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器械护士对缝针的管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器械护士对缝针的管理方法

李波董彩玉胡丹妮

李波董彩玉胡丹妮(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2)

【摘要】目的合理管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缝针,提高医护人员手术效率,防止异物残留,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总结2012年01月~2013年03月我院41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器械护士对缝针的管理体会。结果减少了术中断针、丢针、找针现象,降低了术中缝针遗失率,杜绝了安全隐患。结论术中器械护士科学、规范、合理管理缝针,手术配合过程井然有序,增加医护合作的默契感和信任感,加快手术的进程,提高手术的质量。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缝针管理新型排线板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287-01

在置换心脏瓣膜手术中如果同时置换几个瓣膜,有时一台手术的缝针量可达70根-80根甚至上百根[1.2]。而手术时间有限,术中器械护士合理有效地管理缝针,可以大大提高医护配合的默契度及缩短手术时间;并防止缝针遗留在病人的胸腔。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41例病人,其中男病人25例,女病人16例;年龄39岁~77岁,平均年龄57岁;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置换的病人9例,体外循环下二尖瓣脉置换的病14例,体外循环下三尖瓣脉置换的病人2例,体外循环下双瓣置换的病人16例。

1.2术中使用的各类缝针

普通不锈钢圆形缝针,两个一板和三角形缝针,两个一板,需要穿慕斯线,用于心包悬吊和缝合皮肤;涤纶编织线:即聚脂缝线,这种缝线是除铜线外最强韧的缝线,一般由多股编织而成,抗张力强度高,在心脏瓣膜置换中牵引用,一般为双针;不可吸收性无损伤缝线,如普罗伦线,是一条单股、合成、不可吸收性无菌外科缝线,由含有直排的聚丙烯晶状体同质类构物,一种线型的聚丙烯制成。在人工瓣膜置换,必须使用不可吸收性缝线,一般为双针,缝针有银色和黑色;换瓣线,由聚酯制成,是一条涂层、多股、不可吸收性无菌外科缝合线,如10B77用于二尖瓣置换,一般为双针;不锈钢缝针,如M650,用于关胸一根钢丝头端一根针;起搏导线,导线一头圆针,另一头直针。

2.管理方法

2.1保留外包装和线板:巡回护士把外包装拆开,把无菌的线板和针打给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妥善保管好外包装,器械护士把使用后的线板留好,便于两人核对。

2.2使用吸铁石材质的吸针板:心脏手术使用的针都可以被吸在吸针板上,双针用完后,一对一对整齐吸放在吸针板上。

2.3使用浅色的治疗巾铺于器械台:一般我院的治疗巾为绿色,心脏手术时使用浅绿色的治疗巾,心脏手术部分缝针很小,颜色为黑色。使用浅色的治疗巾铺台,操作时便于准确细致的夹取和放置缝针,一旦不小心滑落在器械台,便于马上找到。

2.4使用新型排线板[3]:2009年,我院心胸外科主任吴伟敏查阅各种资料,用金属底座和摩擦力较大的梯形塑料卡线滑块代替钢丝排线盘,研制出绿白相间的新型排线盘,嵌上去的缝合线不易脱落,即使脱落了也很容易找到原来的位置嵌入。医生缝合时不急不燥,器械护士递针时井然有序,取回的几十或几百根换瓣针也不会出错。

2.5使用纱布:在没有准备吸针板的情况下,可以把针一对对别在纱布上,便于清点。

2.6合理使用持针器:心内缝针精致细小,应使用精细的心内持针器,防止缝针断裂。同时根据部位深浅选择持针器的长短。

3.小结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一般都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时间越短,对病人越有利,对病人家属也减少一份煎熬。术中器械护士合理管理缝针,准确迅速传递每一根缝针,可以有效减少术中断针、找针现象,确保数量正确,无遗留。增加医护合作的默契感和信任感,加快手术的进程,提高手术的质量,杜绝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陈小丽,曾俊,卓宏.3L粘贴伤口敷料在术中缝针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5):397.

[2]赵军梅,陶仁海,徐欣华.心脏外科手术中缝针的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9):114-115.

[3]吴伟敏,王强,胡振奎,等.一种新型排线盘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18(3):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