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葛根苏汤联合温针灸对薄性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西药组(A组)、中药+温针灸组(B组)、中药+温针灸+西药组(C组)。观察三组患者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容积及内膜下血流,随访妊娠率。结果与A组比较,C组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及内膜下血流Ⅱ+Ⅲ型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B组与A组比较A型内膜及内膜下血流Ⅱ+Ⅲ型所占的比例高于A组(P〈0.05),但内膜厚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膜容积比较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的妊娠率分别为10%、33.3%、36.7%,B、C两组妊娠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葛根苏汤联合温针灸能使子宫内膜增厚,A型子宫内膜比例升高,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上与戊酸雌二醇有相似的效果,能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状态,有利于胚胎着床,从而提高了妊娠成功率,研究还发现葛根苏汤联合温针灸在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状态及提高妊娠率其疗效优于戊酸雌二醇。

  • 标签: 葛根黑苏汤 温针灸 子宫内膜 不孕症
  • 简介:目的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对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的细胞增殖及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测定不同浓度IL-4对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氢氧压钠(NaOH)裂解法测定素生成量,流式细胞仪检测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果IL-4对黑素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素合成减少,增加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论IL-4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增殖及素生成都有抑制作用,这为临床应用IL-4治疗色素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白细胞介素4 黑素细胞
  • 简介:目的比较观察甘草黄酮、熊果苷对体外培养的B16鼠黑素瘤细胞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选择系列浓度梯度的药物作用于B16黑素瘤细胞株,测定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素含量和细胞增殖率变化。结果在实验浓度时,甘草黄酮具有浓度依赖性素合成抑制作用,与熊果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化合物均显示有抑制素生成的作用,存在一定细胞毒性。

  • 标签: 甘草黄酮 熊果苷 酪氨酸酶抑制剂 黑色素细胞 黑素合成
  • 简介:近日拜读了您在2010年第1期《炎黄世界》杂志上发表的纪实报道《1974年“画事件”真相》。这是迄今我所看到最为翔实、逻辑性最强的国画历史事件报道,对您为此所付出的辛劳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我深为感佩。看到您的调研已深入国画界。国画界历来水深,近年来水已浑浊,1974年“画展”是对国画界的一次致命的打击,除了对画家的思想进行彻底批判外,对其作品也进行了封杀。尽管“画事件”早已尘埃落定,但因此而遭到破坏的国画承传已积重难返。当代的美评家对历史了解甚少,因此所谈的观点和评论也较为浮浅,

  • 标签: 事件报道 真相 李辉 2010年 纪实报道 治学态度
  • 简介:目的:调查重庆市区人群的皮肤光型(又称日光反应性分型),以及最小红斑量(MED)和最小持续化量(MPPD)的范围。方法按照Fitzpatrick分型问卷调查皮肤类型,GS2004/2006多波段日光模拟器测定受试者的MED和MPPD。结果200名受试者的Ⅱ型、Ⅲ型、Ⅳ型皮肤分别占15.0%、73.5%、11.5%,未见Ⅰ、Ⅴ、Ⅵ型皮肤。Ⅱ、Ⅲ、Ⅳ型皮肤MED均值分别为(63.21±18.22)mJ/cm2、(70.23±17.01)mJ/cm2、(78.45±20.11)mJ/cm2,MPPD均值分别为:(12.52±3.41)J/cm2、(10.22±3.09)J/cm2、(8.43±2.51)J/cm2,从Ⅱ型~Ⅳ型皮肤,MED值逐渐增加,而MPPD值逐渐减小,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皮肤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皮肤类型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所调查的重庆市人群中皮肤类型以Ⅲ型为主,其MED、MPPD平均值分别(70.23±17.01)mJ/cm2、(10.22±3.09)J/cm2,重庆市人群皮肤类型与国内其他几所大城市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而紫外线MED、MPPD值范围与国内其他地区有一定差异。

