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高尿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高尿酸诱导HepG2脂质沉积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HepG2细胞按照不同处理因素分为5组:对照组(不干预)、高尿酸组(12 mg/dl尿酸)、高尿酸+二甲双胍组(12 mg/dl尿酸+10 μmol/L二甲双胍)、高尿酸+二甲双胍+单磷酸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组(10 μmol/L AMPK特异性抑制剂Compound C预处理30 min 后,再加12 mg/dl尿酸+10 μmol/L二甲双胍)和高尿酸+二甲双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抑制剂组(100 μmol/L NOX4特异性抑制剂Apocynin预处理30 min后,再加12 mg/dl尿酸+10 μmol/L二甲双胍),每组设置3个平行组。培养48 h后,油红“O”检测细胞脂滴分布,试剂盒检测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线粒体内活性氧簇(ROS)和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及线粒体NOX4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MPK、p-AMPK及线粒体NOX4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线粒体内NOX4分布。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与高尿酸组相比,高尿酸+二甲双胍组HepG2细胞内脂滴数量减少,TG含量明显减少(t=8.181,P<0.05),线粒体ROS、MDA水平及XO活性降低,GSH-Px活性增加(t=5.472~8.242,均P<0.05),脂质合成相关基因mRNA表达降低(t=7.835~11.013,均P<0.05),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t=7.000,P<0.05),线粒体NOX4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t=6.190、14.199,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高尿酸+二甲双胍组相比,高尿酸+二甲双胍+AMPK抑制剂组的上述作用减弱,高尿酸+二甲双胍+NOX4抑制剂组的上述作用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减少高尿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其机制与激活AMPK/NOX4信号通路、改善线粒体氧化应激有关。
出处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06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6月2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