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赵红丽

赵红丽山东省阳谷县安乐镇中心小学252325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体现在:第一是立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两大素养,围绕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来开展阅读教学;第二是立足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围绕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来开展阅读教学;第三是立足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围绕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培养来开展阅读教学。通过这三个策略来实现小学语文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对接,为学生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139-01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学情的结合,把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能力培养进行相互对应,并分解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培养的过程,有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利用学科核心素养为制定教学策略服务。为此,笔者从语文运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学生思维发展能力等三方面,来论述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

一、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来引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培养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就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以学生掌握语言能力来引导其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才能体现出阅读教学的要求与目标。如在小学低年段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就要从识字开始逐步到故事讲述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识字、用词、背诵都能成为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载体与平台,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显然就要重视识、听、读、说等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才能突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而在识字、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考虑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通过文字本身作为文化载体来体现文字的内在寓意,赋予语文运用能力更丰富的内涵,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最终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以课文古诗《咏柳》为例,作为阅读课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通过识字来导出这首诗阅读的中心词为妆、绦、裁、似等字,并通过这些中心词来展开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如“裁”字,在识字过程中,不仅从说文解字角度对这一字进行解释,而且还把其原义、引申义的文化寓意通过小故事形式进行叙述,从而强化这一个字的动作性。而通过这一动作性内涵的揭示,把古诗阅读中的拟人手法解释清晰,从而使小学生对这首诗有更深的理解。通过这个中心字词的识记,学生在背诵的时候就会进行有效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运用与转换,快速地背下这首诗,从而实现自己对古诗阅读的重构。由此可见,通过对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来引导其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要在切入小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两大素养对阅读教学的影响,才能使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为阅读教学指明方向。

二、以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来引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生在不同的学段对审美鉴赏有不同的感受:对于低年段的学生而言,其审美鉴赏在于朗朗上口的流畅感;对于中年段的学生来说,则是浅层的审美意蕴与美好的文字感受能带来某一程度上的愉悦感;而对于高年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其对世界的认识逐步走向理性,其审美要求则开始走向较高层次的审美情趣提高与自我体验的个性化解读。这些不同学段学生的审美鉴赏感受,本质上是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的三大层次,体现了审美鉴赏活动作为精神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规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通过善用这种规律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渗透。

以授课对象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其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的要求,笔者以感受美感为主、鉴赏朗诵为辅,通过挖掘学生对审美鉴赏的潜意识感受来实现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的目的。如:古诗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诗中审美的印象,并以此来激发学生朗诵的情感,从情感入手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实现以审美鉴赏为引导来开展阅读教学的目标。除此之外,通过流畅的朗读来捕捉语言审美的契机,也是小学低年段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小学语文阅读要结合不同学段的要求,以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来引导阅读教学开展有针对性活动,才能使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转化为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以学生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来引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形成学生持久思考与发展的学习能力,就需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渗透,其指向的最终目标都是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实际教学中,在语言运用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逻辑思维问题,这就关系到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语言运用的本质还是思维起主导作用,词汇组合过程是思维叙述的外在形式。因而,语言运用能力是思维发展能力的外在表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其核心在于通过思维培养来实现学习与思考习惯的培养,并进一步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需要。

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中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为例,要开展好这一课的阅读教学,就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首先是学情的了解与掌握,在学情的基础上再掌握阅读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有条理叙述或复述故事成为了小学生们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一核心任务来开展教学。笔者就尝试过,通过几次的朗读后,学生充分掌握了生字,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故事叙述的形式来开展说话活动,让学生以自愿原则组成学习小组对本课进行复述。结果发现,越是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他们小组的故事叙述越连贯,小组成员之间对课文内容越熟悉;反之,越是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其叙述则越不连贯,其对课文内容越不熟悉。通过这一观察结果,笔者就通过思维发展能力培养来导入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步认识语言组织的内在逻辑性,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通过这一方法的介入,很多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思维发展能力,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阅读教学效果也大为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转换为语文能力培养的具体方向,并通过这些语文能力的培养来推动语文阅读教学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96-97.

[2]井枫屏.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7,(3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