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关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法探究

周欣欣

大兴安岭职业学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其使用范围也在快速扩大,人们对于计算机的需要随之呈现着多样化的发展,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计算机专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呈现辐射性发展,那么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也是越来越多各个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也是越来越重要,因此高校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刻不容缓,面对市场需求,不仅要改革,还要针对计算机专业特性不断进行改革。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高校;人才培养

前言:高校计算机专业是培养程序员的摇篮,我国软件企业程序员大部分是各应用型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从软件企业反馈回来的信息得知,企业对高校本科毕业生程序员的创新能力不满意。这一点在软件外包业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程序员的创新能力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说明我们高校特别是应用型大学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该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才能促进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我国互联网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1.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欠缺

1.1培养与市场需求脱离

现阶段针对于各个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许多高校都没有自身培养特色,很多都是千篇一律,而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相差无几,没有自身特点,和单位实际用人需求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很多高校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非常简单,只要求简单掌握基础知识,没有深入引导,没有高科技探究,只是针对计算机表面功能作以教授,企业招进人才,针对其知识欠缺,能力不足,没有深入探究经验而必须得对其进行深度培训,以达到简单具备工作能力。这样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已和市场需求脱离,而计算机的发展是非常的快速,不能形成紧密配合,只能相差越来越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欠缺也越来越大。针对于市场需求,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欠缺显露无疑。

1.2课程不科学

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专业成为各大高校的重点科学课程,而现在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并不是很科学,各大高校课程内容相似,高校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内容枯燥。由于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十分迅速,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注重计算机的知识更新,而很多高校并没用进行及时更新,仍然在使用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知识,没有针对时代发展改进计算机科学的教学,同时高校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时间活动并不重视,理论和实践不能相结合,学生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由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欠缺,各单位对于招进学生员工一直处于试招和不放心的状态,不能很快投入使用。学生知识与单位需求不能很好接洽。

1.3部分老师的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偏低

计算机信息专业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高校博士毕业生,这些人追求理论,对于基础性的动手能力不够重视。也没有创新能力。有时候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遇到一些细节问题请教老师,老师平时只重视理论,缺乏实践,难以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挫伤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利的,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

2.培养方案

2.1紧密结合市场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不管什么样的人才都是为社会服务,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一样离不开市场,高校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目标也应确立到关于市场方面。必须针对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并尽可能的培养出具有高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高校面对市场,将教学方案的制定针对市场需求,与市场进行合作,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以市场的发展促进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改进,高校的高级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市场整体水平与发展。只有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才叫做人才。各高校现在并没有与市场打开连接,处于独立发展,人才培养更是基础性的,很少有着高级计算机人才,而市场上自己培养出高级计算机专业人才费时费力,高校与市场的结合使之相辅相衬,共同发展。

2.2完善课程内容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高校对于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养,就要先积极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于所学的计算机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这样既能使得教学轻松,也能使得学生学得轻松,并且学得深刻。在学生的课程内容中,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理论专业知识尽可能的与实践结合,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应不断地调整教学方向,跟进新的计算机技术,保持计算机专业的实时更新,保证与学生分享最新计算机专业知识,只有保持大学生对所学计算机专业的最新技术知识掌握,才能与市场接轨,使学生更好的在社会中适应,更好的被社会接纳。

2.3扩展师资力量

教师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是对学生教授知识,还影响着学生在一门专业中的发展。而对于现阶段的高校计算机培养人才来说,它由于是一个知识面非常广,同时知识更新迅猛,思维非常活泛的专业,因此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在项目设计,开发应用方面进行有效,系统的培养,而师资队伍的这些能力也在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一队具有高级计算机专业知识,充满探究,研发精神的师资力量教导出的学生相信也不缺乏这种精神。同时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对于学生处理意外问题与计算机相关的各种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应得到重视,结合实际案例,教授分析方法,让学生切身体会针对问题的解决途径,理论实践和自身的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性。

2.4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着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可以开展教学互动、学生互动、网上程序竞赛等形式。在学生自学和做项目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活动,以及创新动向。教师除了在一边启发指导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讲课,交流经验和体会。训练学生编程序的时候一般采用在线测评系统,学生在编程活动中可以即刻得到测评系统给出的分数,还可以和其他同学进行竞赛。在条件允许的大学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大学生计算机编程竞赛,全面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实现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零距离接触。以前,一些基础的实践项目,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做着嫌他“小儿科”,但是本科生想做还没有机会参与。实施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计划以来,我们按照本人自愿的原则,吸收本科生参加学校科研课题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从最基础的项目开始做起,逐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经常把一些做的好的项目拿到课堂上演示,以提高全体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结语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计算机信息基本上得到普及,而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各高校仍处于缓慢发展中,很多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在实际操作,开发设计,应用技术上的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对于真正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迫在眉睫。计算机专业发展十分迅速,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也要不断改进,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师资力量上不断改革,也应针对学生,针对市场不断进行调节,以适应社会需求,同时针对高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起来,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推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探究精神的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祁宏伟关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J]科技展望2016

[2]张浩斌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智库时代

邮寄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洣水镇集金北路悦江楼602

许文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