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陈珣

(深圳市龙岗区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龙园学校,广东省深圳市518116)

摘要:在多元化观念冲击下,青少年的心理日益复杂,负面情绪越来越多,而初中生又处于学业压力逐渐增大以及自我意识感逐渐增强的心理断乳期,尤其初中数学学习难度的增大造成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初中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初中数学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宪章中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指躯体上没有残缺或疾病,而是指人的肉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正常状态。”简而言之,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近年来,在多元化的观念的冲击下,青少年的思想心理日益复杂,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已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尤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也日益增强。但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仅限于专门的渠道是不够的,一个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教学中去,每一位任课老师应根据自己本学科的教育内容和教学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的朋友目标,并通过教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渗透、相结合,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师生自身的资源,达到教学与心育相互促进的一个良性循环,使全体学生受惠。

初中生处于学业压力逐渐增大以及自我意识感逐渐增强的“心理断乳期”,这时候的学生也是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尤其初中数学作为基础科目之一,中考必考。初中中考的压力成了学生挥之不去的心理阴霾,因此,我们发现,初中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但没减少反而逐渐递增,凸显了很多心理健康问题,是许多初中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而初中数学学习难度的增大更是造成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初中生是至关重要的。

一、通过调查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了更成熟的行为和习惯,不愿意在家长和老师的强制下学习,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之后才能给予他们想要的。所以我在每次接手新的班级时,第一堂课都是先了解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想法,课堂上可以实名举手谈谈自己真实的想法,而不愿意在课堂上表达自己意愿的孩子,也要求以不记名的方式写下来,强调一定要是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写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真实的了解每个孩子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同时又能了解每个孩子可能在课堂上表现的活跃程度,便于今后课堂的把控。而对于数学学习部分孩子觉得数学难,不喜欢,针对这部分学生,课堂上需要降低难度,让孩子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喜欢上数学,课后也需要多关注这部分孩子;还有一部分孩子觉得数学难,却很喜欢,那么就需要帮助这些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孩子们保持对数学的喜欢;剩下部分的孩子则觉得数学容易,很喜欢,这些孩子是老师关注较多的,应该注重培养他们合作能力。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调查过程中有一个孩子觉得数学很简单,但却不喜欢,通过后面的课堂观察我发现对于他而言课堂上的知识确实非常简单,感觉没有任何挑战性,所以对于数学学习有些不屑一顾,对于这一现象,提高对他的数学要求,每次的作业和考试都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要保证全对,同时每周额外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拔高题让他去完成,激发他的学习热情。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始了解了学生的真正的想法,再针对性的给予他们所需要的,让孩子的学习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创设情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教学中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喜欢什么,愿意学什么,怎样学习他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接受,从而让他们尝到收获的喜悦,经过考虑后在精心编写教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上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觉得老师和他们离得很近,数学知识和他们的实际生活是紧密相联系的。例如我在讲解应用题时,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教学,在讲行程问题时,将孩子们带到操场,让孩子们自己体验设置不同的情景,根据设置不同的情景,进一步体会行程问题,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行程问题的多种表达形式,这样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学习到了知识,克服了他们对于行程问题的畏惧心理。函数也是孩子们比较头疼的问题,所以在讲授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时,我以《悲伤的双曲线》这首歌来做导入,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眼里的惊喜和好奇,然后让孩子们的动手操作,看看是否与歌词相符合,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迅速高涨,这样不仅让孩子们真正理解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而且与音乐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印象深刻。创设问题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运用小组合作和分层学习,培养学习信心和群体意识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必须了解本小组的目标任务,然后试着达到这些目标,而这样的了解并不是自动调节的结果,必须考虑到本组方法和观点的多重性,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因而学生在观点上会有一个较大的协调过程。这种协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有效地防止孤癖型学生的产生。所以在教学中,我将学生分为ABC三层,以A层学生作为小组组长,然后让每组组长选择本组成员(2个B层、2个C层),同时也让BC层学生选择组长,形成双向选择,最后由老师微调,达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由于每个学生数学基础差异较大,小组合作更多的是由A层学生点拨B层学生,B层学生一对一辅导C层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真正参与进来,慢慢缩短学生之间的差异,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而分组时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采用滚动式轮换座位,使每位同学能感受到民主、平等的气息,使每位同学都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分层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和体验成功的学习方式之一,而我认为最好的分层是“隐形”的分层,既能达到分层的目的,又能照顾到学困生的情绪,使他们感受不到差别对待。所以我将作业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必做题,要求所有学生全部完成;另一部分是选做题,要求所有学生不能留白,做力所能及的题目,哪怕只能完成第一个问题中的某个小点,这样可以是优生更优,而学困生通过练习不再畏惧大题,甚至在回答正确某一问题后,他们的学习兴趣会越发浓厚,使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要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抗挫折能力。

总之,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了,少了厌学心理,多了学习的自信,自然就增加了学习动力。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教学为载体、为桥梁来挖据学生的潜力,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梅静主编《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出版社,2007

[2]刘小亮主编《中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年

[3]梅虹主编《润物细无声——浅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周刊》,2014年

[4]余小文主编《润物细无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

[5]倪小红主编《数学教学应给学生健康的心理开良方》—《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年.

作者简介:陈珣(1988-),女,湖南常德人,职称:中学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