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情感,激发想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09
/ 1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目前正大力倡导的创新教育又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创新主体的学生,就必须首先具备创新的意识,才能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尊定坚实的素质基础,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发,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而又较容易的途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首先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作出大胆探究。

一、改进教学,寻求契机,展开想象,触发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性质及特点对每个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从中寻找让学生能进行合理想象的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在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课文中,有一段描写主人公阿炳在二泉旁边拉起二胡"琴声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的内容。我让学生边朗读理解这段内容,边听播放的《二泉映月》的配乐曲子,同时展开想象,来设想当时的情景,这一来,学生就能从自己想象的画面中不知不觉地真切感受到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再如利用课文《钱学森》的导入新课之际,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课文中钱学森乘船归国的插图,后让学生根据图画中钱学森的神态及表情来想象一下此时的钱学森会想些什么,他这时又在看什么等等。并指若干学生说说自己所想象的内容,结果表明,学生不仅对即将学习的新课内容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也使得绝大部分的学生内心所蕴含的丰富的想象力顷刻间被激发出来,这无疑促进了他们创新的意识。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地注意抓住机会,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即使是不够合理或令人大笑不止的想象内容也不要从中打断或扼制,应鼓励其大胆地想象完。教学实践证明了学生越是在大胆展开自己丰富想象力的同时,就越能最大限度地自发迸发出创新意识的火花。

二、续讲故事,引导想象,调动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听讲的兴趣或是为了读讲课文的需要,而要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帮助达成上述目的,这时,就可以采用续讲故事的办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故事的经过或结尾,如在教学《卢沟桥烽火》一文时,为了能把学生的情绪带到课文中所描述的战火纷飞的境界里,我在指导学生解题后先向学生简单讲述了"卢沟桥事变"的时代背景及故事的起因,对于故事的经过怎样,我没有马上讲给学生听,而是让学生根据文本提供的材料自己去想象故事的经过会是什么样的,然后指几名学生进行续讲,结果表明通过想象故事经过中的敌人穷凶极恶的样子并联系自己从报纸上,电视上看到的画面所续讲出的"事变"经过很是逼真,有的同学讲的情节与课文所涉及的故事内容有同工异曲之妙。如此一来,学生的情感因素也被激发出来,这无疑为学生了解文中有关"卢沟桥事变"的史实,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只要教学过程中能利用课文所具有特点事先设计好几个故事的开头或经过让学生进行续讲完,肯定会有效地激发学生想象力,既而调动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诱导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去激发情感,诱发想象力,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创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可见,自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何等重要。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课堂教学这个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的主渠道貌岸然和主阵地出发,为学生创设一种思维空前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学习氛围。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精心设置问题的情境,以"置疑"引路,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养成多思善问的好习惯,从而不断地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创新意识也就得以培养。

比如在《玉兰花》一课的教学中,我出示了课题"玉兰花"后,就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见过的广玉兰花来说说广玉兰花是什么样子的,待若干学生介绍完广玉兰花的样子后,再设疑:广玉兰花开放前后又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想象广玉兰花开放前后的样子,于是在问题的创设和学生的想象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唤起想象,增强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意义是重大的,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才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如《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的教学中,由于教材中配上了四幅插图,且图意都与课文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插图中也很容易让学生想象到有关维也纳与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

所以先让学生充分朗读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后,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每一幅插图,边想象图意所表达的意思,就自然而然地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此时,学生的发言热烈,能够畅所欲言,非常有兴致地进行了一次创新思维的尝试训练,使学生上课的兴趣更浓厚了。当然,创新的意念也就相应地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