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汶川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地震灾民的心身健康、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严重损害。与其他地震灾民相比,板房灾民是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所谓板房灾民是指汶川地震后,因房屋受损或倒塌居住在临时安置房(即板房)的灾民。

  • 标签: 地震 板房灾民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作者: 史慧敏张琳吴文华马佩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1-10-20
  • 出处:《实用医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地震灾区患儿负性情绪的影响;对灾区患儿心理干预方法的建立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地震灾区30例患儿进行调查,将其按性别分层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理护理,干预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负性情绪的发生程度,且每组自身前后对照。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前后自身对照存在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地震灾区患儿的负性情绪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能有效引导患儿走出精神的困境,帮助其保持较良好的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群众的心理状况,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供相应的心理救援服务。方法选取灾后255名受灾群众为研究样本,收回有效问卷255份。使用自编的个人基本信息表及基本心理状况访谈表了解基本信息。使用PCL问卷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了解心理状况。结果参与问卷调查者均未筛查出PTSD,94.9%的受灾群众在灾后普遍采用了积极的应对方式。结论多样化以及长期持续的灾后心理援助对于改善受灾群众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地震灾区 心理状况 PCL问卷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1例地震灾害中造成脑挫裂伤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22年1月8日收治的1例在地震灾害中造成脑挫裂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讨论其护理方案,总结护理效果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渐增强,对他人的依赖降低;住院期间无发生跌倒情况。结论:规范的基础护理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地震灾害造成的脑挫裂伤患者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地震灾害中造成脑挫裂伤 护理 预后
  • 简介:放射线属于中医六淫中的火热毒邪,中医肺络概念包括西医解剖肺脏;肺络病是肺脏疾病一种病理状态,放射性肺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络病,包括肺络自病和久病入络;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不可避免的一种毒副作用,同时加剧了肿瘤患者本身虚实夹杂的病机状态;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演变过程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病机概念。从络病理论出发,结合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探讨络病理论指导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可行性。

  • 标签: 络病理论 肺络病 放射性肺损伤
  • 简介: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为应对大量污染或感染伤员入院带来的医院环境污染和预防病人间交叉感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改进急诊预检分诊流程,组建多学科融合的医院感染控制组,加强伤员的检伤分流和预检分诊处的感染管理,同时规范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采取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从而有效保障了伤员和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

  • 标签: 汶川地震 预检分诊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汶川地震十余年后截肢伤员的腰背痛特征,探讨截肢伤员腰背痛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法,对汶川地震十余年后四川省德阳市的66例截肢伤员进行调查研究,内容包括伤员基本特征、截肢后腰背痛特征及功能情况。采用假肢评估问卷(PEQ)对截肢伤员的腰背痛发生率、疼痛强度、假肢使用能力、移动能力及沮丧感进行评估。结果截肢伤员的腰背痛发生率为67%,但疼痛发生频率较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发生残肢痛能显著预测截肢伤员腰背痛的发生[OR=6.08,95% CI(1.20,30.77),P=0.0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假肢移动能力能显著预测汶川地震后截肢伤员的腰背痛强度[β=0.74,95%CI(0.27,1.22),P<0.01],即截肢伤员使用假肢的移动能力越好,腰背痛的强度越低。结论汶川地震十余年后多数截肢伤员存在腰背痛,关注伤员的残肢痛及使用假肢移动的能力,对防治腰背痛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腰背痛 截肢 地震 发生率 风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5.12汶川8.0级地震中伤员四肢损伤类型和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5月13日-5月27日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就诊的1121例地震伤员中四肢检查的671伤员的放射学资料,其中平片检查668人,约1200处投照部位,CT检查19人23个部位。结果446例伤员放射学检查为阳性,总阳性率约为66.47%,其中四肢单部位损伤为355例(52.91%),多个四肢损伤为91例(13.56%)。共有558个部位损伤,按发生率高低排列,依次为胫腓骨142例(25.45%),足踝113例(20.25%)、髋关节及股骨112例(20.07%),肘关节及尺桡骨54例(9.68%)、肱骨47例(8.42%),手腕38例(6.81%),肩关节36例(6.45%),锁骨16例(2.87%);按照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317例(56.81%),横行骨折102例(18.28%),关节脱位37例(6.63%),斜行骨折37例(6.63%),螺旋形骨折31例(5.56%),线形骨折17例(3.05%),嵌插骨折13例(2.33%),骺分离4例(0.72%)。结论地震造成四肢损害以下肢为主,骨折类型以粉碎性骨折及横行骨折为主。

