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组织灌注实时探测仪(O2C)术后监测游离皮瓣灌注状态的效果及其预警并发症发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完成的20台游离皮瓣移植手术,收集术后使用O2C监测皮瓣获取的氧饱和度、血红蛋白含量、血流量和流速等数据,并记录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O2C预判并发症发生的准确性进行归纳分析。结果O2C监测发现共4例游离皮瓣存在灌注异常。经及时处理后2个皮瓣血供完全恢复,皮瓣完全成活;1个皮瓣灌注改善,远端轻度血运障碍,表皮脱落,尖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个皮瓣发生部分坏死,经二次手术后愈合。其余皮瓣未出现并发症,O2C预警准确率为100%。结论O2C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的皮瓣灌注评价设备,其预警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准确性高,在皮瓣外科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游离皮瓣移植 皮瓣灌注 组织灌注实时探测仪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超声测量颏下软组织距离预测喉罩通气不良的价值。方法择期行下肢血管手术和泌尿系碎石手术患者272例,拟于喉罩全麻下完成。年龄25~78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40~85 kg,机械通气时间30~120 min。使用超声测量颏下舌距(TT)、颏下舌骨距离(DSHB)、颏下会厌距离(DSEM)和颏下声门距离(DSAC)。依据说明书选择喉罩型号。记录以下情况的发生:首次喉罩置入失败;机械通气期间喉罩套囊周围漏气;气道峰压>20 cmH2O;超声诊断胃进气。出现1种及以上情况者为通气不良。根据是否出现通气不良,将患者分为通气正常组(N组)和通气不良组(P组)。绘制超声测量颏下软组织距离预测喉罩通气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可信区间(CI)、灵敏度、特异度及临界值。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喉罩通气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超声测量TT、DSHB、DSEM及DSAC预测喉罩通气不良的AUC(95%CI)分别为:0.866(0.813~0.919)、0.755(0.683~0.827)、0.835(0.772~0.899)及0.705(0.628~0.782)(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T≥6.140 cm、DSHB≥1.145 cm、DSEM≥2.175 cm和DSAC≥1.075 cm均为喉罩通气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测量TT、DSHB、DSEM及DSAC可预测喉罩通气不良的发生。

  • 标签: 超声检查 喉面罩 预测
  • 简介:摘要皮肤作为哺乳动物最大器官,是抵御外界刺激的第1道防护屏障。汗腺是皮肤重要附属器之一,在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调节体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通常损伤会达真皮深层甚至皮肤全层,损伤汗腺修复困难,甚至无法再生,患者排汗和体温调节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如何实现汗腺的功能化成为损伤皮肤再生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对干细胞、组织工程等汗腺再生修复的转化应用技术进行阐述,拟为汗腺再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汗腺 转化型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因其罕见性和复杂性,尿道直肠瘘的治疗仍是泌尿外科医师的重大挑战。近年来,多项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证实了各类带蒂组织瓣间置于直肠和尿道的可行性,为尿道直肠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相较于传统的单纯瘘修补术,带蒂组织瓣有足够的组织厚度及明确的血供,弥补了传统手术中尿道吻合口及直肠瘘口组织较薄、血供差的不足,使尿道直肠瘘的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另一方面,因瘘的病因、位置,瘘口的大小,医师的偏好不同,手术入路存在差异。各类自体带蒂组织瓣的解剖学、血供特点也影响着其临床应用。作为泌尿外科和结直肠外科共有的疾病,多学科协作诊治为尿道直肠瘘的处理带来了更多方案。期待有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为尿道直肠瘘治疗的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尿瘘 直肠瘘 肌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眼内灌注液对视网膜组织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取人角膜内皮细胞(HCEC)、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和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分为正常对照组、平衡盐灌洗液(BSS)组和复方电解质眼内灌注液(CEIIS)组,分别在含体积分数10%DMEM/F12培养基、BSS和CEIIS中培养12、24、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测定培养细胞的增生A值;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培养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采用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损伤。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15只,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BSS组6只和CEIIS组6只,均取左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根据分组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眼内灌注液。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采用闪光视网膜电图(ERG)测定术眼视网膜功能,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实验眼视网膜各层结构变化。