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英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01
/ 3
[摘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关切和研究的课题。笔者就此给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英语学习 学会学习 学生为本
绪论:
长期以来,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中,都是以“教”为重中之重,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都是采用滔滔不绝、长篇大论、奋笔疾书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时候还拖堂、加课,这种“孺子牛”的精神值得称赞,但是,辛苦之后却收效甚微,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提高,学出来的英语往往机械、生硬,甚至在长期大量“灌输式”教学方式下产生厌学心理,而且有些英语老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的态度简单粗暴,再加上大量要背诵的单词、晦涩的语法、难懂的句型,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加望而生畏,产生恐惧。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英语教学理念和模式也在随之改善。由以前的重“教”轻“学”,到现在的重“学”轻“教”;由过去的“师为生纲”到现在的学生为本。因此,本文着眼学生,就学会学习这一议题进行探讨。
一、何谓学习
学习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广义: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狭义:专指人类的学习和学生的学习。我们研究的是学生学会学习,它的涵义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的过程。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贯穿人的一生,可以说,人一生都在进行学习活动。尤其是处于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停滞不前,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可以经常看见很多人工作一段时间就会自行参加各种培训、补习,给自己“充电”。因此,作为学生,更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纵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因为,首先,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其次,科学技术的提高及运用,地球已经成为一个村落,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交流频繁,而英语则是这个“村落”的通用语,是交流的桥梁。英语学习就是指在老师的教导下,习得英语词汇、语法等英语语言知识及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跨文化意识,练习自己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技能。
二、学会如何学习英语
学会学习有爱学、学会、会学三层含义。也就是说学生首先要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需求;其次在这种需求的支配下产生效果,习得知识和技能;最后,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获得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途径。因此,我认为,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情感和素质两个方面采取以下几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
学习情感包括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两个方面:首先,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利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有很多:第一,激励法,可以告诉学生学习英语可以和外国人进行自由交流,去游览世界各地;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或奖励。第二,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有趣课堂活动,比如小游戏、角色扮演等,同时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声光电的刺激可以让学生兴趣迸发,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总之,要制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寓教于乐,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望。
其次,树立自信。成功源于自信,自信是成功基石,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的另一重要方面。英语学习的难点之一就是某些知识点学生学不会或者成绩较低,给学生制造了挫败感,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增加,这种挫败感日积月累,到最后击垮了学生的自信,彻底地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处于形成时期,比较脆弱且敏感,极容易受到打击或者产生逆反。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犯的错误不能指责,更不能冷嘲热讽,而要耐心讲解,悉心引导,解惑答疑,给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途径和解决方法,让他们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开动脑筋获得新的知识,从而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因为能获得新知识而产生成就感,并树立起在以后英语学习中的自信心。
第三,利用好多媒体教学。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El益频繁,尤其是奥运会这一国际运动赛事在中国的举办,如何用英语与国际人士进行成功地交流,已成为目前英语学习的主要问题。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是围绕着课本、词汇和语法来展开。虽然文化内容的导入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学者的重视,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学形式也只是局限于对某些文化现象的介绍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显得枯燥、乏味。英文电影教学是选用优秀英文原版电影作为教学内容,以电教媒体为手段,集视、听、说于一体的教学。英文电影教学能为学生创造出真实的语言学习的环境,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英语思维和理解,有利于学生感受真实的交际语言,增强跨文化学习的意识,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如果说学习情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学生的学习素质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它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两个方面。
首先,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深化教学、温故知新的基础。它也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前预习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读能力。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会对即将接触到的知识有个初步的掌握,如课文内容、学习难点等,潜意识上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并让自己在新课文中有所侧重。课后复习也是非常必要的,人要形成长久的记忆,必须不断的对存入脑中的信息反复读取,课后复习就是要增强学生的记忆,理解消化并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因此,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会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自学能力。有道是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自学能力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课程,仅凭课堂上的45分钟是不够的,要在课下对自己进行语言的输入,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英语读物、英语歌曲或者英语电影。多给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让他们尽可能多的接触到英语,增加词汇量。在选择这些课外的自学材料上要难度适宜、长短适中,太难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太长了会过多的占用他们的自由时间让他们觉得烦躁。另外,还可以根据情况要求学生写出读书笔记或者观后感等,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语用能力。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课下自编自演英语情景小剧,并在班上进行演出,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通过这些课后学习任务,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口语、写作等技巧还是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初步培养。
三、正确的评价观
正确的评价观需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责怪学生。教师不再是学习中知识与能力的权威,是学生的“学长”,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生生互动,也需要师生互动,师生互动不仅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在于确定任务,以充满激情的活力感染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如何学,有效的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合作、感受成功,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热情、存在问题、学习效果,教师都要做出有效的评价,予以认可、鼓励、给予希望,激励奋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教师应承担的责任。而传统的评价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成长的记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让学生放开对考试结果过分担忧的包袱,重视过程,享受过程。积极有效的评价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态度、行为表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以发挥评价对于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指导教师改进教学的功能和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抬头走路”,这句话包含着深刻内涵,要求教师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英语课堂上提问学生问题,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不发难,避免学生恐惧、焦虑、紧张,尽量少点名,避免后进生觉得“我不行”,怕出错误而不敢参与等消极心理。应鼓励全班学生参与,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的用语上,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语,而多使用像“Excellent!”(好极了!)、“Very good!”(很好!)、“Good”(好)、“well-done”(不错)、“Take it easy.”(别紧张)、“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One will succeed by correcting mistakes.”、“It doesn’t matter, just try it again”(没关系,再来试一下)“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等这类鼓励性的话语,让成绩好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让成绩差的同学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这些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同时,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要改变教师包办评价的状况,增加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对于学习效果,教师应以激励其更加努力为出发点,从表情和语言传递信息,尽量不打“×”号,指出存在问题,面带微笑,微笑是一种谅解,是一种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力量。
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不看中总分,不公布成绩,不排名。教师根据考试成绩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改进教法。为了让学生认识自我,对考试成绩也应作科学分析,多评价学生的优点,优点再少也应该表扬,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课后多与其进行交流。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热情,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保证了学生正向发展,有利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师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供展示他们才能的机会,正面鼓励和激励,挖掘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互评:培养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并欣赏他人,学会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对自己和对待他人.
自评: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成为一个自主和自立的研究者。通过学生的自评,教师能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对待学习成败的态度,及时改进教法。
结论:
总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让学生亲身反复地训练才能习得。只有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教学相长,形成和谐有效、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的得到提高。而且,学会学习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好英语,还会让学生受益终生,成为他们一生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喻红“教材设计与学生语言意识的培养”,《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年第12期。
[2]Harmer,Jeremy.How to Teach English[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陈琳.程晓堂等《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文武 赋予英语课堂以“灵魂”---浅谈创设英语课堂“教学主线”,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互动
(作者单位:洛阳旅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