  • 标签: 皮肤类型 最小红斑量 最小持续黑化量 重庆市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miRNA(miR)-193b-5p对素合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从健康男性包皮环切术后废弃的正常包皮组织中分离培养人原代黑素细胞。分别转染miR-NC模拟物(miR-NC mimics组)和miR-193b-5p模拟物(miR-193b-5p mimics组)至人原代黑素细胞及人黑素瘤MNT1细胞,转染48 h时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93b-5p的过表达效率,转染72 h时Western印迹检测素合成相关蛋白酪氨酸酶和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转染1周时采用氢氧化钠法测定细胞中素含量。通过TargetScan网站预测miR-193b-5p的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RT-q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miR-193b-5p过表达后该靶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人原代黑素细胞及人黑素瘤MNT1细胞中,miR-193b-5p mimics组miR-193b-5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miR-NC mimics组,t值分别为65.57、22.49,均P < 0.001,且miR-193b-5p mimics组素含量(0.091 ± 0.007、0.130 ± 0.004)显著低于miR-NC mimics组(0.117 ± 0.002、0.188 ± 0.032),t值分别为5.98、3.24,P值分别< 0.01、< 0.05。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人原代黑素细胞及人黑素瘤MNT1细胞中,miR-193b-5p mimics组素合成相关蛋白酪氨酸酶及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均显著低于miR-NC mimics组(均P < 0.05)。通过TargetScan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转录调节因子CITED2的3′非翻译区存在miR-193b-5p的结合位点。人原代黑素细胞及人黑素瘤MNT1中上调miR-193b-5p表达后,CITED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miR-NC mimics组(均P<0.05)。结论miR-193b-5p过表达可下调素合成相关蛋白酪氨酸酶及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抑制素合成,该过程与靶向抑制CITED2的表达有关。

  • 标签: 黑素细胞 黑素瘤细胞 黑素合成 CITED2 miRNA-193b-5p
  • 简介:目的探讨褪黑素通过调节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炎症复合体(NLRP3)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颈动脉线穿法SAH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溶剂组、SAH+溶剂组和SAH+褪黑素组四组,进行SAH出血量评级和小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组织水含量测定脑水肿,伊文思蓝法测定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检测脑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神经核抗原(NeuN)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检测神经元存活和死亡率,WesternBlot检测脑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炎症复合体(NLRP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前凋亡因子(Bim)和活化的caspase-1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脑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_6(IL-6)水平。结果槲皮素可以提高SAH小鼠生存率,降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减少脑神经元凋亡,提高脑谷胱甘肽(GSH)水平,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减轻脑水肿和BBB通透性损害。槲皮素可以降低NLRP3以及细胞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表达,抑制IL-1β、IL-6的分泌和活化的caspase-1的蛋白表达,并可以增高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降低凋亡前体因子Bim的表达。结论槲皮素通过抑制NLRP3炎性相关的凋亡来减轻SAH后的EBI。

  • 标签: 褪黑素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炎症复合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巯基供体物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内源性抗氧化剂褪激素(MT)联用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MT(5mg/kg)组、NAC(75mg/kg)组、MT+NAC(5mg/kg+75mg/kg)组。参照杜冠华的方法,制备不完全性腑缺血再灌注模型(2-VO),在再灌注0.5hr、2hr和6hr时取全脑制成10%匀浆,比色法测定MDA含量、SOD和GSH—Px活力。