收集各时间点术眼眼球,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视网膜各层细胞的早期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细胞色素C和bax蛋白表达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眼视网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BSS组和CEIIS组3种培养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增生减少,凋亡细胞数量增加;与BSS组相比,CEIIS组培养细胞排列致密整齐,细胞形态和大小均一。BSS组HRPE细胞和RGC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157±6.918)%和(29.993±12.330)%,明显高于CEIIS组的(4.163±1.310)%和(6.337±1.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45)。正常对照组、BSS组和CEIIS组间HCEC和HRPE细胞的G0/G1+S期比例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EC:F=2.226,P=0.189;HRPE:F=2.634,P=0.151);BSS组RGC的G2/M分裂阻滞期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EII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24)。各培养时间点CEIIS组HCEC、HRPE细胞和RGC的增生A值均明显高于B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SS组各细胞中细胞色素C、bax、caspase-3和caspase-9荧光强度强于正常对照组和CEIIS组,bcl-2荧光强度弱于CEIIS组,闭锁小带蛋白(ZO-1)荧光强度弱于正常对照组和CEIIS组。不同时间点BSS组各细胞LDH释放水平均明显高于CEIIS组(均P<0.001);培养48 h时,BSS组各细胞SDH释放水平高于CEI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兔眼玻璃体切割术后OCT检查均未见视网膜组织学异常,但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显示2个组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感光层细胞排列疏松、光感受器外节膜盘大量脱落、空泡变性等,以BSS组更为严重。TUNEL染色显示术后凋亡细胞主要位于视网膜内核层和RGC层,BSS组视网膜细胞凋亡数为(135.2±22.8)个/高倍视野,明显高于CEIIS组的(81.3±17.7)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5,P=0.002)。全视野闪光ERG检查显示,CEIIS组术眼术后24 h暗视3.0 ERG a波、b波振幅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SS组术眼术后24 h暗视3.0 ERG a波、b波振幅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10)。结论与BSS比较,玻璃体切割术中眼内灌注CEIIS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对视网膜组织和功能损伤均较小。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灌注液 细胞活性 视网膜功能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 作者: 郑洋洋 刘毅 王嘉彤 郭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兰州 730030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兰州 73005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兰州 730050,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自主研发可控温高速软组织匀浆机将人脱细胞脂肪组织基质(DAT)制备成可注射匀浆,探讨其细胞相容性及填充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对正常脂肪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后得到DAT,将DAT与生理盐水按照1∶12混匀,用可控温高速软组织匀浆机以803×g匀浆,使制备DAT匀浆可顺利通过27 G针头。扫描电镜观察DAT匀浆并检测其细胞相容性;将脂肪颗粒、DAT匀浆、DAT匀浆+脂肪干细胞(ADSC)分别注射入大鼠背部,比较填充效果、血管生成能力、炎症浸润情况等。结果脂肪组织经脱细胞处理成功获得DAT,经可控温高速软组织匀浆机制备DAT匀浆,粒径(749.91±136.79) nm;细胞与其复合培养后,黏附率(92.16±1.00)%,CCK-8检测显示随时间延长,吸光度(A)值不断升高,细胞生长情况良好,匀浆对细胞无毒性。体内试验显示,DAT匀浆、DAT匀浆+ADSC填充效果明显好于脂肪颗粒组(P<0.01)。脂肪颗粒组有大量脂肪细胞坏死融合形成油囊,而DAT匀浆、DAT匀浆+ADSC未见明显降解,并有部分脂肪细胞生成。CD31染色结果显示,DAT匀浆组及DAT匀浆+ADSC组微血管数量高于脂肪颗粒组(P<0.01);CD68染色结果显示,DAT匀浆组及DAT匀浆+ADSC组炎症浸润低于脂肪颗粒组(P<0.01)。结论自主研发的可控温高速软组织匀浆机可将DAT制备为能通过27 G针头的DAT匀浆,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以及填充效果,且注射过程简单,创伤小,可作为填充材料。

  • 标签: 大鼠 填充剂 软组织填充 脂肪干细胞 脱细胞脂肪组织基质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自2019年12月开始流行至今,已蔓延至全球。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除呼吸道症状外,还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常合并急性心功能和肝肾功能损伤。2019-nCoV以宿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 ACE2)为受体,借助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 (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type 2, TMPRSS2)或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B或L(cathepsin B/L , CatB/L)对病毒S蛋白的裂解作用,以非内体或内体途径侵入宿主细胞。ACE2及TMPRSS2的细胞特异性决定了病毒的组织嗜性,ACE2/TMPRSS2共表达的细胞对2019-nCoV易感性高。鼻上皮细胞、肺部Ⅱ型肺泡细胞、吸收性肠上皮细胞及部分胆管细胞有ACE2/TMPRSS2共表达,提示2019-nCoV很可能直接损伤呼吸道与肠道,并引起胆管功能障碍进而影响肝功能。心脏、肾脏和睾丸高表达ACE2,同样有被病毒直接损伤的可能,但仍需直接证据。