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疾病,血凝素为流感病毒包膜最主要的糖蛋白,病毒血凝素末端修饰的甘露聚糖可作为多种固有免疫系统识别的靶点。本文简述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糖基化在固有免疫系统成分识别和抗病毒方面所起的作用。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血凝素糖基化 凝集素 抗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耳后注射强龙治疗低中频下降突发性耳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12月期间在我院外科进行耳后注射强龙治疗的50例低中频下降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听力。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听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更好,听力恢复快,患者更满意。

  • 标签: 甲强龙 低中频下降型 突发性耳聋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毒热平注射液体外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毒热平注射液不同加药方式对流感病毒亚鼠肺适应株(FM1)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24、36、48、72h的抗病毒效率。结果:毒热平注射液能明显阻止病毒吸附于细胞,并抑制细胞内病毒的复制增殖,在高浓度(≥0.18mg/mL)时有直接杀病毒作用。抗病毒效率在48h达高峰,且随时间延长在高浓度(≥0.27mg/mL)时基本不变,而在低浓度时有下降趋势。结论:毒热平注射液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 标签: 毒热平 流感病毒 抗病毒 体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醋酸羟孕酮治疗单纯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单纯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醋酸羟孕酮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经期情况、血红蛋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患者在使用醋酸羟孕酮三周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下降、月经情况趋于正常、血红蛋白明显增加(P<0.05)。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2例)、乳房胀痛(4例)、体重增加(31例)。结论醋酸羟孕酮用于治疗单纯子宫内膜增生症时,具有显著的疗效,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 标签: 醋酸甲羟孕酮 子宫内膜增生 单纯型 疗效
  • 简介:美国农业部10月19日发表声明说,明尼苏达州已有一头猪被证实感染了目前人际间流行的H1N1流感病毒,这是美国首次发现猪感染这种病毒。

  • 标签: 流感病毒 H1N1 感染 甲型 病例
  • 简介:目的:观察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胡薄荷酮与薄荷酮体外对流感病毒(H1N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TLR/IFN信号通路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受试药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及最大无毒浓度(TC50);血凝法测定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1NI)对MDCK细胞的感染性;MTT法和细胞病变法(CPE)测定三种药物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Real-TimePCR法观察药物对HINl感染MDCK细胞后8h细胞TLR7、IFN-B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荆芥挥发油、胡薄荷酮和薄荷酮对MDCK细胞的TC50分别为0.20mg/ml、0.36mg/ml与0.43mg/ml,TC0分别为0.10mg/ml、0.10mg/ml与0.25mg/ml。荆芥挥发油和胡薄荷酮3.1×10^-3-0.mg/ml浓度时能抑制流感病毒增殖,其Ic5口分别为1.7×10^-3mg/ml与1.9×10^-3mg/ml,T1分别为120.83、184.54,呈一定量效关系;薄荷酮对流感病毒染毒的MDCK细胞几乎无保护作用。荆芥挥发油3.1×10^-30.10mg/ml浓度,胡薄荷酮1.3×10^-3-0.10mg/ml及薄荷酮7.8×10^-3-0.10mg/ml浓度时对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直接杀灭作用,其IC。分别为3.1X10^-3、7.2×10^-3与1.9×10^-3mg/ml,TT分别为63.99、50.00和82.88。荆芥挥发油和胡薄荷酮O.1mtg/ml浓度时均显著提高TLR7、IFN-BmRNA表达水平,0.25mg/ml薄荷酮显著提高TLR7mRNA表达水平。结论:荆芥挥发油与胡薄荷酮体外明显抑制流感病毒(H1N1)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薄荷酮作用不明显;三者均对流感病毒有显著直接杀灭作用。其抗病毒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TLR7,诱导IFN.B高表达,激活病毒模式识别系统有关。

  • 标签: 荆芥挥发油 胡薄荷酮 薄荷酮 MDCK细胞 甲型流感病毒 TOLL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下组织条填塞法治疗顽固性嵌甲沟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顽固性嵌甲沟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把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单纯抜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皮下组织条填塞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是81.8%,复发率是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是73.3%,复发率是33.3%,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组织条填塞法治疗顽固性嵌甲沟炎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皮下组织条填塞法 顽固性嵌甲型甲沟炎 临床疗效
  • 简介:基于H1N1流感不断蔓延扩大的严峻形势,为了积极开展中医对H1N1流感防治的研究工作,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近来对该病有关问题的思考进行了整理。周老认为:H1N1流感的病因是非其时有其气,新感引动伏邪而发病,病机演变以三焦传变为多见,并提出分层预防以及强调“中医医人”的观点。

