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人名、识字教育及其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识字教育,不仅仅是对字的认读写用问题,同时还蕴含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中国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借助人名识字,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人名设计以突出姓氏为特征,几乎每个人名都离不开姓,折射出浓厚的中国传统家族观念以及忠孝为本的立学宗旨;到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人名设计几乎都不带姓,表明家族观念在民国时期已开始淡化,教育要养成健全人格的共和国民,人名的选择和设计都力求跳出家族视野,凸显儿童的国民身份。尤其在人名设计方面,特别重视围绕社交应用和职业应用的国民教育而赋予人名一定的意义,呈现出服务生活日用的口语取向特征,但在专有人名的选取上却仍然以服务书面语为主。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人名的口语取向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无论是在人名的选取还是设计上,都出现了过分追求口语化的倾向,并且引发了人名选取中强化官本位意识的观念以及人名设计中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意蕴的流失等不良影响,这些都必须引起教科书编制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6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