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抓校本教研,建构期末复习课堂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深抓校本教研,建构期末复习课堂模式

张大会

张大会(重庆市渝北区旭辉小学校重庆401120)

摘要:校本教研,初步探索了以“梳理问题,初步构想——探索实践,建构模型——反思实践,形成模式”为基本阶段的三段式教研模式,初步建立以“目标具体化,形式活动化,过程规范化,能力方法化,评价即时化”,“自主活动明确不足——全员活动发现共性——专题活动突破难点——拓展活动发展个性”为主要内容的“五化四段”复习课堂模式,高效建构期末复习课堂。

关键词:校本教研五化四段高效复习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1-0170-01

按照旭辉小学每周一次校本教研的要求,语文学科在每周三下午,数学在每周四下午,综合学科在每周四上午分别进行校本教研活动。临近期末之际,老师们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提出了怎样开展好复习工作这一问题,学校则就解决这一问题,初步探索了以“梳理问题,初步构想——探索实践,建构模型——反思实践,形成模式”为基本阶段的三段式教研模式,全体语数教师共同研讨,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以“目标具体化,形式活动化,过程规范化,能力方法化,评价即时化”,“自主活动明确不足——全员活动发现共性——专题活动突破难点——拓展活动发展个性”为主要内容的“五化四段”复习课堂模式,高效建构期末复习课堂,提高教师研究复习能力,推动复习工作上台阶。

现以三段式教研为主线,就“五化四段”模式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作简单阐述。

一、梳理问题,初步构想

老师们面临复习,普遍感觉以往“归类复习,习题为主“的办法,总有不令人满意之处,具体表现一是优秀学生继续优秀,困难学生依然困难;二是老师特别辛苦,效果却不好。针对这一情况,大家普遍认为:复习一定是对以往知识的梳理,是要把厚书读薄,归类复习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然选择,那么怎么样复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呢?在还没有完全得到解答的情况下,老师们决定首先自己把书读薄,分工分块对本期知识进行梳理后,编写“课堂复习任务单”供复习课堂使用。

在这一阶段,老师们根据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和自身工作中的困惑,明确了教研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肯定了“归类复习”这一基本思路,每个老师都进行了分工,为后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二、探索实践,建构模型

在随后一周中,老师们对“课堂复习任务单”进行了使用,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一是目标不够清楚,例如复习阅读时,难道目标就是复习阅读吗?显然不是。二是课堂秩序较乱,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收获不大。三是孩子没有形成学习能力,复习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梳理。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目标具体化,形式活动化,过程规范化,能力方法化,过程层次化,达标全员化,练习当堂化,评价即时化”在八化要求。这里不作具体阐述,在后面的“五化”中作阐述。

在此基础上,教学专家给我们提出了还要注意内容的针对性,方式的自主性,知识的系统性三点建议,体现“教是为了不教”和“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思想。

这一阶段,老师对复习课堂进行了探索性的执教,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考,带着这些思考,老师们进入了一下阶段实践。

三、反思实践,形成模式

在经过又一周的实践和反思后,我对“八化”进行了修正,并梳理和总结形成“五化四段”的复习课堂模式,现对其具体化内涵作如下阐述:

五化——是对一堂课的基本要求,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1.目标具体化

复习目标要体现系统性,针对性,全员性。具体体现在复习内容上以归类复习为主,以重点、难点、易错点为主,以全体学生达标为主。例如对生字的复习,生字的复习点可以分为字音、字义、字形,对哪些是字音容易搞错的字,哪些是容易写错的字进行专门的复习。对阅读的复习,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如“全体学生能够学会抓住事件六要素概括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读懂事物特点”等具体细化的目标。这里,我们把前面“八化”中的“达标全员化”和专家提出的注意“针对性和系统性”统一拿到目标的具体化中来考虑,以达到制定准确一堂课复习目标的要求。

2.形式活动化

形式活动化主要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设计具有自主性,层次性,参与性的活动。自主性,具体来讲就是要以学生的具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如“背诵比赛,闯关游戏,小组比赛,争夺红旗”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抛弃老师的讲授,老师只是活动的主持人,游戏的组织者,纪律的维护者,比赛的裁判员,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活动的难易层度上要体现层次,一是课堂前后时间上的层次,二是学生水平上的层次。最重要的是参与性,一定要设计以最大限度让更多学生参与的活动,让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在事情做,每一个孩子愿意和喜欢做这样的事情。