  • 标签: 脑缺血 N-乙酰半胱氨酸 退黑激素 联合应用 MDA SO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ACS)的单次激发心脏T2加权血序列(T2W-DB)在临床心脏MR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8至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38例因临床需要行心脏MR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左心室连续短轴面常规T2W-DB序列和单次激发ACS T2W-DB序列扫描,记录采集时间,分别对这两组序列的图像质量采用客观定量和主观评分两种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图像质量客观定量评价分别计算两组序列图像的中间段室间隔心肌信噪比(SNR)、室间隔与血池的对比噪声比(CNR)和锐利度。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分别对两组序列图像的总体图像质量、血池抑制效果及右心室游离壁、左心室游离壁、室间隔的可视性进行Likert量表评分。分别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和Kendall W系数评价测量者间图像质量的客观定量指标和观察者间主观评分的一致性,并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常规T2W-DB和单次激发ACS T2W-DB的图像质量客观定量指标、主观评分以及采集时间。结果单次激发ACS T2W-DB和常规T2W-DB在测量者间图像质量客观定量指标和观察者间主观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值均<0.05)。相较于常规T2W-DB[(85.8±14.7)s],单次激发ACS T2W-DB[(16.9±3.0)s]缩短了采集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2,P˂0.001)。相较于常规T2W-DB的SNR(66.4±29.0)和CNR(61.8±28.6),单次激发ACS T2W-DB具有更高的SNR(110.8±36.8)和CNR(88.2±3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13、-5.89,P˂0.001)。相较于常规T2W-DB[(4.6±0.6)分],单次激发ACS T2W-DB[(4.7±0.5)分]具有更好的血池抑制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4,P=0.008)。在总体图像质量及右心室游离壁、左心室游离壁、室间隔的可视性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T2W-DB序列相比,左心室单次激发ACS-T2W-DB序列可以显著缩短采集时间并得到更好的图像质量。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压缩感知 T2加权黑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祖传秘制接骨生肌膏药”外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至2019年5月。9年期间,本院骨伤科门诊诊治118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治疗对象。入选者男75例,女43例;年龄35-65岁,最小者35岁,最大的65岁。其中,患急性膝关节损伤合併一侧半月板损伤27例;双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1例;陈旧性半月板损伤58例;老年人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合併一侧半月板损伤32例。都有外伤史,大多数是中年人,少数老年人,青年人很少,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结果外贴膏药治愈的半月板损伤病人,有随访记录的95例,占总数的81%,治愈后随访1-2年,无复发。其余23例,外贴膏药2-3个疗程后(每个膏药贴7天,一个疗程外贴4个),病情好转,疼痛症状减轻,弹响音消失基本治愈,未继续坚持外贴治疗和随访,无法进行统计。凡是外贴膏药者,无一例选择手术。治疗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0%以上。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破损 外贴黑膏药 治愈急性 陈旧性和关节退行性改变合併半月板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对素指数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方法择取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激光治疗。科学对比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素指数和黄褐斑面积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黄褐斑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的素指数以及黄褐斑面积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仅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激光治疗黄褐斑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素指数,安全有效。

  • 标签: 血府逐瘀胶囊 激光 黄褐斑 黑素指数
  • 简介:目的选择离体实验中对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有激活作用的墨旱莲(旱莲草),研究其动物致色素作用和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素生成及相关基因[TYR、TYR相关蛋白(TRP-1/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棕色豚鼠为动物模型,用Schmorl法染色,计数含素的细胞;用多巴(DOPA)-氧化酶染色,计算每100个基底细胞中DOPA阳性细胞数。培养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氢氧化钠(NaOH)法和体外氧化DOPA反应方法分别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素生成量及TYR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TYR及其TRP-1/2基因的表达。结果墨旱莲乙醇提取物可使豚鼠表皮基底层中含素颗粒细胞增多,使豚鼠表皮内DOPA阳性细胞增多(P〈0.05);具有促进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素合成及TYR活性作用(P〈0.05),对细胞TYR基因有上调作用,而对TRP-1/2mRNA的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墨旱莲乙醇提取物具有促进素合成及上调酪氨酸酶基因表达的作用,对白癜风色素恢复有较好应用和开发的前景。

  • 标签: 墨旱莲 白癜风 豚鼠 小鼠B16黑素瘤细胞 黑素合成 酪氨酸酶
  • 简介:对活血化瘀中药三棱不同基源荆三棱和三棱块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整理,为合理开发利用两种药用资源提供参考。两种三棱主要含有机酸、异香豆素、茋、黄酮等类等成分,其中,异香豆素类和茋类是三棱的特征性成分;两种三棱都具有抗炎、抗肿瘤、抑制血管生成和保护肝纤维化等作用。异香豆素类三棱素B是一个选择性TLR2和TLR4拮抗剂,具有多种活性。两种三棱有相似的物质基础和药理活性,为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块茎同为三棱药用近千年的历史提供依据。

