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后阶段的任务设计(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3
/ 3

d)学习方式层面

新课程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实际有意识地设计探究性的项目作业让学生主动去获取课外信息,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团队精神。比如, 我在教补充读物VRCs (Exit 8 ExpressWays SB III)时,读后任务是这样的:1)design a questionnaire about classmates’ choices between going to the cinema and watching videos at home;2)make a survey ; 3) make a report.

课后我让每一组的一名学生把各小组的调查报告汇总起来,组成一篇内容更加丰富的调查报告,教师做评论后予以张贴,进一步让他们体会到合作学习带来的好处。

e)情感/思想/文化层面

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还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注意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P1~2)。

在教Walt Disney (Lesson 2 Unit 1 SB 2A)时, 教师可设置这样的任务:When Walt Disney took along some of his pictures to a newspaper in Kansan city in the hope of getting a job there, he had no luck. But in the end, he became an excellent cartoon maker as well as a great film-maker. What do you think led him from failure to success?

思考这样的问题, 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教材教育学生要学习主人公对事业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民族性。学习语言我们要着重注意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我们在任务设计时可以考虑中外文化的对比。如:阅读完What is a Healthy Diet?( Lesson 58 Unit 15 SEFC SB 1B)后,可以就中西早餐的食谱、营养情况、就餐地点、营养差别原因等方面进行比较。

SEFC教材中的BODY LANGUAGE 是一篇很好的文化题材的课文,教材本身有比较中美之间的体态语。根据文章内容我们也可以另外设计比较型的任务。如,比较中外在接吻、点头、摇头、触摸等方面习俗。

2)学习者

任务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技能等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高于学习者的水平就会使学习无从着手,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成材的起点,也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任务要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也可以多设计几个难度和类型不同的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

笔者曾经看到一新教师在教 A Farming Pioneer时,让学生讨论中国的农业。这个任务的问题是:一话题太大;二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语言技能。

3)阅读材料

设计任务时,需要考虑阅读材料的因素有:内容,话题和体裁。Jeremy Harmer(2000:70~71)指出阅读教学时任务要与话题匹配,优秀教师应能够深入挖掘阅读材料。

在教AN INTERESTING LIFE(Lesson 102 Unit 26 SB IB)时,很多人会忽视的细节是唱片的名字叫《他们知道这是圣诞节吗?》。为此,我设计的讨论题是:Why did Bob Geldof name the record 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经过讨论,学生们得出结论:圣诞节是西方最大的节日,他们穿新衣吃美食来庆祝节日,而在非洲穷人们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根本谈不上过节。Bob Geldof把唱片名称起名为“他们知道这是圣诞节吗?”的目的是呼吁人们关注非洲人民的贫困生活。

在我指导的新教师上Abraham Lincoln的公开课前,因为这课文大家比较熟悉我希望她能设计出新颖的活动。她从美国的南北战争想到了中国的台湾问题。但在评课时,有一位老师提出把海湾战争引到教学中来。其实,这个想法是不太成熟,因为海湾战争跟课文话题甚至子话题根本不匹配!

阅读材料的体裁也是任务设计的一个立足点。如Disneyland(Lesson 3 SEFC SB 2A)最后两段是描写Disneyland,这课书教学任务链中一个任务可以这样设计:Design on a piece of paper a park of your own; introduce some interesting parts of the park orally.

4)环境

执行任务时的环境是指课堂环境或学习任务本身所隐含的环境。David Nunan(ibid 92—93)将学习环境区分为学习方式(Mode)和学习环境(Environment)。学习方式包括:个人活动,对子活动,小组活动。学习环境包括课堂和课外。笔者认为小组人数、班级规模、座位排列和教学时间分配也是影响设计任务的要素。比如,每排9位同学的班级分组情况就不同,在任务设计阶段不考虑这一因素很容易导致在课堂内小组中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角色。另外在设计任务阶段我们还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时间决定着任务大小和难易程度的把握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任务开展的方式。如果任务比较大,难度比较高,我们应该考虑把它作为课外的任务。比如,我教补充材料Honk! Honk! (Exit 3 ExpressWays SB III)时设计的课外任务是一项调查报告:Investigate rush hour traffic in Jiaojiang and suggest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五)对任务进行修饰

在上面阶段的任务可能以概念的形式存在于设计者头脑里。设计者考虑的是如何从教材特点、师生角色、学生心理特点和任务环境的角度设计活动。要使呈现给学生的任务增加点趣味性,我们还要经过修饰阶段。修饰就是要求我们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设计任务,给任务加上一件五彩缤纷的外衣──活动形式。例如,对话形式的任务我们可以设计为网络聊天,独白形式的可以说成是讲故事。其它常见的活动形式有:竞猜、头脑风暴(brainstorm)、jigsaw、辩论、讨论、角色扮演、海报/广告设计、故事续尾、调查访问、记者招待会、新闻采访等。

1)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

认真挑选符合学生口味的活动形式是非常要紧的。它可以降低任务的乏味性,增加任务的趣味性。最能吸引学生的任务来自于生活实际,即任务要有真实感。例如,在阅读完Disneyland (Lesson 3 SEFC SB2A)之后,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让学生讨论Disneyland成功的原因。二是让学生为Disneyland设计一则海报。用到的内容基本是一样的。但考虑到海报形式新颖而又活泼和学生喜欢挑战的实际,我们选择了海报设计。设计出来的海报可能是这样的:

Disneyland

In this magic world everyone can find their favourite

meet Disney Cartoon characters

visit the Sleeping Beauty Castle

walk in the 19th century streets

see Disney films

enjoy first-class service

live in the Tomorrow Land

All these supplied to you by Disneyland in Los Angeles

2)从修辞角度考虑任务的文字部分

要认真斟酌任务的文字说明部分,力求简明扼要。也可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给动植物以及其他物品赋予人格,使任务变得生动。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牛津英语》The Facts on the Wolves时设计的活动是通过对第六段的阅读,完成 A wolf’s accusation,学生扮演狼的角色控诉人对狼的种种不公正的对待,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增加任务趣味性的另一个方法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它对课堂教学起着很明显的优化效果。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我们可以利用电脑对文字的色彩、字体、大小的方面的处理能力,适当运用背景画面、动画声音等效果使任务要求更明确,使情景的创设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在教NO SMOKING,PLEASE!(Lesson 6 Unit 2 SEFC SB 2A)我们本可让学生来讨论吸烟的害处。但是考虑到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我们设计了一个课件并进行一次题为Should smoking be banned?辩论会。

六)结束语

阅读后阶段任务的设计是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任务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教育教学理念,使之科学化合理化,同时还要增加学生执行任务的趣味性,体现教学任务设计的艺术性。毫无疑问,好的任务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自主地投入到任务之中,使语言得到自然的习得,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主要参考书目:

1)Jeremy Harmer,《怎样教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2000年8月

2)David Nunan,《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

3)Peter Skehan《语言学习认识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

4)Jane Willis, Task-Based Learning: What Kind of Adventure? From http://langue.hyper.chubu.ac.jp/jalt/pub/tlt/98/jul/willis.html

5)鲁子问,《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6)卢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3期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