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愿意表现,让教师擅长评价——浅谈如何让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表现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让学生愿意表现,让教师擅长评价——浅谈如何让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表现性评价

宋淑英

宋淑英

(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北京102300)

摘要:新课程改革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参与和探究知识,并经过教师的深加工和学生的再创造,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也就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而在这一过程中的教师是配角,是导引者,起引导、辅助、启发的作用。本文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从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三个维度来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下的实效性。

关键词:探究性;主动性;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6-0000-01

新课程改革,与其说是以课程为主体的改革,不如说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改革。新课程改革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参与和探究知识,并经过教师的深加工和学生的再创造,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也就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如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表现性评价是国外新近提倡的一种评价复杂学习的方法,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评价问题,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本文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论述,一方面,在实施表现性评价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愿意表现。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理论修养,学会在课堂上恰当而又有效地对学生的表现评价。

第一,给学生一支画笔,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国南宋诗人陆游也曾有“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论断。一个公式,一个实验,一个理论,只有学生亲自尝试了,才能加深记忆,并培养探究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语文学科知识性与审美性统一的特点,寻找机会,让学生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而动起来的最务实也是最便捷的一种方法便是动笔。以陶渊明的诗歌为例。

陶渊明的诗歌以其冲淡自然著称,也因这平白如话的语言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归园田居(其一)》是其典型作品,诗歌的大意很容易理解,而意象的选择和“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诗风的特点却是学生在接受时最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在讲解时如何深入浅出?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给学生一支画笔,设置问题,比如陶渊明从官场归隐后会归向何方?所生活环境又有哪些景物?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纸上画出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图景。学生非常容易想到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的、茅草盖的宅子,宅子的四周有柳树、有花草、有池塘、有各种各样的家禽,甚至教师还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饮酒》,比较赏析,充实画面的内容,也许学生会画上栅栏和菊花,并为这些在夕阳照耀下的景物添上了美丽的色彩。虽然这种做法比较耗时,但此法能让学生在归纳陶诗的特点时,自然地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提高概括和总结的准确度明显增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还适用在其他的写景状物类的文章和诗歌中,如《故都的秋》、《涉江采芙蓉》等。换一种形式解读课文,给单调的方块字添上一抹色彩。而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一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更能体会到推导出结论的喜悦和成就感,这样也很容易把知识内化为记忆。

其次,给学生一个基调,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要对学生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开放式教学。

导学案是让学生的探究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的有力抓手。比如在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学设计时,可以把“二战的背景”、“文中的细节描写”、“不是新闻的新闻”这三个问题放在导学案上,抛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手头的历史书,北京版的语文书,循着所给的三条线索,分析这篇课文的艺术特色和价值。有了这样教学目标的指引,学生们有了明确的方向,便能积极从书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小组讨论,主动将答案整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关于导学案的使用,一直以来都争议不断,有人认为这会束缚学生,把学生圈囿在条条框框之中,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凡事都有两面性,导学案固然有缺陷,但没有导学案,学生在预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就容易迷失。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只给出方向性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可以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讨论和深入思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角度,教师既可以有效的检测学生理解的程度,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为教师的评定提供方向。

再次,给学生一个角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生动活泼、灵活变化的学习情境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新鲜感,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高中语文教学在创设教学情境上最具有优势的是,有较强的故事性和情感性,可以根据课文的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用代入的方式,让学生穿越时空,成为文章中的角色,把自己设想成彼时彼地的人,体味其中的情与志。比如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的古文《烛之武退秦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根据主要人物的生平经历——佚之狐、郑伯、晋文公、秦穆公、烛之武等,分别补充完整不同角色在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内心独白,进一步剖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演绎。词类方法同样适合在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上,比如《氓》、《孔雀东南飞》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尽可能合理的还原故事中的人物,培养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

当然,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表现性评价并不是万能的,它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表现性评价如何和语文学科结合,形成一个基本的评价标准?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扩大评价辐射的范围?如何让评价的结果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和能力?不仅是科研工作者们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一线语文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相信在以后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中,这种方法会不断地发挥它的优势,并进一步为语文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