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重组人脑钠肽(rhBNP)与硝酸甘油(NIT)对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ST抬高ACS伴AHF患者随机分为rhBNP组与NIT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rhBNP组采用重组人脑钠肽治疗,NIT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静脉应用重组人脑钠肽治疗非ST抬高ACS伴AHF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心功能水平,而且用药安全性也更加可靠.

  • 标签: 重组人脑钠肽 硝酸甘油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主要是为了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以便促使再灌注治疗更快开展,促使患者及其家属增加满意度。方法是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临床路径的,编写主要都是依据最新的和具有权威性的关于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指南,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论临床路径管理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再灌注治疗明显加快。

  • 标签: 临床路径 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59-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到冠脉再通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药品费用。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到冠脉再通时间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住院时间、住院药品费用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两组均为0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介入治疗的ASTEMI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可缩短患者急诊到冠脉再通时间,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导联ST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压低的患者,根据患者ST压低程度,分为研究组(ST压低≧0.1mv)和对照组(ST压低<0.1mv)。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数据(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心功能分级)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血管事件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2.61±8.54%,52.12±9.36%,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导联ST压低发生后,对预测不良心脏事件有临床价值,提示患者心功能越差。

  • 标签: 急性 前壁 心肌梗死 ST段
  • 简介:目的分析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医证型分型特点,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差异。方法选取8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各证型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和病变支数。结果80例患者中,痰浊内阻型患者26例,占33.12%;心血瘀阻型患者15例,占18.62%;痰浊内阻型患者中3支冠脉病变患者比例最高,占65.4%;不同证型患者3支病变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发现,实证患者53例,虚证患者27例;实证与虚证患者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内阻型患者冠脉病变积分最高,心肾阳虚型患者次之;不同证型患者冠脉病变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E-ACS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存在一定的关系。痰浊内阻型NSTE-ACS患者3支以上病变较多见,病情重,是胸痹心痛的危险证型,心梗风险最高,需谨慎对待。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中医证型 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实施价值,规范急诊护理路径。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STEMI患者108例,56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即接诊优化、分诊评估优化、抢救护理优化、护送交接优化;5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给药时间、急救总时间及DTB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全程优化护理,能有效缩短救治时间,减少院内延迟,为救治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优化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 急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aVR导联ST抬高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前壁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入院病例,所有患者急诊入院后即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前常规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根据心电图aVR导联ST变化将所有病例分为ST抬高组、ST无抬高组,记录并统计所有患者aVR导联ST改变情况,比较两组冠脉造影结果检查结果及不良心脏事件。结果50例前壁AMI患者aVR导联ST抬高30例(60.00%),ST无抬高20例(40.00%),aVR导联ST抬高组患者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病变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67%、43.33%、33.33%,均明显高于aVR导联ST无抬高组的5.00%、20.00%、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aVR导联ST抬高是AMI患者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的重要预测因子,其在AMI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临床中应高度重视该指标的出现。

  • 标签: aVR导联 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主干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我院近3年来86例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均为男性,年龄35~75岁,所有患者无论是否存在心源性休克,均立即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并在其支持下尽早接受急诊造影检查。结果10例患者心电图均存在aVR导联ST抬高(≥0.05mV),6例患者同时存在V1-V6导联ST抬高及新出现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中4例入院时即存在严重心源性休克,10例急诊置入支架,另2例仅行球囊扩张,并接受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住院期间死亡4例(40%),存活患者6例均完成1年随访。其中1例于1月随访时对其LAD进行PCI,1例于3月随访时进行了LAD和LCX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木。结论左主干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所致的AMI患者急性期病死率高;根据心电图和临床特点早期识别梗死部位,早期评估,并且无论是否出现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早期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并在其支持下尽早再灌注治疗,加强术后监护,提高随访质量,可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和改善预后。

  • 标签: 左主干病变 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后ST再抬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2例AMI者,根据溶栓后有无ST再抬高分为ST再抬高组(A组)和未再抬高组(B组),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住院期间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充血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血管再通率较B组低,A组CK峰值较B组高,而其LVEF低于B组(P〈0.05);A组充血性心衰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溶栓治疗后ST再抬高者血管再通率低,易并发充血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较无ST再抬高者临床预后差。

  • 标签: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ST段再抬高
  • 简介: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及其他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5),改善临床症状,对改善缺血性ST压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对NSTEMI安全有效。

  • 标签: 替罗非班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临床分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技术在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在医院就诊的41例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期治疗45例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的检查进行检测诊断,分析其不同的心电图诊断结论、诊断敏感度以及特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破裂QRS波的诊断率为57.78%,病理性QRS波诊断率为53.33%;试验组患者采用破裂QRS波诊断率为97.56%,病理性QRS波诊断率为90.24%。试验组患者在破裂QRS和病理性QRS诊断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诊断敏感度、检测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等数值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技术能明显的诊断出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且临床上用破裂QRS波常作为诊断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是较可靠的一种诊断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电图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4.07-2015.07期间进行介入治疗的74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计算机取样法进行平均分组,一组37例患者采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作为对照组;一组37例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同时加用替罗非班治疗作为试验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ST回落及血流情况。结果心肌梗死溶栓(英简TIMI)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流3级比率91.89%(34/3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7.57%(25/3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能有效促进疗效的提高,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继续推广、应用。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住院STEMI患者(52例,STEMI组)和OMI患者(48例。OMI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检测两组甲状腺激素含量。结果:与OMI组比较,STEMI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4.45±1.09)pmol/L比(3.03±0.14)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18.53±3.89)pmol/L比(11.83±0.53)pmol/L]和促甲状腺素[TSH,(1.85±1.04)μIU/L比(0.26±0.13)μIU/L]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反映冠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心肌梗死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与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的影响关系,根据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对患者的疗效情况,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随机选择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5例,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雷帕霉素、紫杉醇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对照组55例,未植入支架,对比两组患者支架植入后肌酐激酶、心肌肌钙蛋白指标数据,查看其12导联心电图是否正常,分析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与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的影响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两种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均成功,随访12个月,患者死亡、支架内血栓、疾病病变等不良事件的产生均可判定无差异影响,观察组随访调查中,患者肌酐激酶、心肌肌钙蛋白指标数据趋向正常,再狭窄率为7.59%,明显低于对照组,1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植入与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疾病变化有一定关联影响,在患者的预后治疗中,可设为独立预后指标,参考病情发展及变化情况。

  • 标签: 急性非ST段 抬高型 心肌梗死 药物洗脱支架 关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