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痹活血颗粒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通痹活血颗粒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研究

唐坤

唐坤

(江苏省射阳县中医院江苏射阳224300)

【摘要】目的探讨通痹活血颗粒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DPN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35例同时合用自拟通痹活血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70.6%(P<0.05);研究组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痹活血颗粒能明显改善DPN症状,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通痹活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180-02

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发病率高,且是糖尿病致残的临床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对DPN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笔者采用自拟通痹活血颗粒治疗DPN,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9例均为2012年9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2]的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5例。其中:男43例,女26例;年龄37~69(56.9±8.5)岁;糖尿病病程为10.9±4.8年;DPN病程60.7±37.1月。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肝肾严重损害和其他病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1.2.1基础治疗饮食、运动及药物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等辅助治疗。

1.2.2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行西医常规治疗:维生素B110mg,甲钴胺(弥可保)0.5mg,肌注,1次/日,疗程为8周。

1.2.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自拟通痹活血颗粒(热水200~300ml冲服,1剂/日)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组方为:黄芪30g、山茱萸10g、红花8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三七3g、鸡血藤10g、地龙12g、延胡索15g、牛膝15g和生甘草8g。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MNCV),并行安全性评价。

1.4疗效判定标准[1]⑴痊愈:症状消失,体征(足反射和深浅感觉)恢复正常,神经传导速度≥45m/s;⑵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提高≥5m/s;⑶有效:症状及体征见好转,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提高2~5m/s;⑷无效:症状和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未见好转。

1.5统计学分析SPSS16.0统计分析,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n(%)]

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对照组340(0.0)8(23.5)16(47.1)10(29.4)24(70.6)

研究组352(5.7)16(45.3)15(42.9)2(5.7)33(94.3)*

: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SNCV和MNCV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SNCV和MNCV比较(x-±s)

组别治疗前/后SNCVMNCV

胫神经腓神经胫神经腓神经

对照组治疗前41.7±4.641.4±4.336.7±3.836.9±4.1

治疗后45.6±4.9*47.9±4.8*40.3±3.6*41.8±4.3*

研究组治疗前41.6±4.541.5±4.036.4±3.537.1±4.6

治疗后49.7±5.3**▲51.2±5.4**▲43.8±4.0**▲43.9±4.2**▲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表示P<0.05

2.3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异常,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DPN以四肢末端和身体躯干部持续麻木、冰冷和疼痛及感觉减退等为主要表现[1],目前其病机病因尚不明确,但更为普遍认为,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在DPN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其会引起神经的缺血与缺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进一步引起周围神经营养障碍,最终导致周围神经病变[1-2]。常规治疗DPN多采用西药维生素B1和甲钴胺等治疗[1-2],但效果欠佳,因DPN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临床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笔者此次研究,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了自拟通痹活血颗粒治疗DPN,疗效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6%(P<0.05);神经传导速度比较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的SNCV和MNCV在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提高(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自拟通痹活血颗粒可显著提高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临床症状。分析原因[1-2],DPN属中医“消渴”日久所致的“痹证”“麻木”“痿证”范畴,其病因总属气虚血瘀,气虚无力而行血致瘀,气血不可濡养四肢肌肉与筋脉,阴虚燥热而炼液为痰,痰浊而阻络,血络不通而致肢体麻木、疼痛和下肢拘挛。通痹活血颗粒方中,黄芪、山茱萸益气以助血行,共为君药;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和三七养血活血,共为臣药,鸡血藤、地龙、牛膝和延胡索共为佐药,舒经通络止痛;生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上述中药的抗凝或促纤溶等作用[1]。

可见,通痹活血颗粒能明显改善DPN症状,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松珍,付利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4(27):510-511.

[2]牛永成,梁丽芳,吴晓红.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J].中国药业,2011,20(2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