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准确率。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时间段的本院妇科急腹症患者资料共150例,均进行腹部超声、阴道超声两种检查方式,统计临床准确率。  结果  两种检测形式联合应用的检出率为96.67%,腹部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50.67%,阴道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64.67%,因而联合检查的检出率最高,其中P<0.05。 结论  妇科急腹症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借助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的形式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临床方面值得借鉴。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妇科急腹症 临床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急腹症诊断过程中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共100例于2022年1月-12月之间由于妇科急腹症就诊的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分别接受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对照组为单一腹部超声诊断结果,观察组则为联合诊断结果。对比单一腹部超声诊断、联合诊断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和漏诊率,以及不同疾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疾病诊断符合率方面,联合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诊断,单一诊断中,阴道超声的符合率高于腹部超声。结论:联合诊断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可以提升诊断的符合率,保证准确性。虽然单一诊断结果均存在误差,但是阴道超声的诊断准确性更高,诊断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诊断 妇科急腹症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阴道超声结合腹部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到本院妇科治疗急腹症病人80例,全部病人均接受腹部超声诊断、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组,对比诊断结果。结果: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组诊断准确率高,P<0.05;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组漏诊率、误诊率低,P<0.05。结论:运用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方式诊断妇科急腹症,诊断准确率较高。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妇科急腹症 准确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8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加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恢复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综合护理 恢复情况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几年来发病率较高,轻度和中度的哮喘患者经过科学规范化治疗可有效控制哮喘症状,重症哮喘患者在经过长期治疗后,症状仍然难以控制,同时还要面对激素使用所带来的副作用。重症哮喘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较高,且治疗费用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笔者本篇文章是探究重症哮喘的治疗进展。

  • 标签: 重症 哮喘 治疗进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侯亚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 机构: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500
  • 简介: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可导致气道阻塞,引起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尤其是重症哮喘,其病情以及临床症状更加严重,如果不及时对症处理,则可能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对于重症哮喘患者,及时实施科学的急救和护理显得十分有必要。

  • 标签: 重症哮喘;急救方法;呼吸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加强重症护理安全规范化深化,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专业素养,更好的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文章就危重症护理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人因身体上的各种留置管道、自身的疼痛不适、放满医疗仪器的陌生环境、对病情缺乏认识、与家属情感交流障碍等因素影响下,易出现恐惧、不安、孤独、紧张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将不利于其治疗护理,对其疾病的转归、生活质量以至其家庭都有负面的影响。家属因担心病人的愈后,又或者对病情与治疗都缺乏疗解、对重症监护病房内紧张而复杂的环境难以适应,以及担心高昂的治疗费用等,故容易产生焦虑担忧、情绪不稳等心理障碍日。因此,在积极为重症监护病人做好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如何使病人及其家属处于最佳的适应心理状态,让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 标签: 重症监护家属心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