  • 标签: 甲型H1 N1流感 周仲瑛 中医 病因病机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为血友病的诊断寻求一种简便可靠的实验方法。方法用自制“普通冰冻血浆”和新鲜血浆对凝血因子VIII缺陷的标本,同时进行APTT纠正实验,新鲜血浆能纠正而“普通冰冻血浆”不能纠正的为凝血因子VIII缺陷。结果实验检出全部凝血因子VIII缺陷的标本。结论通过实验可以轻易判断病人凝血因子VIII缺陷,对基层医院诊断血友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甲型血友病 普通冰冻血浆 APTT纠正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H1N1流感的应对,探讨新型突发传染病的护理管理经验。方法思想高度重视,迅速组建领导救治体系,快速筹备隔离病区,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强化培训,科学配备,全面统筹协调,根据不同时期H1N1流感的流行、致病特点,调整护理管理重点。结果自2009年5月我院收治首批H1N1流感医学观察病例以来,H1N1流感隔离病区的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已从最初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转向持续长效管理。结论护理管理在应对新型H1N1流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甲型H1N1流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住的18例明确诊断的流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及症状学特点。方法分析2019年1—2月收治的18例流肺炎患者临床资料,以上病例均行咽拭子流核酸检测阳性。结果18例流感肺炎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5~78岁,以上病例均治愈,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症状及咳嗽、咳痰,其中发热患者占38.9%、全身表现如肌肉酸痛占33.4%、咽痛占22.3%,与大量文献报道流感以发热伴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这一结论相符。

  • 标签: 甲型H1N1 流感病毒 肺炎 临床表现 症状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83例重症流行性感冒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持续发热时间、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结果83例重症流行性感冒患儿中,男43例(51.81%)、女40例(48.19%),平均发病年龄(2.43± .5)岁。83例患儿均伴有发热,平均发热最高峰为(39.72± 0.77)℃,平均发热时间为(3.02±2.35)d。并发症:呼吸系统51例(61.45%),神经系统31例(37.35%),循环系统23例(27.71%),消化系统14例(16.87%),血液系统29例(34.94%);伴其他并发症(电解质紊乱)患者15例(18.07%)。合并感染:细菌感染者24例(28.91%),支原体感染者22例(26.50%),其他病毒感染者16例(19.28%),真菌感染者1例(1.20%)。入组患儿均给予神经氨酶抑制剂及对症支持治疗的综合治疗,其中2例患儿自动出院(病情好转),81例均治愈出院。入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5.80±3.12)d,其中非合并肺炎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5.45±2.87)d,而合并肺炎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7.31±2.85)d,最长者达23 d。结论儿童重症流行性感冒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以3~4岁多见,以呼吸系统并发症多见,且住院时间长的病例亦多见于合并肺炎并发症者,易并发多种、多重病原体感染。流感病毒对儿童健康危害大,但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应加强对重症流行性感冒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减少疾病危害,提高早期治愈率。

  • 标签: 儿童 甲型流行性感冒,重症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分析利辛县实验中学1起H1N1流感暴发疫情特征,探讨学校H1N1流感防控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采集标本,利用RT-PCR检测H1N1流感病毒RNA。结果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咽拭子标本采集、RT-PCR检测H1N1流感病毒RNA,17人确认为H1N1流感病例。17例病人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16岁;分布于12个班。经积极治疗全部痊愈。在采取病人积极救治、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校舍消毒及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等措施后,疫情迅速控制。结论H1N1流感传播速度快,尤其在人口密集场所。病情一般为良性经过。积极救治病人、及时隔离密切接触者等综合措施对H1N1流感防控有效。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暴发 分析
  • 简介:患者女,77岁.2004年12月3日因咳嗽、脓痰来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头孢氨苄(0.0625g)+氧苄啶(0.0125g)胶囊×2粒,3次/d.次日,患者感觉皮肤瘙痒,腋下、会阴皮肤皱褶处奇痒难忍,继而出现皮肤红斑及大疱,伴疼痛,收住烧伤科.入院检查:T36.8℃,P78次/min,R22次/min,BP90/60mmHg(1mmHg=0.133kPa),神清,肥胖体型,全身皮肤红斑及及8~10cm的大疱,大疱主要分布于前胸、背部、大腿内侧、腋下、腹部、会阴部、臀部,约占全身面积70%.个人自述有磺胺过敏史,否认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12月5日肾功能检查:尿素氮(BUN)14.5mmol/L(正常参考值1.7~8.3mmol/L),肌酐(Cr)199.7μmol/L(正常参考值40~95μmol/L).

  • 标签: 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 甲氧苄啶 头孢氨苄 胶囊 皮肤红斑 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双胍治疗初诊2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43例2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及运动指导等常规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加用二双胍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88.4%,且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双胍治疗初诊2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初诊2型糖尿病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二双胍治疗初诊2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初诊2糖尿病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二双胍治疗,并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法,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进行比较,并判定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87.5%(35/40);且治疗后的FBG、P2hBG、HbA1c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不良反应轻微,并均可耐受。结论二双胍在初诊2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线核心药物。

  • 标签: 2型糖尿病 初诊 二甲双胍
  • 简介:面对H1N1流感疫情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暴发流行的威胁,我科按照医院统一部署,结合传染病专科医院工作特点,从本病区实际出发,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成立培训领导小组,进行理论与操作训练;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严格工作规程,为应对疫情做好了充分准备。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护理人员 培训 应急预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H1N1流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H1N1流感住院治疗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入院第3d,两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咳嗽、咽痛、咳痰以及病毒阳性所占百分比也显著下降(P<0.05);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与入院时相比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治疗H1N1流感效果显著,可缩短疗程,且并发症少。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 甲型H1N1流感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