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构建GFE-1多吠与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d(rmhTNF一仅)融合蛋白(GFE-1-rmhTNF),研究该融合蛋白体外活性和体内分布。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人工合成编码GFE—l寡核苷酸片段连接在rmhTNF—d序列3’端,转入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采用Q—SepharoseFF阴离子层析柱和SP—SepharoseFF阳离子层析柱纯化蛋白,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测定该融合蛋白体外活性,观察其在小鼠体内分布情况。结果:构建了融合蛋白GFE-1-rmhTNF,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体外活性实验显示,GFE-1-rⅢhTNF对L929细胞有明显杀伤活性;体内分布实验证实,GFE-I-rmhTNF在小鼠肺组织富集远高于肝肾组织。结论:构建了融合蛋白GFE-1-rmhTNF.,可显著杀伤L929细胞并特异性富集于小鼠肺组织。

  • 标签: 人肿瘤坏死因子 GFE-1多肽 融合蛋白 体外活性 体内分布
  • 简介:目的:初步探究十五肽BPC-157调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功能信号通路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生物芯片筛选BPC-157参与激活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途径,进而通过real—timePCR证实BPC-157对候选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影响,最后采用Western印迹观察BPC-157对候选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影响。结果:10μg/mLBPC-157作用于HUVEC24h后,信号转导通路发现者芯片结果显示,与18条信号转导通路相关96个关键基因中分别有4个基因mRNA表达水平上调和下调,其中与MAPK信号通路相关3个关键基因c—ns、c—Jun和Egr-1mRNA表达水平显著性上调;低剂量BPC-157(1Ixg/mL)作用于HUVEC12h后,能够促进早期即刻基因c—ns、c—Jun和酝卜1mRNA表达水平;10μg/mLBPC-157作用于HUVEC30min后,可明显促进ERKl/2、p38蛋白磷酸化。结论:BPC-157可能通过活化MAPK信号转导通路途径后,激活下游早期即刻基因转录,启动靶基因表达,从而发挥促进HUVEC增殖、迁移等功能。

  • 标签: BPC-157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基因芯片 信号通路
  • 简介:穗粒数是决定小麦产量三因素之一,因此通过远缘杂交创造多粒新种质,对于拓宽小麦育种遗传基础和促进育种水平持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通过多年多点鉴定证明具有多粒特性(粒数/穗〉80)31份普通小麦一冰草(Agropyroncristatum,2n=4x=28,PPPP)衍生后代为材料,通过田间接种白粉病生理,J、种E09进行抗病性鉴定、采用SDS—PAGE方法进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以及株高、有效分蘖等农艺性状调查,发现26份材料表现抗白粉病,12份材料具有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亚基组成为(2*,7+8,5+10)或(1,7+8,5+10)。其中,8份材料穗粒数大于80粒、株高小于75cm、抗白粉病且具有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这为未来培育兼具高产、优质、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此外,对多粒、抗白粉病和优质亚基可能来源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小麦-冰草 创新种质 多粒 抗白粉病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
  • 简介:目的以分子生物学方法为“金标准”对两种商品化酵母样真菌鉴定产品RapidIDYeastPlus(简称RapIDYST)及API20CAUX(简称API20C)鉴定效能进行评估.方法从2010年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监测网菌株库中筛选酵母样真菌25种,共计194株.其中,包含临床最常见5种酵母样真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共130株,占研究总菌株数67.0%.所有菌株已经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准确鉴定至种水平.菌株复苏分纯后,严格按照产品操作指南,平行进行RapIDYST和API20C鉴定.结果所研究菌株中,有181株(18种)在RapIDYST鉴定菌种数据库中,所有在库菌株种及复合体鉴定正确率为87.8%(159/181).相比,API鉴定菌种库包含菌株174株(18种),在库菌株种及复合体鉴定正确率为92.0%(160/174).RapIDYST与API20C对于5种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种鉴定正确率分别为93.1%和97.1%.对于库外菌株,RapIDYST鉴定错误率分别为23.1%(3/13),相比API20C鉴定错误率为60.0%(12/20).综合此次评估结果,二者对酵母样真菌鉴定效能无显著差异(McNemar检验,P>0.05).结论两种商品化产品对酵母样真菌鉴定效能基本一致;相较而言,RapIDYST在操作便捷性、检测时间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 标签: 侵袭性真菌病 酵母样真菌 RAPID ID YEAST PLUS
  • 简介:目的:采用巢式PCR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轻链和重链基因进行扩增,对获得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找出克隆鼠Igκ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通用方法。方法:设计22对扩增鼠Igκ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基因引物,对6株鼠抗人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进行克隆并测序,与NCBI公布鼠免疫球蛋白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巢式PCR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单克隆抗体克隆过程假基因,并且得到单克隆抗体氨基酸序列均符合鼠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特征。结论:建立了克隆鼠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通用方法,为后期克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提供了基础,并为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与抗体结合位点提供了实验数据。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单克隆抗体 可变区 巢式PCR 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