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视觉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5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单一组给予多媒体视觉训练,联合组实施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视觉训练联合治疗。比较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矫正视力均显著升高,而其中联合组矫正视力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疗效高于单一组, 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实施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视觉训练联合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矫正视力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左旋多巴 多媒体视觉训练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屈光不正患者采用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屈光不正患者,共计80眼,以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在研究组患者中使用SMILE治疗,在对照组患者中使用飞秒激光制瓣-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术后OSDI评分、角膜荧光染色素染色评分、脂质层厚度,研究组患者均明显更低,P<0.05;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术后NIKBUT,研究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结论:屈光不正患者采用SMILE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屈光不正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伴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的屈光不正人群,在接受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摘掉矫正屈光不正眼镜的同时,需要避免因出现老视症状而过早配戴“老花镜”。因此,该人群在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围手术期需要进行更为严格的术前筛查,采用更为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和术后护理模式,方能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为此,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屈光手术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相关专家,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经过认真讨论和反复修改,形成本共识意见,旨在为临床规范开展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伴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人群的屈光不正提供指导和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51-657)

  • 标签: 屈光不正 屈光外科手术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年龄因素 多数赞同
  • 简介:目的研究优势眼与利手在青少年屈光参差者中的相关性。方法327例青少年屈光不正者,在医学验光基础上,利用简化的卡洞法检测双眼中的优势眼,利用问诊方式判断利手。结果右眼为优势眼占64.5%;左眼为优势眼占35.5%。近视度数右眼高者与右眼优势眼对应者占30.9%,左眼高者与左眼优势眼对应者占11.3%。右利手占97.6%,左利手占2.4%。右眼度数高同是右利手占46.5%,左眼度数高同是左利手占1.5%。右眼优势眼同时为右利手占64.5%,左眼优势眼同时左利手占2.4%。结论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者,优势眼和利手同一侧的一致性较高,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优势 近视 屈光不正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3~6周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的发病特点,并分析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在成都普瑞眼科医院就诊的768例3~6周岁屈光度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的相关检查资料,分析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发病特点,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组屈光度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屈光状态分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63,P<0.001)。散光性弱视和近视性弱视均集中在4~6岁年龄段儿童,而远视性弱视则集中在3~4岁低年龄段患儿;随年龄的增长,近视性弱视患儿的比例逐渐增加,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比例逐渐降低,散光性弱视患儿的比例则相对保持稳定。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程度以轻、中度弱视最为多见,分别占36.5%(280/768)和46.8%(367/768),重度弱视最少占15.8%(121/768)。轻度弱视患儿中,5~6岁年龄组占比最多48.1%;中度弱视患儿中,4~5岁患儿最多(57.4%)、其次为3~4岁患儿(46.5%);重度弱视患儿中,各年组患儿构成比例比较稳定。结论弱视是学龄前儿童时期一种视觉发育性常见眼科疾病,应当重视学龄前儿童弱视的早期视力筛查,力争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学龄前儿童弱视的发生率。

  • 标签: 屈光度不正 弱视 学龄前儿童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角膜屈光不正手术患者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影响护理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间76例行角膜屈光不正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在正确用药、护眼意识、定期复查等方面,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2.1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3.16%,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角膜屈光不正手术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作为主要的护理模式推广。

  • 标签: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 角膜屈光不正手术 遵医行为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在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用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的80例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各40例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各组在治疗之后的治疗满意度、有效率及左右眼屈光检查结果。结果: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的实验组在治疗满意度上高于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上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屈光检查结果上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够有效缓解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的视疲劳,更有利于患者的视力健康。

  • 标签: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青少年 屈光不正 视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采用单纯屈光矫正治疗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8.8-2019.12内82例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训练)和观察组(42例,单纯屈光矫正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7.6%,明显比80.0%的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用时较短,P<0.05。结论:单纯屈光矫正治疗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价值,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单纯屈光矫正治疗 儿童 青少年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耳穴贴压结合弱视治疗与单纯弱视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单纯弱视治疗方法)、实验组(36例,应用耳穴贴压结合弱视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屈光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更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矫正视力、屈光度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矫正视力更高(P<0.05),实验组屈光度更低(P<0.05)。结论:耳穴贴压结合弱视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临床效果高于单纯弱视治疗。

