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两个译文的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3

《再别康桥》两个译文的对比研究

李莉

李莉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94

摘要:《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本文试图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导向,对Mr.EdiardConnynkam和丁祖馨、拉菲尔的《再别康桥》两译本从“三美论”的角度进行评析,旨在洞察不同的译者对原诗不同的解读,考察译者的翻译风格。

关键词:德国翻译理论;三美论;直译;意译

一、引言

《再别康桥》这首宛如优雅动听轻音乐般的抒情诗是徐志摩最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国内外文学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这首诗中,作者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

当然这一文化活动离不开翻译。如Mr.EdiardConnynkam和丁祖馨、拉菲尔就曾将这首诗先后译成英语。本文在德国功能学派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大量的实例从“三美论”角度对比分析《再别康桥》的两种译文,洞察不同的译者对原文不同的解读。

二、关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凯瑟林娜•赖斯和汉斯•弗米尔是德国功能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凯瑟林娜•赖斯认为理想的目的语文本应该是译文的目的在概念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同源语文本是等同的。赖斯提出了三步骤的源语文本分析过程。第一步确定源语文本的类型。第二步确定原文的文本变体。第三步分析源语文本的风格。赖斯指出,表达型文本强调语言的形式和美学功用,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原文的美学和艺术形式应在译文中保留。操作型文本的译文应具有和原文相同的效果。

从赖斯的文本类型及翻译策略角度来看,《再别康桥》这首诗歌属于表达型文本,所以译者翻译的目的是向读者传递原作者的情感和原文语言的美学功能,下面本文将在“三美论”的指导下分析《再别康桥》两译文的美学功能,从整体上把握两译文如何表达《再别康桥》的情感。

三、译文语言美学功能的详细比较

《再别康桥》作为一首不朽的诗歌,其语言美学的品鉴可以从形美(指译诗诗行整齐,或长短不齐)、音美(指译诗押韵,且音有轻重,相间如原诗之平仄)和意美(指译诗传递原诗的神韵)的角度展开。

1.音美的比较。

诗歌是具有很强的音乐艺术性,节奏和韵律要求特别严格。中文诗歌的平仄感反映在译文中应该是译诗具有抑扬顿挫之节奏美感和押韵。下面主要从“押韵”的角度来分析两种译文。

本诗每节2、4行押韵。诗歌前4节每节中第2行的韵脚是平声韵(leveltonalrhyme):“来、娘、摇、虹”,每节的节末韵脚是仄声韵(Zetonalrhyme):“彩、漾、草、梦”,前4节读起来先扬后抑、再扬再抑,声调循环反复。诗歌后3节整体上声调也是先扬后抑。全诗抑扬顿挫分明,声调回环往复,形成一种余音回荡、婉转悠扬的旋律美。

2.形美的比较。

形美即诗的形式上要保持美感,主要涉及“长短”和“对称”的问题。

Ediard的译文与原诗的结构大致相同,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译为“QuietlyIleave/JustasIquietlycame/Iquietlywave/SayinggoodbyetothebrightcloudsoftheWesternsky.”为了准确传递原作的形式美,译者使用倒装语序达到这样的效果,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

丁祖馨和拉菲尔的合译也为7节,但除前两节为4行外,其余5、6、7句不等,没能够展现徐志摩原作的严谨划一的行文风格,所以诗歌这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形式的文学艺术的美感也未完全被传达出来。

3.意美的比较。

所谓意美就是在翻译古诗中,不能错译,漏译,多译,要传递诗的神韵。吕俊教授在阐释许渊冲的意美原则时写道:(1)忠实地再现原诗的物镜;(2)保持与原诗相同的情境;(3)深刻反映原诗的意境;(4)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象境。

(1)第1节。Ediard严格遵照原文字词:第1行和第3行译为QuietlyIleave,Iquietlywave.对应原文的“轻轻地我走了,我轻轻地招手”。读来朗朗上口。而合译的3、4句的顺序与原文相反,且译文长度也比原文长,没有表现出原文的形式美。“轻轻地”一词,两译本分别译为quietly,和softly,gently。笔者更欣赏后者的译词。因为quietly是高频词,不够典雅。而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解释quietly和gently除了有“轻轻地”意思之外,多一层“温和,轻柔”的意思,更符合感情细腻的徐志摩与Cambirdge道别的情景。

