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教好高师大专层次教育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新形势下如何教好高师大专层次教育学

南旺盛

南旺盛

〔摘要〕教育学是师范类学生学习教育理论和掌握教育技能的一门必修课,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准确分析学生实际,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致使许多学生对教育学不感兴趣。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教育学的动机和热情,教师须得更新教育理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注重实际,准确渗透实例教学。

〔关键词〕新形势高师大专教育学教学方式变革

教育学是师范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学习和掌握教学技能的一个必要过程,是指导教学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学好教育学对师范生来说非常重要。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教育学并不感兴趣,甚至还有反感情绪。如何让学生能主动学习、真正掌握教育理论,并将其能在实际中去应用,则是教育学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学生对教育学不感兴趣的原因分析

1.1学生方面。①学生的学习动机过低。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大专层次的毕业生上岗考试的比例越来越小,而教育理论在考试内容中被取消,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诱因,降低了学习教育学的学习动机,甚至出现了宁愿在课堂上睡觉也不学习教育学的现象。②教育理论过于抽象,降低了学习兴趣。有不少学生在学习教育学之前,有着较强的学习需要,他们知道以后当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由于教育学的理论性较强,教师又不能通俗地借助各种实例进行讲授,当学生出现接受和理解方面的困惑时,学习需要难以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逐渐放弃了对教育学的学习。

1.2教师方面。①不分主次,笼统讲解。我国大学使用的教育学教材,都以抽象的理论体系为主,这些理论中有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有的是要学生知道或了解的,有的则是学生自己阅读理解的。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根本不管孰轻孰重,不分主次地全部进行讲解,结果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昏昏欲睡,学习的欲望和动机骤减,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②不顾学生的基础和经验,对学生接受水平估计过高。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大学生了,自学能力较强,对于教师的讲解应该都能听懂。但从未考虑他们的文化基础、接受水平应定位在哪个层面上?而教师只为讲课而讲,根本不将理论分解、剖析、渗透在教学实例中,学生如何能听得懂?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③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课本放在一边,只讲个人的观点。有这种看法的教师为数不少,认为大学里应该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课本仅作为自学内容。因而课堂上讲的全是自己的观点或自己搜集整理的东西,将最基本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技巧抛在一边,为学生建造空中楼阁。结果学生不知从何处入手,学习兴趣骤减。④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授课内容枯燥乏味。教育学的理论性很强,教材本身缺乏实例讲读,加上教学人员对中小学教学实际了解甚少,所以教学中就很难渗透恰当的教学实例,使得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师虽然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备课、上课,学生却难以感知理解知识,而体验到的则是枯燥乏味和无奈,甚至是厌倦情绪。

2教学方式的变革

2.1转换思维方式,激发学习动机。教学中,教师首先应立足实际,正确分析当地岗位需求量和就业实际政策,让学生明白只要认真学习,考取岗位总是有希望的,绝对不能笼统地对学生讲政策的哪些方面不利于大专学生,哪些方面限制了大专学生的就业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看到希望,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心里的顾虑,达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2.2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情感因素,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发挥情感教学功能的教学行为方式。教师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学生当做朋友,能使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教师所教学科上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2.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适度的疑难情境,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当学生发现教育学知识就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之中时,学习的兴趣自然会水涨船高。

2.4准确定位教育对象,因生施教。大专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基础相对滞后,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根据这一实际,在教学中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接受程度,将最基础的、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的教育理论、技能技巧借助于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传递给他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切不可要求过高,避免“丢了西瓜拣芝麻”的现象,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对教育学教学产生好感。

2.5渗透实例,让学生充分讨论、探究,体验成功。教育学教学中,有许多理论并不是用几句话能讲透彻的,这就需要实例的渗透,更需要学生进入实例,充分交流和讨论,才能真正理解其意。因而实例的渗透在教学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2.6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注重实效。梅塞思(K.Herseth)博士说:“案例教学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教学形式,它在理论与实践的沟壑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当然,案例及其教学并非要取代理论的发展或者实践的观察,而是为从另一种不同的背景审视理论与实践关系开辟了道路。”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是让学生进入模拟的实践之中去体悟教育理论的要义,达到亲临其境的效果。

可见,要教好教育学,让学生对教育学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了解学生,是否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能注重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抽象的理论也会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为了让学生学到教育理论,掌握教育技能,教师就必须先入为主,多想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2邓云洲.案例教学:一种可供教育学教学移植的范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1(4)

3彭小虎等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