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电凝镊夹断肝技术的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手术中使用双极电凝镊进行肝脏离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肝癌切除手术的63例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采用的肝脏离断器械不同,将患者分为镊夹组(n=32)和超声刀组(n=31)。镊夹组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55.5±10.5)岁(范围:37~78岁);肿瘤最大径(6.0±3.4)cm(范围:2.4~13.4 cm),6例有门静脉癌栓,5例有门静脉高压症。超声刀组中男性27例,女性4例,年龄(57.8±10.1)岁(范围:37~79岁);肿瘤最大径(7.9±5.1)cm(范围:2.4~21.3 cm),3例有门静脉癌栓,2例有门静脉高压症。采用t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与超声刀组相比,镊夹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19.3±76.4)min比(294.0±100.8)min,t=-3.322,P=0.002],出血量少[250(475)ml比500(1 050)ml,t=-2.307,P=0.026],输浓缩红细胞量少[0.92(0.88)U比2.32(4.00)U,Z=-1.987,P=0.047],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更高[术后第1天:(33.5±6.1)g/L比(29.5±4.2)g/L,t=3.226,P=0.020;术后第3天:(35.7±4.5)g/L 比(30.1±3.2)g/L,t=5.575,P<0.01;术后第7天:(33.2±3.7)g/L比(31.0±4.4)g/L,t=3.020,P=0.004]。两组患者术后血清ALT、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镊夹组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25.0%),其中肝功能衰竭1例;超声刀组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35.5%),其中肝功能衰竭2例,两组术后均未出现胆瘘(P>0.05)。结论双极电凝镊夹肝脏离断技术离断肝脏的速度较快,术中出血量少。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2022年05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