(2)第2节。音韵美在Ediard的译文中再次得到体现,如第1和第3行的最后一个词willows,waves,第3行Beautifulshadowsinbrightwaves中的beautiful和bright都押头韵。“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Ediard译为beautifulshadows,wavinginmyheart;合译为quiveringreflectionstaysfixedinmymind.这里的“影”应该是金柳映照在水面上的光影,所以reflection更贴切。再看quivering一词,它是“哆嗦、颤抖、抽动”的意思,不仅没有“诗情画意”,反而有消极的色彩。笔者参考龙敏学者的观点,认为改为shimmering更恰当,更能向读者传达夕阳西下时,婀娜多姿的金柳倒映在康桥波光粼粼的水面,闪烁灵动的美感。

(3)第3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两个译文分别为Thesoftmud’sgreengrasses/Brightgreen,wavingontheriverbottom;Greenweedintheriver/Dancesonasiltfloor.“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笔者觉得abladeof比abitof要准确:abitof表示“小量,小块”,不符合原诗的内容;而且它修饰不可数名词,而原诗的“水草”是可数名词。“柔波”一词,Ediard直译为gentlewaves;合译将它处理为VibratingtotherippleoftheRiverCam。“ripple”是涟漪、微波的意思,由它读者脑海中会自然闪现出一幅柔风徐徐吹动,水面泛起阵阵涟漪的风景图。可见,ripple比gentlewaves传神。

(4)第4节。“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前两行诗译文的细微差别在于“一潭”的翻译:lake和creek相比,更贴切,因creek多指流动的水,小溪;lake是湖水。后两行Ediard严格直译:Twistedintofloatingweeds/Precipitatingrainbowdreams。但合译译为3句Printedonthewater/Andinlaidwithduckweed/Itismylostdream,且采用倒装句式,强调了Itismylostdream,读来也朗朗上口。

(5)第5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Ediard的译文:Dreamsearching?Pushalongboatpole/Upstreamtowardsgreengrassandanevengreenerplace/Aboatfilledwithstarlight/midstpointedstarlight.笔者觉得这节的翻译像是辞藻的堆砌,没有美感,如greengrass,anevengreenerplace。“星辉斑斓”译为pointedstarlight。“Pointed”是尖锐,有尖头的意思,与星光点点的美好意境相差甚远。“放歌”译为Isingtomyheart’scontent。比Ediard译的Letlooseasongmidstpointedstarlight更能把作者当时想放歌的心情表达出来。但此译本也不够意美,可以试着改成singaloudinthesplendorofstarlight。

(6)第6节。“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笔者赞成Ediard用直译法把前两句译为:ButIcannotsing/ItisquietlikeapartingHsiao.但是“partingHsiao”未免太chinglish。合译采用意译法把句子处理为Butnow,no,Icannotsing/Withfarewellinmyheart/Farewellsmustbequiet,mute.《中国文学:现代诗歌卷》一书对此的翻译是:ButIcannotsingaloud/Quietnessismyfarewellmusic.这个版本兼顾直译意译而把诗歌的内容和意境都淋漓尽致地予以表达。后两行诗的翻译,合译比Ediard译文多了一句“KnowingIamleaving”,用作解释“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反而多此一举,破坏了诗歌表达的离别的韵味。

(7)第7节与第1节的原文几乎是一样的内容,两译本思路与前面大概一致。

四、结语

本文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Mr.EdiardConnynkam和丁祖馨、拉菲尔《再别康桥》的译文从“三美论”角度进行美学功能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的结论:

1、Ediard的译文多采用直译的方法,保留了与原文一致的风格,达到了许渊冲提倡的“音美”和“形美”,“意美”的体现就要稍微薄弱一些。

2、丁祖馨和拉菲尔的译文多意译,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原诗,基本上也能让读者体会其“意美”。但是译文形式不一,也不严格押韵,“音美”和“形美”稍微有所欠缺。

3、两种译文可谓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在欣赏原作译文的时候,这两版本可以对照着看,这样对译品的理解可能要深刻得多。

“音”、“形”、“意”高度统一才是诗歌翻译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陈倩,李亦凡.从“三美”论看《清明》的两种英译本[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65-66.

[2]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中国翻译,2000(4).

[3]吕俊.翻译:从文本出发——对等效翻译论的反思[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3).

[4]刘明哲.《再别康桥》两个译文再评析[J].成功,2009,(6):269.

[5]龙敏.“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两译本评析[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6-68.

[6]潘丽娜,谢灵.浅析《再别康桥》的三美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2):76-77.

[7]王西强.浅议许渊冲古诗英译”三美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得失[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3(3):328-333.

[8]杨晓骏.“英文诗歌的押韵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备.2006,(21):52-53.

作者简介:李莉,1987-,女,江苏扬州人,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