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 肺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优化的外踝上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显微骨科收治16例足踝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8~63岁,平均48岁。应用优化的外踝上皮瓣进行修复。术前测量创面宽度,在小腿中下部或中部前外侧利用"提捏法"评估供区,确认可直接闭合。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探测外踝上腓动脉终末穿支及近侧穿支,两穿支标记点连线为皮瓣中轴线,旋转点在外踝平面或下胫腓联合上缘水平,旋转点至创面近侧缘距离作为血管组织蒂长度,术中注意保护皮瓣蒂内的穿支血管及腓动脉终末穿支降支血管,小血管夹夹闭外踝上腓动脉终末穿支近侧的穿支血管后,放松止血带,评估皮瓣血运,必要时可打开骨间膜携带腓动脉。经明道转移皮瓣,并将蒂部覆盖的皮瓣优化设计成钝弧形或半圆形。对踝周及足底皮肤缺损的4例患者,将皮瓣近心端腓浅神经与腓肠神经端侧吻合。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本组16例,皮瓣切取面积3.0 cm×1.5 cm~14.0 cm×6.0 cm。仅1例术后24 h出现皮瓣淤血肿胀,远端血运差,给予拆除蒂部部分缝线,1周后皮瓣尖端仍出现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未经特殊处理顺利成活。共12例患者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2年,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吻合神经的4例患者中3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13个月,皮瓣感觉恢复至S2级1例,S3级2例。结论通过对皮瓣供区优化选择、皮瓣血管蒂长度及明道转移的优化设计,以及术中对皮瓣血运的评估与优化处理,不但提高了皮瓣成活率,而且获得了良好的外形与功能,虽部分患者因切取腓浅神经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足背皮肤感觉功能障碍,但仍不失为修复足踝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Xpert MTB/RIF在福尔马林固定组织诊断结核病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收治的首次就诊骨关节及淋巴结的疑似结核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穿刺或手术同时获取两份标本,一份新鲜标本经NALC-NAOH预处理,制成悬浊液;另一份经10%中性甲醛固定后制成福尔马林固定组织标本。新鲜标本进行MTB罗氏培养,福尔马林固定组织标本进行Xpert MTB/RIF检测。结果:(1)以最后临床确诊的80例结核病例为标准,Xpert检测及MTB罗氏培养检出结核分支杆菌的敏感度分别为92.5%(74/80)及66.25%(53/80)。Xpert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MTB罗氏培养。(2)在8例非结核病例中,Xpert检测及MTB罗氏培养均为阴性,特异度均为100%(8/8)。结论:对FFPE组织进行Xpert MTB/RIF检测具有耗时短、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的特点,值得在病理科对FFPE组织诊断结核的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Xpert MTB/RIF 福尔马林固定组织 结核病
  • 简介:摘要在结直肠普通型腺瘤、锯齿状病变/息肉、炎性病变相关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系列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结直肠炎症性肠病相关性良性病变和息肉病进行阐述。结合原来分类,根据病变的组织形态学、发生机制和相关遗传学特征不同,建议将结直肠非浸润性上皮性病变分为6类病理组织学类型。对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和黏膜内癌的相关概念及进展进行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Drainobag法引流手术在儿童软组织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8年4月因软组织感染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共2 136例患儿的相关资料。将行切开引流手术(open incision and drainage,I&D)的患儿作为I&D组(972例),行Drainobag法引流手术的患儿作为Drainobag组(1 164例)。I&D组中,男480例,女492例;年龄为(6.5±6.3)岁。Drainobag组中,男544例,女620例;年龄为(6.2±5.9)岁。两组患儿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术后均按照专家共识或者药敏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均在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后的治疗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术后换药时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FLACC评分)。结果Drainobag组患儿手术后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换药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rainobag组患儿术后换药时的FLACC评分比I&D组患儿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rainobag组患儿术后无脓肿复发,I&D组有15例患儿术后于术前相同部位复发脓肿,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Drainobag法引流手术安全、有效而且明显减轻了患儿换药时的痛苦,可在儿童软组织感染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脓肿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臭氧治疗运动致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臭氧治疗的86例运动致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Oswestry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臭氧治疗 运动致软组织损伤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128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各64例对照组(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及研究组(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牙周炎消失时间更短,牙周牙菌斑更少,牙周探诊深度更浅,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炎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对牙周炎康复更有利。