  • 标签: 荆三棱 黑三棱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核白内障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核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之后第1天检查本组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50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的UCVA在0.30及以上,12例患者的UCVA在0.01~0.30之间,3例患者的UCVA在0.10以下;对患者进行4~11个月的长期随访,发现有47例患者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在0.30及以上,3例患者存在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萎缩,BCVA仅为0.10。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核白内障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黑核白内障 安全性 可行性
  • 简介:背景:老年性雀斑样痣(SL)是一种主要发生在手背、前臂和颜面的色素沉着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SL皮损的组织学特征是表皮色素沉着和表皮突延长。诸多因素如α-促黑素细胞激素、内皮素-1或干细胞因子均涉及色素沉着的发生与发展。然而,SL真皮层的改变尚无详细分析。目的:为了研究SL皮损和皮肤老化真皮黑色素的发生与分布,对12例个体的活检标本经光镜和电镜进行形态学分析,并与未受累皮肤相比较。方法:12例男性或女性、年龄52~81岁的志愿者,其SL和毗邻皮肤的钻取活检标本经光镜和电镜进行形态学、形态测定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析。结果:SL皮损的表皮显示特征性形态学改变诸如基底层细胞色素沉着和表皮突延长。基底层S100^+的黑素细胞未见明显增加,提示色素沉着主要是由于素合成、分布或更新发生了变化。SL皮损的表皮细胞表达增殖标记Ki67的定量分析未显示此参数增加,提示至少在皮损内细胞增殖未启动。作者将进一步研究集中在真皮层,并观察到SL皮损中存在大量颗粒状细胞。电镜和组织化学分析显示这些细胞的颗粒来源于素小体,多数存在于大的素小体复合体中。应用针对CD68及因子ⅩⅢa(FⅩⅢa)抗体的免疫组化技术显示这些噬黑素细胞主要是FⅩⅢa^+的真皮树突状细胞,大约为CD68^+巨噬细胞的六倍多。结论:与同一个体未受累皮肤相比,SL皮损中噬黑素细胞数量增多。这些噬黑素细胞经鉴定是FⅩⅢa^+的真皮树突状细胞。由真皮树突状细胞提取的大量素,其可能的功能尚待讨论。

  • 标签: Α-促黑素细胞激素 干细胞因子 皮肤老化 雀斑样痣 真皮层 老年性
  • 作者: 孙丹丹 许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1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眼视觉与光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市眼科疾病精准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80
  • 简介:摘要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已逐渐成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一线方案。但由于DR血视网膜屏障损伤所引发的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对抗VEGF药物的敏感性较差,寻找可有效保护血管壁结构的补充药物或替代药物十分必要。褪激素是一种主要由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可在人体内发挥调节生物节律、抗氧化应激、抗炎等多项功能。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褪激素可在视网膜病变中通过多种机制改善神经细胞退行性变、保护血管结构。在对视网膜毛细血管结构的保护作用方面,褪激素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抗炎症、抑制细胞凋亡等途径改善早期DR内皮细胞及周细胞的损伤,保护血视网膜屏障结构的完整性,提示褪激素或可为DR尤其DME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褪黑激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皮细胞 周细胞 综述
  • 简介:日前,FDA药品安全和风险管理咨询委员会向FDA提出建议:应该在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哌甲酯(Methylphemdate)类和其他精神兴奋剂的药品说明书中加入框警告,因为这类药品可能会增加死亡以及身体和精神伤害的风险。

  • 标签: 药品安全 黑框警告 管理咨询 FDA 治疗药 委员会
  • 简介:针对海口市内河(湖)臭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开展了曝气增氧生态修复与射流曝气电化学氧化处理臭河水的中试研究。经过一个多月的试验运行,在进水浓度较高且水质波动大的情形下,运行状况良好,COD、NH3-N、TN等的去除率达到了《城市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消除臭的要求。

  • 标签: 黑臭河水 曝气 微生物 射流 电化学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