  • 标签: 耳穴贴压 弱视治疗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飞秒激光和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视觉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8例屈光不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角膜刀(SBK刀)制瓣LASIK治疗,观察组接受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屈光变化、总高阶像差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屈光变化、总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术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制瓣厚度、制瓣成功率、剩余角膜厚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和角膜刀(SBK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均有显著的效果,但飞秒激光LASIK术后高阶像差较低,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视觉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飞秒激光 角膜刀制瓣LASIK 屈光不正 视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屈光不正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社区参与慢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横断面研究。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广州市越秀区黄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了解受检者的一般情况、生化检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等。所有受检者都接受了视力和眼部检查,包括验光检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共有4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了本研究,186例男性(41.0%),年龄(65.70±8.27)岁,糖尿病病程(9.46±7.28)年。该人群中近视、远视、散光相应的患病率为22.7%(95%CI:18.8%~26.6%)、47.6%(95%CI:43.0%~52.2%)、50.7%(95%CI:46.0%~55.3%),其中远视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近视仅与教育水平有关(P<0.05),远视与年龄、糖尿病病程有关(均P<0.05),散光、屈光参差均仅与年龄有关(均P<0.05)。结论黄花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屈光不正患病率较高,其中教育水平是近视的影响因素;年龄及糖尿病病程是远视的影响因素;年龄是散光及屈光参差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屈光不正 影响因素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为病人实施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的效果。方法:时间选在2023.5-2024.5,提取62名病人,将其实行划分,对照组予以常规矫正治疗,观察组为其予以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将各项数值汇总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眼调节功能增强,屈光度也逐步改善,矫正视力提高,P<0.05。结论: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其实施治疗期间,为患儿予以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可以令患儿眼调节功能逐步提高。并且在经治疗之后,患儿眼部屈光度逐步改善,使患儿的视力水平逐步恢复稳定。

  • 标签: 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 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 眼调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治疗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参差性弱视的疗效。方法:围绕本院收治的50例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参差性弱视患儿展开研究,分组依据:分层随机抽样法,实验组(n=25)、对照组(n=25),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屈光度及立体视。结果:治疗前两组矫正视力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立体视正常与异常情况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立体视正常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96.00%、76.00%。结论: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治疗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参差性弱视的疗效显著,建议临床采纳。

  • 标签: 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 弱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阜宁县50岁及以上糖尿病人群中未矫正屈光不正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3至5月抽取在阜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信息中心登记的50岁及以上糖尿病人群(82个抽样点),了解受检者一般情况、全身疾病及其治疗情况、体检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等。受检者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包括眼前节和眼底情况。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定义为视力较好眼的日常生活视力<0.5且矫正后提高≥2行。分别采用独立t检验和χ²检验分析定量资料和分类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糖尿病患病时间、糖化血红蛋白等因素对未矫正屈光不正患病率的影响。结果本次调查共检录2 067例糖尿病患者,实际接受调查1 965例,纳入统计分析1 910例,受检率为92.4%。345例存在未矫正的屈光不正,患病率为19.66%。单纯近视眼51例中未矫正屈光不正的患病率为72.55%(37/51),单纯远视眼124例中未矫正屈光不正的患病率为46.77%(58/124),单纯散光77例中未矫正屈光不正的患病率为17.81%(13/73),近视眼合并散光147例中未矫正屈光不正的患病率为63.95%(94/147);远视眼合并散光194例,未矫正屈光不正的患病率为51.98%(100/1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未矫正屈光不正的危险因素为高龄[与50~59岁相比,70~79岁、≥80岁人群未矫正屈光不正患病率风险增加(OR =1.81,1.90;均P<0.05)]、糖化血红蛋白浓度7.1%~8.0%、>10%(与<5.6%相比,OR=1.84,1.82;均P<0.05)、近视眼及其程度较重[与正视眼相比,近视眼、低度近视眼、重度近视眼、高度近视眼人群未矫正屈光不正患病率风险增加(OR=2.98,6.94,42.43,77.85;均P<0.01)、晶状体混浊人群未矫正屈光不正患病率风险增加(OR=7.60,P<0.01)。结论江苏省阜宁县50岁及以上糖尿病人群中未矫正的屈光不正患病率较高,是该人群中视力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其重要影响因素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近视眼患病情况及晶状体状态。相关卫生部门应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眼部疾病的健康科普,定期进行验光和眼底检查。(中华眼科杂志,2021,57:757-765)

  • 标签: 糖尿病,2型 屈光不正 患病率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