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钢琴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5
/ 2

  内容摘要:我们的教育正从以往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开动脑筋,发展智力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钢琴才能健康进行,才能真正提高艺术素质。

  关键词:道德 情操 审美 能力 智力

  我们的教育正从以往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赖于多方面的参与和努力。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必修课,更应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根据本人多年从事钢琴教学的实践,谈点这方面的体会。
  
  一、道德情操教育
  
  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操的教育,培养健康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个目标既要通过专门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来实现,同时需要贯穿和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当中,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和个性特点,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钢琴教学中,许多曲目的表现内容,本身就体现了艺术教育与道德情操教育的相融性。通过对这些曲目时代人文背景和作曲家生平情况的分析讲解,可以使学生在加深对音乐作品艺术成就方面理解的同时,又在道德情操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教学贝多芬的作品时,注意让学生感受到贝多芬在不幸中与命运抗争坚韧不拔的毅力,可以激励大家与困难和挫折斗争的勇气;在教学肖邦的作品时,着重介绍波兰被沙俄侵占,流亡国外的肖邦对祖国的怀念和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在教学中国(二泉映月)时,用那如诉如泣的旋律,激起学生对黑暗社会的愤懑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在教学(夕阳箫鼓)时,以典雅优美的乐曲给学生以艺术美的享受,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钢琴教学由于历史原因,教材中采用大量外国钢琴作品。建立和加强民族音乐文化观念是学校音乐教育的迫切任务。从教学观念与教材运用入手,加大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多学一些中国钢琴作品,开专题讲座,举办师生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等,使学生接受本民族音乐的教育。由于大多数中国钢琴作品都是民乐、民歌、戏剧的改编曲,取材于民间旋律,紧密结合中国音乐传统,弹奏这些乐曲,对于弘扬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培养本民族思想情感起到促进作用,增加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亲切感,并能逐步形成中国音乐的审美意识。
  
  二、审美能力培养
  
  传授弹奏钢琴正确的方法和基本技能非棠重要,钢琴教师严格训练学生弹琴的基本功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学生的音乐技能并不完全代表学生的音乐能力。对任何一门艺术来说,技术只是表现艺术的一种手段。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掌握了一定的钢琴演奏技术之后,必须向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方向发展。因此,通过钢琴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尤为重要。
  要强化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意识。学生在练琴时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忙碌于音符、节奏、键盘位置和两手的配合,结果只为乐谱所累,忽略了乐曲的“乐性”。实施美育,加强素质教育的理念必须渗透到钢琴教学之中来,将钢琴教学和音乐审美有机结合,把技术训练和美的表现、美的创造融为一体。不论是练习曲,还是钢琴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为解决某些技术难点问题而选的教材,也要注意旋律的流畅、顺通、优美。音乐本身有丰富的情感,要正确引导学生善于感悟音乐美,在学琴中获得乐趣,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要重视进行有感情的范奏。钢琴音乐是演奏者对作品的艺术升华和情感的抒发,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也没有什么审美可谈。范奏可以反映钢琴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对音乐的热情,也反映教师的艺术水准、知识视野,甚至还有个人气质的魅力和感召力。因此,要把每一次范奏弹得有滋有味,尽量把钢琴作品美的内涵表现出来。这样的范奏不是走过场,有艺术感染力,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对学习钢琴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要帮助学生分析和处理音乐作品。学生将一首作品弹得比较准确、熟练以后,不能就此结束,应该及时进入作品的艺术处理阶段。前期是对作品的时代人文背景、作者的流派风格和曲式结构等进行分析介绍,后期则必须对作品作一些艺术和技术上的加工处理。比如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比、某些特殊奏法的加入等。既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也能提高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艺术表演水平。要加强钢琴表演和伴奏的艺术实践。学习钢琴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独立地、有表情地演奏音乐,也能够为他人唱歌跳舞进行伴奏。当钢琴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必须让学生在公开场合“亮相’,从琴房走上讲台、舞台,从技能训练走向音乐美的表演和创造。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演奏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还能为以后登台表演解决心理紧张的通病,从而获得音乐审美表现中的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三、智力用脑训练
  
  波兰钢琴家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曾深刻指出:“钢琴演奏艺术的技巧不同于技能,它和智力有关而不是体力方面的问题,它是脑力方面的学习而不是手指或体力方面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往往只认识乐谱上的音符,手指在键盘上机械地跑动,休息的大脑一片空白,没有思维和听觉。要使学生有思想地把作品演奏到一定深度和高度,钢琴教学中智力用脑方面的训练问题比较突出。


  练琴。钢琴学习进步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练琴效率,练琴效率取决于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例如练习中大家常用的“慢练”,这是学习钢琴的必由之路,但是许多人在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慢练之后,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慢练的目的是什么,方法要领是什么,学生的心里一点数也没有。他们把慢练仅仅作为仔细认谱的过程,毫无目的地慢练。教师应该说明白,慢练只是便于开始学习,将来还要按原速表达音乐,慢练时就得注意手指的独立性及爆发力,每个音下键的点必须是积极的,要用将来快速时的下键速度来练习,慢练只是每个音之间的空隙即准备、检查、调整的时间拉长,手指的下键速度与指尖的弹性丝毫不能减弱,经过这样的慢速练习,然后逐渐提速,把音与音之间的空隙缩短,速度就慢慢快起来了。练琴的过程是动脑的过程、思维的过程,脑子一定要走在手的前面。把好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启发他们边思索边练习,运用大脑,先思后行,才能提高练琴的效率。
  读谱。许多学生拿到一首作品,往往急不可待地一弹为快,忽略了读谱这个重要环节。读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还有助于大家将作品弹得更准确、细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谱首先要弄清楚作品的谱号、调号、拍号等基本问题,然后进一步分析作品的节奏、速度、强弱等问题。对作品的段落及每个乐句有较明确的划分,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视唱,提高对乐谱的认识。对乐曲的细节性问题,如跳音、连线、休止等也要加以重视,琴上练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读谱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锻炼对乐谱音响效果的想象力,在阅读过程中还能发现演奏中更深层次的问题。注重读谱,注重用脑练琴,必然会提高学琴的质量。
  复调。复调乐曲因为声部复杂,运用材料多,使人看上去眼花缭乱而令许多学生头痛。培养学生演奏多声部音乐的能力,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一般来说,能胜任复调乐曲的弹奏,主调乐曲相应就容易些。钢琴是多声部乐器,表现力非常丰富,在复调乐曲中它宛如弦乐三重奏或四重奏。每个声部是一条独立的横向旋律线条,要靠两只手来演奏两个或两个以上,甚至五个声部,形成一手多用或声部交错的现象。弹奏复调乐曲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用脑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很大。教师要重视复调乐曲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复调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准确分析乐曲。比如在赋格曲中,首先要找出主题、副题,以及两者之间不同的对比性质,并要求用不同的音色区分开来。如果主题是活泼欢乐的,不管它在哪个声部出现都要保持欢快的音乐形象;副题与主题相伴,一般从节奏或音型到音乐情绪上与主题形成对比,用不同的触键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总之,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开动脑筋、发展智力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钢琴才能健康进行,才能真正提高艺术素质。
  
  参考资料:
  1、于璐(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第2期;
  2、王瑶《钢琴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一脑力方面的训练》,《齐鲁艺苑》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