形式活动化的目的一是要激发孩子的兴趣,二是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三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成功的快乐。

3.过程规范化

过程规范化的要求,源于我们开展的是以四五十人的班额成建制的教学制度,同时我们又必须最大限度地照顾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这无疑是一对矛盾。过程规范化体现在良好的课堂纪律上,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听有听的表情,看有看的眼神,说有说的条理,想有想的神态,做有做的专注。具体怎样做呢?一是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制度要求和口令(或者口号),以达到明确要求,简单易行,便于提醒,激发士气的作用;二是要活动设计得科学合理,真正让每一个孩子小眼发光,小手常动,这实际是形式活动化中的要求;三是及时评价,落实奖惩,以奖为主,这在后面要单独阐述。

4.能力方法化

这一提法也许并不科学,主要来源于老师们对于能力培养的一种困惑,谁都知道要培养能力,但究竟怎么培养能力呢?其一体现在前面活动化,自主性当中;其二则是将能力降低一个层次,就是方法,体现在教给学生学方法中,让学生在方法的不断使用中形成能力。这要求老师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梳理提炼,只要有学习方法的训练点,就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梳理总结出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老师提炼一些好记好用的口诀(类似于冲关秘决哟!),孩子则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以后的学习。

5.评价即时化

这里所谓的评价实则要包括反馈、评价、奖惩三重含义,首先是反馈,老师要对通过各种形式,如平时作业的分析,课堂调查,观察交流等,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什么内容没掌握。第二是评价,围绕活动主题对优秀学生进行恰当评价,对没掌握的学生进行充分鼓励。第三是奖惩,根据活动制定的规则,当堂对学生进行奖惩,对个人或团队进行如奖励小红旗,加分,游戏等形式的奖励。

四段——是一堂的四个阶段,分别有不同的任务侧重。

1.自主活动明确不足

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如同桌抽背、完成检测、标注等形式,明白自己对于这一复习内容,是否完全掌握,还有哪些地方掌握不足。例如:复习所有生字字形,目标是全体学生能够写对所有生字,则可让孩子自己标注,有哪些生字是自己以写错过的,哪些生字可能会写错。还可同方听写,家长听写,完成老师预先假设的易错字检测题等等。又如:复习本期所有近反义词,可让学生先自主准备近反义词比赛,收集整理本期出现的所有近反义词,并找出自己未掌握的词。这一阶段体现了目标具体化,让知识有系统性,让后面的活动具有针对性;此段也可以梳理孩子自主学习的方法;此段根据情况也可放在课前进行,如在课堂进行可控制在10分钟内。

2.全员活动发现共性

这一阶段是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地进行活动,发现哪些学生,对哪个知识点掌握不牢,结合前一阶段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最后要梳理方法,以保证下一阶段的活动。这个共性不仅指共同的问题,还指共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阶段的游戏或者比赛活动中,老师可能会涉及问学生这样一些问题,“还有哪些同学也有和他一样的问题呢?为什么会错了呢?你有哪些好的解决方法?”这一阶段要注意评价的即时化,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是要通过及时全面的反馈,如做全对的同学举手,也没做好的同学的举手,走近学生观察等方式进行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已有经验。

3.专题活动突破难点

这个阶段是对前一阶段方法或者叫通关秘诀的再次运用,知识的再次呈现,以期通过这一活动实现孩子较之课前的提高。所谓一课一得,通过这堂课孩子和上课前有什么不同,关键看这一阶段。老师要设计一些针对重难点的内容,重点关注那些在前面两个阶段出问题的孩子。所谓“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那么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导”字。从活动这个角度来讲,这是给在前面活动中没有通关的孩子第二次机会,孩子们积极性也可得到充分调动。

4.拓展活动发展个性

前面的活动要达到每一个学生都通关的目标,而这一项活动则算是游戏中的“大BOSS”,能打败他的绝对是火力全开的大英雄。这一阶段的活动要具有挑战性,也是课堂层次性的体现。同时这决定这一阶段所用时间不能太多,否则不能较好照顾全体学生,有时甚至可以省去这一阶段。

总之,以上是我对于近期学校复习工作开展的一些体会和梳理,非常粗浅,中间一些内容还可作专题研究,大做文章,欢迎拍砖!

参考文献

《重庆市当代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校交流资料》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