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酸碱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如何学习酸碱盐

刘亚琴

(绵竹实验学校绵竹618200)

【摘要】:从学生熟识的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社会生活中与酸碱盐有关的问题,要重视社会问题与学科知识的融合,注重酸碱知识的应用。

【关键词】:酸碱盐通性概括与分类归纳与演绎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难点。学生和老师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如何来学习酸碱盐呢?

首先,要认识什么是酸碱盐。

(一)酸

1、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组成:H++酸根离子(NO3-CO3-SO4-PO3-Cl-S2-……)

3、酸的分类和命名

(1)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有氧酸无氧酸

(2)根据电离出的氢原子个数: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

(二)碱

1、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2、组成:金属阳离子(NH4+)+氢氧根离子

3、碱的命名:氢氧化某(除NH3。H2O氨水)

(三)盐

1、定义:电离时能产生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组成:金属阳离子(NH4+)+酸根离子

3。分类:按阳离子(钠盐镁盐钾盐……)

按阴离子(硝酸盐盐酸盐碳酸盐……)

其次,要了解酸碱盐的通性。怎样能更好地了解酸碱盐的通性呢?

虽然不同的酸(碱或盐)的组成和结构不完全相同,但因为组成和结构相似,所以变化相似。

对于酸的通性,酸溶液中都有氢离子,是氢离子决定酸的通性及变化规律。老师应该以常用的酸(稀盐酸和稀硫酸)为例,做一些实验:

1、向少量稀盐酸中分别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镁条:

现象:剧烈反应,镁条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3、碳酸钠粉末:

现象:粉末(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4、生锈的铁钉:

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过一会的现象:产生(气泡)

5、硝酸银溶液:

现象:由(白色)产生

6、氯化钡溶液:

现象:无明显现象

7、与氢氧化铜反应:

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溶液为(蓝色)

由这些实验现象,分别写出方程式,总结出酸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条件:①酸为稀盐酸和稀硫酸(硝酸因具有强氧化性,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②活泼金属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前金属(K、Ca、Na除外)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碱+酸→盐+水

5、盐+酸→新盐+新酸

对于碱的通性,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是氢氧根离子决定碱的通性及变化规律。虽然碱类物质种类繁多,结构和性质有差异,但因组成结构和性质相似,所以可以分类认识。

老师以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做一些实验:

1、

2、

3、向2个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里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有这些实验现象及结论归纳出碱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CO2、SO2、SO3、SiO2)

3。碱+盐→新盐+新碱

条件:反应物中的碱和盐要可溶。

4,碱+酸→盐+水

学生熟练地掌握了酸和碱的通性,为盐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己归纳出盐的通性。

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条件:①反应物的盐必须可溶

②金属比盐中金属活泼(金属K、Ca、Na除外)

2、盐+酸→新盐+新酸

3、盐+碱→盐+水

条件:反应物的盐和碱可溶

4、盐1+盐2→盐3+盐4

条件:反应物的盐均可溶

再次,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要重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不要死抠概念,重在理解概念的内涵,重在应用。

二是重视化学基本观念教育。要重视知识和观念的融合,注重发展学生的基本观念。一种思路是借助学生已有的化学基本观念统领酸碱盐知识的学习,另一种思路是在应用酸碱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发展和深化化学基本观念,特别是微粒观、变化观、分类观、化学的价值观。

三是要加强科学方法教育。要重视酸碱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融合,注重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要让学生在活动和探究中掌握酸碱盐的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要使学生认识到概括与分类、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思维方式。本单元主要是采用概括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的方式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知识的学习,要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分类、概括、归纳、演绎的思维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要从学生熟识的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社会生活中与酸碱盐有关的问题,要重视社会问题与学科知识的融合,注重酸碱盐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