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中药由于历史的原因品种比较混乱,有不少中药出现同物异名或者同名异物的现象,由于其品种不同因此其毒性也不同,有些中药对于肾功能疾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而有些则会引发肾功能障碍,且人体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体质不同,对于中药的耐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全面了解不同中药对人体的影响十分关键。本文将对中药肾毒性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用药预防肾毒性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黄芪 马铃兜 肾毒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心肌炎及肺水肿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心肌炎、肺水肿胸部X线表现。结果5例小儿重症足口病心影均呈无力型,心脏轻度增大3例,中度增大2例(以左室增大为主),左心缘各弓界限不清;肺血增多,双肺野密布斑片状模糊影,其中2例部分病灶融合呈大片状,1例病灶大部分融合呈“白肺”改变,内见支气管气像。2例膈肌和肋膈角显示不清。结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心肌炎、肺水肿胸部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呈重症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myocarditis,FM)、急性肺泡性肺水肿的征象,对临床治疗及病情评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心肌炎 肺水肿 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总结流行性腮腺炎脑炎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腮腺炎脑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腮腺炎脑炎病人护理有利于治疗和转归。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脑炎 临床观察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收集我院62例诊断为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的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断思路。结果我院艾滋病合并弓形体脑炎的发病人数是艾滋病患者的2.6%;使用弓形虫抗体检测发现为阳性的患者共有18例;使用颅脑CT或MRI诊断阳性率为100%;确定诊断后共有1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1%。结论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的发病率并不低,诊断较为困难,辅助检查中弓形虫抗体检测阳性率较低,颅脑CT或MRI的价值更大,发病后患者容易死亡,需在诊断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艾滋病 弓形体脑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小儿、儿童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10年内收治12例ARD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2例患儿,存活7例,5例死亡。结论对ARDS早期识别和诊断,及时给予通气和对病因、支持疗法及保护其它脏器功能的治疗,减少并发症,能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氧合指数 呼吸频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卡马西平在开颅手术后常常作为预防癫痫发作的药物,但是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卡马西平会引起患者的肝脏转氨酶的升高,虽然在药品说明书中这种不良反应属于少见的,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却频频发生,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卡马西平 肝脏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流行性乙性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虫传播,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因此,在发病后极期的合理准确及时用药、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对疾病预后好坏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芪茵颗粒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方法对受试药物的半数致死量及最大耐受量进行测定。结果连续观察7d,无一只死亡,饮食饮水皮毛活动精神状态无异常,给药当天大小便有褐色稍粘现象,体重呈正常增长趋势,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结论经急性毒性研究芪茵颗粒的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 标签: 芪茵颗粒 急性毒性 药理实验
  • 简介:摘要附子、川乌、草乌是是常用的乌头类中药,这类中药大多有毒性。本文旨在从古文献记载、化学及药理研究、临床毒性反应报道等方面阐述附子、川乌、草乌的毒性,为客观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乌头类中药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毒性和不良反应原因,为临床合理利用中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要毒性和不良反应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中药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包括毒性中药中的毒性成分、中药认识不科学以及中药制用不恰当等,应建立健全中药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和技术平台,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中药制用规范。结论对于中药的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应予以足够重视,加强临床中药的合理利用,提高中药用药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毒性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碘伏消毒膏使用安全性。方法采用动物实验分别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皮肤粘膜刺激试验。结果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雌雄均>5000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对家兔皮肤刺激、眼刺激指数均为0,均属无刺激性;阴道黏膜刺激指数为1.5,属极轻刺激性。结论该消毒膏具有使用安全性。

  • 标签: 碘伏消毒膏 毒性 致突变性 刺激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用药对于中药肾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高剂量DDP(80-120mg/m2)为主要治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40例和在我院治疗马兜铃酸肾病患者40例,并分别将其为黄芪治疗组和马铃兜酸肾病组,分析观察每组的不同中药对患者肾毒性的影响。结果黄芪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生化指标均稍下,治疗后血Cr、尿NAG较优;马铃兜酸肾病组患者酸肾病病理以中-重度小管间质性肾炎为主,多见灶性或广泛的纤维化,少见炎细胞浸润。结论由黄芪、茯苓、白术、桂枝、猪苓等中药治疗顺铂肾毒性具有减轻的作用;长期服用含马兜铃可引起肾疾病。

  • 标签: 黄芪 马铃兜 肾毒性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构建并制备能够有效表达EB病毒BHRF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观察BHRF1表达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KMB17)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从B95-8细胞扩增EBVBHRF1基因,克隆至pWPIGW慢病毒载体上,与pVSVG及pSPAX质粒共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包装出重组慢病毒。将纯化后的重组慢病毒直接感染293T和KMB17细胞,荧光显微镜、实时定量RT-PCR、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BHRF1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BHRF1表达对凋亡诱导剂或无血清培养诱发KMB1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重组慢病毒介导BHRF1在293T和KMB17细胞内获得表达,能有效地抑制KMB17细胞的凋亡。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BHRF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

  • 标签: EB病毒 BHRF1 慢病毒载体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脑炎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探讨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支原体脑炎的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随机对比方法观察儿童支原体脑炎的临床资料,观察阿奇霉素单药治疗(对照组)与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观察组)治疗儿童支原体脑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无死亡病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31/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24/33),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字2=5.82,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抽搐、意识障碍、肢体活动、脑脊液检查等主要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单药治疗。

  • 标签: 儿童 支原体感染 脑炎 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广安市2007-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7-2012年广安市乙脑疫情资料和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年间共报告乙脑35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56/10万,死亡9例。发病主要集中在岳池县(115例)、广安区(93例)、武胜县(70例)。发病时间集中在6—10月份,其中以8月份发病最多,共报告255例,占病例总数的72.44%。男性发病198例,女性发病154例,男女性别比为1.29:1;病例主要分布于0—6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84.09%(296/352);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2.78%(221/352)。病例中有明确的乙脑疫苗接种史的仅占8.81%(31/352)。结论广安市乙脑发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发病主要集中于6岁以下散居儿童,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
  • 简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脑炎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副肿瘤边缘叶脑炎,常发生在伴有畸胎瘤的年轻女性患者中,以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及呼吸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脑电图、头部MRI一般无特异性表现,血及脑脊液中抗NMDAR抗体阳性,有潜在致死性。本病较为罕见,目前国外报道数百例,国内仅报道2例,现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1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 边缘叶脑炎 畸胎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