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提升高中语文高质量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谈谈如何提升高中语文高质量教学

何红燕

何红燕(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056700)

【摘要】:语文课程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不可分的特性,决定了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增进学养、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关键词】:中学语文目标教学因材施教强化训练

语文课程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不可分的特性,决定了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增进学养、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语言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掌握它的特殊性,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找到正确的方法。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语文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学生在学习母语,认知的过程大多是习得和默会的,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是无法割裂的,是天然渗透于文本的阅读及口头或书面的表达之中的。据此,在备课过程中制定预设的目标,就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1、预设目标,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切合学生实际状况。

不同年龄的学生,认知的特点各不相同。如六、七年级的学生,较多的是在感性的认知事物;而八、九年级的学生,开始理性地去分析认识事物;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则更多地评价事物及表达个性的感受。在预设语文学习目标时,必须重视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有助于他们学习发展的适切的目标。

生活在不同社区的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学习程度及个性的差异。在预设目标时,就必须重视目标的设置层次,并且层次要清楚。

2、目标的设定,要依据学习任务,突出重点,内容明确具体集中,有利于操作。

语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阅读(文言诗文及现代文)、表达(口头及书面)、口语交际及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学习内容的不同及学习阶段的不同,决定了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同的学习任务,又决定了目标定位的不同。设定目标,绝不能以空泛的概念或大而化之的所谓能力来取代具体的学习任务。

语文学习是通过阅读和表达来感受、体验、领悟和鉴赏的,进而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提升学生的审美标准,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价值观。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目标的表达,要避免“毕其功于一役”的语言。

二、认真备课,因材施教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五篇文章。单元前都有”单元提示”。明确提出了单元教学目标及要求,这是我们教师进行单元每篇文章教学的依据。依据这个总目标、总要求,在熟悉单元每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总目标、总要求,确立每篇文章、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讲授和训练的重点。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在此基础上写好教案。认真备好每节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备课质量如何.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认真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

同时,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在课堂中只能选择其中某些知识点来进行讲析,因此灵活性很强。同一篇课文,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归纳不同的知识重点与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训练过程。

三、学生预习,强化训练

上新课前,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然后讲授新课,可以节省课堂大量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总量.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一是要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在阅读时圈点字词,划出重点语句,最好做点旁批,概括文章内容.体会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试看解答书后训练题,提出疑难问题等等。课前预习最好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使预习要求明确化、具体化。二是要督促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真的预习了,预习得怎么样,要有布置,有检查,决不能流于形式。通过检查,了解情况,心中有数,养成学生课前预习、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强化训练.首先着重训练学生的阅读、背诵、写作能力。语文的实用性在于它的实践性。即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自身的语文读写记忆活动.发展提高读写能力。指导学生阅读名家名作尤其是优秀诗歌名联警句以及一些精彩片段,进行赏析、反复吟诵,用心体会,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的美感,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其次是要求有背诵的习惯,背诵的最大用处在于培养语感,语言能力提升的基础在于语汇的扩大,而语汇的扩大则主要以背诵来完成。背诵是化别人的语气为自己的血肉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语感。最后,要结合教材的各种书面语体特点,正确指导学生写作,要多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场景和情境。

四、重视课堂,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主体。通过教师的”导”,促进学生的”学”。以师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的“动”,体现在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控制:教学重点、难点的点拨.课堂教学气氛的激发与调控。学生的”动”,体现在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要求、内容的动脑、动口、动手,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师生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端。使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学习热情得到释放和鼓励,学习欲望得到增强和体现。除了师生互动,学生间也应互动。比如某一学生提出疑问或在回答有关问题时,答案正确与否,教师不急于表态,而让更多的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进行讨论,参与评判,得出结论。学生间的这种互动热情越高,说明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越高.说明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要知道,这是比单纯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一种素质的体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间的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语言的知识和运用技巧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习语文的工具性为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人文关怀。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的要点在于做实具体工作、养成良好习惯抓住重点训练、使学生在不断进步中培养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