)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置管保留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静脉导管置入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护理效果有显著的差异性,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运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当前静脉通路的搭建技术中PICC技术由于对于患者静脉损伤较小,操作难度小,便于维护,不影响日常生活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使用中成为了较为热门的技术之。关于PICC导管的体外固定方式,历来存在些争议,本文对PICC体外固定方式进行了归纳研究,并对其优劣进行了概述,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选择PICC导管固定方式,有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PICC)是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目前在肿瘤内科的使用较为普遍,适用于需要多疗程化疗、需要长期营养支持以及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恶性肿瘤患者。笔者近年来肿瘤内科使用PICC总结了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导管引流在结核胸膜炎治疗中应用。方法2011-3-2012-1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结核胸膜炎182例,为中心导管组92例,常规穿刺组9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在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显著减轻时间、胸痛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胸水消失时间及胸膜反应、气胸、包裹积液、胸膜肥厚发生率上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中心导管引流治疗结核胸膜炎具有操作方便、材料简单、胸水引流彻底、减少多次胸腔穿刺痛苦,降低了胸膜增厚、包裹积液发生率,是种针对结核胸膜炎胸腔积液的简便、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结核性胸膜炎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心导管引流治疗结核胸膜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结核胸膜炎患者行中心导管引流治疗,做好术前心理护理,置管中的监护,置管后的观察及护理。结果结核胸膜炎62例患者均置管成功,病情好转快,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中心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细致有效的护理是中心导管引流成功及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中心静脉导管 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导致中心导管引起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原因,规范导管护理,杜绝中心导管相关血流的发生。方法我科580例经中心置管患者,归纳经静脉导管给药和置管护理后引起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置管后有10例发生了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致拔管。结论置入中心导管和使用中心导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技术,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防止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导管感染 原因分析 预防
  • 作者: 李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荆门第一人民医院李新[摘要]中心静脉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之一,目前被广泛应血液透析患者中;而随着导管的应用各种相关并发症也相继发生。其中,导管相关性血栓是血液透析导管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心静脉导管栓塞后,部分栓塞会引起导管通路血流量不足,导致透析治疗不充分;完全栓塞则会导致血液透析无法进行,甚者可造成导管所在静脉狭窄或永久性堵塞等[1]。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至关重要,其中风险识别是关键。本文针阐述了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国内外研究现状,旨在为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中心导管 相关血栓风险评估构建评估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在 2017年 6月 -2018年 11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 174例中心导管 患者 进行研究,分成血栓组( 49例)与非血栓组( 125例)两组,并建立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同时进行检验、评价。结果 研究中心导管 相关血栓具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有:血栓史、糖尿病、高凝患者 等。结论 对中心导管 相关血栓风险通过风险模型进行评估时,评估的内容少,操作高,预测效果理想,可快速筛选出风险加高的患者。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风险模型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中心导管相关血栓风险评估构建评估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在2017年6月-2018年11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74例中心导管患者进行研究,分成血栓组(49例)与非血栓组(125例)两组,并建立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同时进行检验、评价。结果研究中心导管相关血栓具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有血栓史、糖尿病、高凝患者等。结论对中心导管相关血栓风险通过风险模型进行评估时,评估的内容少,操作高,预测效果理想,可快速筛选出风险加高的患者。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风险模型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的中心导管穿刺引流术治疗顽固腹水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20例顽固腹水患者行持续中心导管穿刺引流后的护理。结果20例患者行中心导管穿刺引流均成功,置管时间10--40天,未发生置管等相关并发症,腹胀均明显减轻。结论中心置管持续的腹水引流技术安全稳定,操作简单,患者活动方便,易于接受,且科学高效的护理配合更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降低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腹水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ICU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可行防控措施。方法 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 ICU 283例 CVC置管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可能与发生 CRBSI相关的因素进行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入组患者 CRBSI的发生率为 5.29%,其中年龄、留置导管时间、置管部位、糖尿病等均为引发 CRBSI的危险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留置导管时间、置管部位、糖尿病等均为引发 CRBSI的危险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学习,积极处置,以降低 CRBSI的发生率。

  • 标签: ICU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引起ICU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采用目标监测方法。监测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ICU病房行中心置管的患者423例。观察并记录他们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体温、各种检测报告(尤其是血常规、各类培养结果)等内容,分析常见致病菌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CRBSI)感染率13.5%;主要的病原菌为真菌;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与CRBSI有关,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是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监测工作。严格中心置管护理,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缩短置管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加强手卫生和穿刺部位消毒,对防止CRBSI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目标性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ICU中心导管(CVC)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各类危重症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再给予系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CVC相关感染及留置CVC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VC相关感染的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3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减少危重症患者CVC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及置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危重症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系统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