  • 标签: 地震 放射学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家庭成员对地震致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支持度,探讨家庭成员的支持对地震致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50例5.12地震致脊髓损伤患者分成无家庭成员组A和家庭支持组B,A组无家庭成员参与,护士给予康复指导。B组家庭成员参与康复指导。3个月后对A组和B组分别进行积极性量表评定。结果3个月后,A组康复积极性评分无显著性提高(P>0.05),B组康复积极性评分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家庭成员的有力支持能促进地震所致脊髓损伤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自我护理,并对现在和未来充满信心。因此,护士要利用各种途径取得家属的有力支持,为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家庭 有力支持 地震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地震伤伤员开展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云南昭通鲁甸“8•03”6.5级地震我院收治的11例重症地震伤伤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统计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1例重症地震伤伤员经过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病症均明显好转。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间9-75d,平均治疗时间(35.7±11.8)d。伤员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周、2周后血浆白蛋白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伤员住院治疗时间为30-91d,平均住院治疗时间(62.5±10.3)d。结论个性化肠内营养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伤员营养状况,促进伤员机体营养供给充足,便于伤员恢复健康,可在重症地震伤伤员营养供给中推广运用。

  • 标签: 重症 地震伤 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 效果
  • 简介:了解地震灾区高三学生的焦虑程度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为突发事件下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等对宁强震区的在校高三学生进行调查。①震区高三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群(P〈0.01);②学生的焦虑水平与其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以及个人状况中的一些因素具有相关性(P〈0.01);③16PF中的忧虑性、特质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因素以及个人状况中的生活状况是影响学生焦虑程度的3个主效应因素(P〈0.01)。由此可见,突发事件发生后,消除高中学生的焦虑状况应主要从消除其忧虑性、消极应对方式以及改善其生活状况着手。

  • 标签: 焦虑 人格 生活质量 自然灾害
  • 简介: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战争等)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殊应激源,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大规模的、集体的应激处境,它远远超过了受灾者的应付能力,并使受灾者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反应。国内外灾害事件心理调查的结果表明。重大应激事件可使人罹患焦虑、恐惧、抑郁、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等各种心理创伤。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地震,伤亡惨重,灾难中的幸存者,经受了躯体和精神的双重创伤,本文对68例于地震后半个月转入山西省太原市3所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灾区患者的自杀意念和自尊程度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关分析。

  • 标签: 自杀意念 地震 重大应激事件 灾害事件 心理创伤 精神失常
  • 简介:“5·12”地震发生后灾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遭到破坏,重灾区、灾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严重地影响到灾区各项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务院有关《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5·12”汶川地震灾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重建的工作已列入议事日程。如何建?建成什么样?都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思考,尤其要好好地总结地震中暴露出来过去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理清思路,拓宽视野,提出有前瞻性和可持续、可操作的思路、方案,供政府和业内人士参考。

  • 标签: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地震灾区 卫生信息化建设 卫生服务工作 恢复重建 业内人士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稳步提速,但是人们对一些自然灾害还是不可控的。我国是地震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地震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这种破坏性绝不仅仅只是表现在物质方面人们的损失,而是表现在对社会秩序的损害,以及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威胁。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医学救援中医疗队组织管理当中的具体做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该篇文章主要归纳了几次地震当中医学救援中医疗队管理的主要措施,并为其组织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的开展提出建议。

  • 标签: 地震灾害,医学救援,中医疗队,管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震患者在围手术期夜间疼痛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8日~8月25日间收治的47例地震伤员情况,根据伤员登记表,调查伤员性别、年龄、致伤方式、救援地点、救援时间、主诉、初步诊断、现场处置、转运以及心理危机干预,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夜间疼痛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 标签: 地震 旅游区 护理
  • 简介:在对地震伤员的医疗救治中,以预防控制感染为总体思路,创新预检分诊模式,将预检分诊关口前移,对伤员进行入院前去污染处理、测量生命体征、预检伤情等,按照发热、感染、非感染、疑似特殊感染4类对伤员进行标识,分类安置入院。通过有效的预检分诊,把好了阻断感染源的第一关口,未发生因伤员污染物、病原菌的带入而引发医院感染或疫情。

  • 标签: 地震 医院管理 预检分诊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一例骨盆骨折病人长途转运中的护理体会,在转运前应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转运途中加强监护观察,将病人安全转运至目的地。

  • 标签: 地震伤员 骨盆骨折 长途转运 护理
  • 简介: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岷县、漳县里氏6.6级地震2周内4377例地震伤员伤情及救援过程,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地震医学救援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收集震后1~14天收治的地震伤员相关数据,分析伤情和医院总体救治情况,并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截至震后14天,省内共收治地震伤员4377人,其中住院858人,危重伤员194人。伤员分布在岷县、漳县、宕昌和礼县。至震后2周,灾区向全省10个省市级医院转运伤员共145人;甘肃省精神卫生中心医疗救援队对受灾群众和伤病员等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千余人次;定西市卫生防疫机构震后2小时内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制订和完善震后防病技术方案,迅速派出防疫应急队伍完成遗体处理、水质和疫情监测、环境废墟消毒、安置点防疫及大规模健康教育等工作。结论岷县、漳县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救治和卫生防疫应急指挥体系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应对及时,完成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阶段性任务,积累了宝贵资料和经验。

  • 标签: 岷县、漳县地震 医学救援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