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习惯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1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习惯的培养

刘波

刘波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710038

摘要:《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数学习惯培养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学会倾听能给自己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常让学生评价别人回答的问题、补充回答问题等方法来培养学生专心听的习惯。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然而兴趣是专心倾听的根本,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要让学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地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认真读的习惯

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出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久而久之,学生一看到文字多的题目就不愿意去思考。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境,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如在教学《统计》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钟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我不吭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地记录下来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1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五、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的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学生都去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六、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

对于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否则,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让知识达到系统化,达到融会贯通。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道理很简单,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想搞好知识的系统化,一要靠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