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肝性脑病的临床护理

李云华

李云华(黑龙江省通河县人民医院15091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8-0339-02

【摘要】肝性脑病(hapaticencephalopathy)又称肝昏迷(hepaticcoma)。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失调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可间断出现特殊的强迫姿势和具有特殊性脑电图改变。

【关键词】肝性脑病护理

引起肝性脑病的原因有两方面,最多见于可引起急、慢性肝功衰竭的各种疾病,如各型肝硬化(特别是肝炎后肝硬化,约占70%)失代偿期、各型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及少见的原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另外,改变门静脉高压的门体分流手术,包括TIPPS术亦是原因之一。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肝性脑病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2岁,平均45.5岁,肝硬化38,例重症肝炎患者10例。经过治疗与护理基本痊愈出院,现将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1.2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与原有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害的轻重缓急及其诱因有关。急性肝性脑病常见于暴发性肝炎,诱因不明确,无前驱症状,引起数日内即进入昏迷直至死亡。慢性肝性脑病是多门体分流性脑病,多见于肝硬化患者和(或)门体分流术后,常有不同的诱因,以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与昏迷为突出表现。肝功能损害严重的肝性脑病常有明显的黄疸、腹水、出血倾向和肝臭,易并发各种感染、肝肾综合征和脑水肿。

2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特殊疗法。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去除诱因,维持内环境稳定,减少肠内氨和其他毒性物质的生成和吸收,促进体内有害物质清除,保护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2.1消除诱因尽可能寻找诱因,及时予以清除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慎用利尿剂,避免快速和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时防治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慎用止痛、安眠镇静药,尤其禁用吗啡、杜冷丁、巴比妥类及麻醉剂。

2.2维持内环境稳定:

2.2.1饮食每日供给足量的热量(1200~1600kcal)及维生素。食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每日加进3~6g必需氨基酸。脂肪类可减缓胃排空,最好少用。限制蛋白质摄入,开始数日内禁食蛋白质。神志转清后逐步地增加植物蛋白摄入,但必须控制在40g以下。昏迷不能进食者可给胃和鼻饲或静注。

2.2.2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水的输入。成人每日不超过1500ml或前一日尿量+700~1000ml。注意纠正低钾、低钙和低镁血症。结合降氨药物应用调节酸碱平衡。

3.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可静注去链氨基酸,维持正氮平衡,对门体分流性脑病疗效较好。

2.3减少肠内毒性产物的生成或吸收

2.3.1清除肠内积食或积血口服或鼻饲25%硫酸镁30~60ml或20%甘露醇125~250ml导泻,亦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如食醋50ml保留灌肠。

2.3.2抑制肠菌的生长口服新霉素2~4g/d或甲硝唑0.8g/d,亦可用肠菌群调节剂如肠复康片等抑制肠厌氧菌生长,减少氨产生。

2.3.3酸化肠道乳果糖可使肠腔内环境呈酸性,因而减少氨的形成和吸收。常用50%~60%乳果糖30~40ml,每日3次口服或乳果糖200ml保留灌肠。

2.4谷氨酸钾25.2g(含钾136mmol)和(或)谷氨酸钠23g(含钠136mmol)或精氨酸10g加入葡萄糖中静滴,每日1~2次,根据血钾、钠浓度和pH值选用。此类药可促进血氨转化代谢,对慢性反复发作门体分流性脑病疗效较好,对重症肝炎无效。

2.5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1)用冰帽降温,减少能量的消耗。适当脱水,减轻脑水肿,以帮助脑功能恢复。

(2)每日给促肝细胞生长素80~120mg或胎肝悬液250~500ml静注,对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临床症状有较好效果。

(3)及时补充新鲜血、血浆或白蛋白,纠正休克,防治肾功不?(4)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除手术。

2.6其他急性肝性脑病的病人尚可行血浆置换疗法、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IK)疗法。慢性者尚可考虑肝移植。

3护理要点

3.1早期识别与护理肝性脑病的发生,除肝功衰竭为基本因素外,多有诱因可寻。如有以下情况,应严密观察,警惕肝性脑病的发生:①上消化道大出血;②呕吐、腹泻不合理使用排钾性强利尿剂或大理放腹水;③摄入过量的蛋白质食物或含氮药物;④便秘;⑤并发感染;⑥出现低血糖;⑦使用安眠镇静剂;⑧施行手术和使用麻醉剂;⑨误用肥皂水灌肠。

急性肝性脑病起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早期不易识别。应注意以下前期征兆:①黄疸短期内迅速加深;②频繁恶心、呕吐,持续显著乏力、纳差;③进行性出血倾向;④睡眠的昼夜节律颠倒;⑤新近出现的情绪、性格、行为改变;⑥肝脏明显缩小。

3.2治疗护理要点

3.2.1饮食调节结合上述治疗进行,量出为入,综合平衡。

3.2.2常规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继发病毒、霉菌感染。

3.2.3皮肤护理防止皮下瘀斑、缺血坏死和受压部位褥疮。

3.2.4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痰,定时改变体位以防坠积性肺炎。

3.2.5制动兴奋、躁动和抽搐是本病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适当应用镇静剂,保证病人休息,避免能量消耗和骨折等外伤。

3.2.6降温对中枢性发热患者,应行物理降温,但禁酒精擦浴。

3.2.7通便昏迷患者常因鼻饲流食,缺乏粗纤维,加之卧床,极易便秘。应结合通便药物使用,行通便灌肠(禁用肥皂水),保持大便通畅,每日1~2次为最理想。

3.2.8静脉输液观察应用谷氨酸类、精氨酸等药物时,滴速不宜过快,注意流涎、血压改变和高血钾等副作用。输血制品及支链氨基酸等药品时应注意输液反应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医学卫生出版社2004,1440.

[2]郭赏.肝性脑病诱发因素分析与护理研究20051926666.

[3]姚景鹏.内科护理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