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5
/ 2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模式进行学习,重在体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应该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可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学新成果不断涌现,有些成果甚至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支奇葩,成为指导教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法宝”。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仍存在的偏差和不足。因此,我把数学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作以分析,为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农村初中孩子的数学水平做点贡献。
一、农村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农村的中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都是书本知识。在加上经济条件较差,家长外出务工,孩子们由爷爷奶奶照顾,平时在学习上也没有人督促和辅导。还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毕业没有工作的大有人在,找不到工作等等现象,致使家长抱着把孩子交给学校初三毕业,混个初三毕业证以后好招工开车的思想,也给他们的孩子灌输进去了。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是没有什么用处的。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通过家长会或家访,对家长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教师更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必要性,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主要性,同时带他们去参加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解与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题或是有关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像自己和家长所想的那样毫无用处,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
初中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使得数学成为学生学习困难的课程之一,多数农村初中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教师应做到:
(1)关心学生。初中学生的感情细腻而丰富,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感情投入,首先应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去教化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朋友、亲人,他们自然就会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若是教师对他们不理无问,甚至批评责骂体罚,那他们就会害怕、疏远老师,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下降。
(2)与生活结合。抽象的数学知识是枯燥的,学生学习也会感觉无味,教师应该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结合起来、令他们对实际问题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快乐中积极主动的学习。
三、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每个教师在追求个人的教学艺术和形成教学风格上迈出了一步。但就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而言,那种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主动有效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丰富情感的意识和能力显得不够。应清醒认识到,单凭教师抑扬顿挫的讲解、津津乐道的说教是替代不了学生对知识能动地选择、批判、加工和改造的过程。传统模式已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教师不是讲授者、领导者,而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伙伴。
(1)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 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育法规,及时掌握教育动态,
四、交给学生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受益终生。数学学科主要是要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够钻进去,又要能够跳出来。最佳学习方法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1)预习;(2)上课认真听讲;(3)课后巩固练习;(4)及时总结复习。
我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可以从下着手:
(1)重视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将生活原型通过归纳浓缩成经典的理论,最终又还原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的学科。因此,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在课本的例课和应用中,必须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应用,去感受知识的价值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身边的数学,到社会中去观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让他(她 )们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效果,促进数学的教学。将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完善的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从阅读开始。在初步养成看书习惯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难易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3)教学手段现代化 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抽象的、单调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以及交错的图形,运动变化的实际问题等给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理解造成了障碍。可是,在农村的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因为绝大部分教师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早已习惯了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做法,总以为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简单、有效的。同时,由于受到农村普遍存在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是信息技术培训人材的极为短缺的现实,学校即使有现代化教学设备也没多少教师会合理地进行使用。所以,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少运用,致使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被花在了无用的“读、写、想”之上。所以,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合理选用过程是教师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是教师挖掘教学媒介所蕴含的教育观念、思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过程,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也是对新时期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反映。
(4)在教学中建立起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思维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归纳,提炼和概括。数学思维方法甚至比数学知识都重要,它是人类长期数学发展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只有知识教学与思维方法教学相互结合,知识与思维才能协同发展和完善,才能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学以致用。
(5)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指出问题,进行探究。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能够解决他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所提高,就是创新,教师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够目标明确,懂得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肩负素质教育的重任,我们要充分正视不足,把握机遇,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改进存在的偏差和不足,真正使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早日跟上改革的节拍和时代的步伐,为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搞好这一基础学科的教学。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金盆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