  • 标签: 牙周组织再生术 口腔正畸 牙周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PBL教学法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在我校于2020年9月~2021年1月进行学习的78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各39名。给予对照组学生常规教学模式,给予研究组学生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经不同教学模式后的效果。 结果 研究组39名学生中24名学生对理论知识完全掌握,14名学生对理论知识部分掌握,掌握度97.44%高于对照组39名学生中16名学生对理论知识完全掌握,13名学生对理论知识部分掌握,掌握度74.36% (P0.05);经不同教学模式后,两组学生在期末时的考核成绩均有提高,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 IL-22)是IL-10家族中的一种炎症细胞因子,能作用于多种组织器官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作为炎症细胞因子,IL-22在一些炎症组织持续增强炎症作用,具有潜在致病效应;但与其他炎症细胞因子不同,IL-22可以促进细胞增殖、组织器官再生。因此,在多种组织器官中,IL-22的修复作用广受关注。现对IL-22的结构与细胞来源、受体与信号传导及其在组织器官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22 组织再生 JAK-STAT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9年2月台州骨伤医院手创伤科收治的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的临床资料。对于四肢创面缺损较大,不伴有功能性肌肉缺损的病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对伴有功能性肌肉缺损的病例,采用背阔肌肌皮瓣;对伴有大段骨缺损的病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腓骨皮瓣;对伴有6 cm以下骨缺损的病例,采用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骨皮瓣进行一期修复。供区创面一期关闭。术后对供、受区外形和功能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45例,男33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35.2岁。四肢创面缺损大小7 cm×6 cm~32 cm×12 cm,伴骨缺损14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17例,面积为11 cm×7 cm~30 cm×12 cm;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4例,面积为10 cm×7 cm~32 cm×12 cm;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腓骨皮瓣修复6例,2个皮瓣面积分别9 cm×6 cm~16 cm×8 cm、6 cm×4 cm~9 cm×5 cm;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骨皮瓣修复8例,面积为7 cm×6 cm~13 cm×8 cm。术后45例皮瓣44例成活,有1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创面术后出现血管危像,经过探查后还是坏死,最后取另一侧股前外侧皮瓣重新修复成活。术后随访0.5~13年,平均4年,家庭随访17例,来院复诊21例,微信随访7例,皮瓣质地、外形满意,四肢功能恢复优良,皮瓣两点辨距觉为5~10 mm;供区创口愈合良好,功能无明显影响,除背阔肌肌皮瓣供区外其余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根据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大小、深浅及伴有肌腱肌肉、骨骼缺损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修复,术后可获得良好的外观和功能,而且对供区损伤较小。

  • 标签: 外科皮瓣 游离组织瓣 软组织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32例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病例,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创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32例应用封闭负压引流的患者创面愈合或植皮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引流充分,是一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 皮肤软组织损伤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扩张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时预防睑外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176例眶周软组织病损患者,男79例,女97例,年龄4~53岁,病损范围1 cm×1 cm~6 cm×10 cm。术前根据病损的部位及大小选择合适的扩张器;一期埋置扩张器,按期注水扩张;二期将扩张皮瓣转移覆盖眶周缺损创面,切除部分包膜,并将皮瓣固定于骨膜,恢复眼睑位置与形态,预防睑外翻;术后佩戴弹力头套3~6个月进行塑形。术后对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进行随访。结果176例患者埋置的扩张器容积为30~400 ml, 扩张时间1~6个月,所获扩张皮瓣大小为3 cm×3 cm~6 cm×9 cm。术后随访2个月至4年,皮瓣全部成活。其中出现睑裂轻度闭合不全13例,为皮肤扩张不充分所致,未影响眼睑功能,患者拒绝再次治疗;下睑外翻8例,包括术后瘢痕挛缩5例,固定皮瓣的线结脱落1例,扩张器长期牵拉使下睑支撑组织松弛2例,其中5例行皮瓣修整术后矫正,3例未再次治疗;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缝线固定皮瓣所留凹陷在术后1~6个月内消失。结论以扩张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小或分散扩张皮瓣的回缩力,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睑外翻发生,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组织扩张 外科皮瓣 眼睑外翻 眶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