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轻松管理班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如何轻松管理班级

顾宝华

顾宝华

摘要:不少班主任做的很苦很累,且班级管理效果不理想。笔者以为那是因为班主任不明白管理的实质。管理=管+理=管好管住+理清理顺,管理实质是使纷繁复杂的程序和工作变得简单而有效。笔者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应轻“管”重“理”,应做到以理服人、学会得理饶人、懂得礼尚往来。

关键词:班级管理;轻管;重理

现在的班主任难当,做个班主任要身兼数职:既是学科教师,还是代课教师——遇到其他学科教师请假,随传随到需顶岗代课;警察——一旦班级发生失窃事件,要会破案;法官——学生之间起争执,要裁定对错;赤脚医生——遇到学生常见皮外伤要会处理;保姆——照顾到学生的着装礼仪、饮食卫生;清洁工——班级卫生死角要帮着打扫;户籍警察——新生报到或毕业升学时要做好学生户籍信息的管理。除此,班主任还是“受气包”——家长能抱怨,学校要批评;“铁人”——上班总是来的最早,下班总是走的最迟。

笔者从教十多年,每年都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笔者曾经实行过三种类型的管理:一是以“行正影直”而达到无为而治;二是以事必躬亲的“任力而治”;三是以高压管理的暴力而治。而效果又呈现出三种情况:一是班级在班主任的管理下,各项班级工作井然有序,班级班风正、学风浓,而班主任工作也比较轻松;二是班级工作基本正常,但需要班主任的苦心经营和亲历亲为;三是即便有班主任高压管理,但班级各项工作还是混乱不堪,班主任自己也是苦不堪言。

班级管理效果不理想是因为班主任不明白管理的实质。什么是管理?经济学家解释:管理=管+理=管好管住+理清理顺。管理实质就是使纷繁复杂的程序和工作变得简单而有效。笔者认为,班级管理应轻“管”重“理”。

一、轻“管”重“理”,应做到以理服人

管的本质是约束,是要让学生学会服从,而支持管的是制度和道理。而以理服人,指的是班主任要用道理让学生自动、自觉、自主地遵守纪律和服从管理。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到自动、自觉、自主地遵守纪律和服从管理呢?

1.以理服人,要把理说透。有经验的班主任会在开学初做实两件事:一是和班内学生一起制订符合班级实际的班约;二是和学生一起把校规、班规讲清学透。让学生明白,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让学生知道,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会受到哪些惩罚。把道理说清,把规矩学透,这是以理服人的第一步。当然,讲道理说规矩也需要问责,但问责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再次学习,加深学生对规矩和道理的印象,不能以罚代管,否则会降低管理效果,损害师生关系。

2.以理服人,要把理说实。初中生由于性的成熟,开始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滋生了和异性交往的渴望,早恋现象会不自觉地出现。发现班内学生出现早恋,禁止非良策,默许是失职。此时,讲空话、大话,还不如讲实话。告诉学生这不是爱情,只是青少年时期的爱慕,可以继续交往,但要注意分寸、把握成长,在相互交往的体验中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此后,班主任要密切关注这两位早恋对象的情绪变化和学习情况,以便能及时提醒。

初中生由于心理发育尚未完全,因为自我形象、亲子关系、伙伴关系等,会觉得烦恼突然增多,因为与同伴交往时间的有限性,和家长、老师交往的代沟性,会产生孤独感,近几年,时不时有学生离家或离校出走。虽然,最后学生回来了,但作为班主任要分析是学生自己主动回来或是留下信息让家长故意找到,还是家长费尽周折找回。如果是前者,问题不大,是一时之气,如果是后者,那必须要尽力化解学生心中的“疙瘩”。此时,讲些大道理意义不大,也许会让学生心生厌烦,埋怨你不理解他,更不能给予惩罚,否则必然致使学生自暴自弃。我们要先倾听他出走的原因,了解他内心的情绪,接着我们要学会感同身受,体谅学生并表达自己的同情。最后以情动人,表达此种行为的不合理,会引起老师家长的焦虑和同学们的担心。做到以理服人,就是要把理说实。

3.以理服人,要把理说勤。我们不少班主任往往感叹:明明已经讲过,明明已经讲明白了,可为何某些学生还是会屡教不改、屡禁不止呢?反观,我们成年人,明明知道上班时间对着电脑看小说,晚上回家躺在床上对着电脑看连续剧不对,可引人入胜的剧情,还是会说服你自己,看一集再看一集。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尚不能完全自律的青少年呢?因此,遇到学生犯同样的错误,班主任不必动怒,还是要反复强调道理,或是冷处理,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去消化、领悟,可能效果会更好。作为老师,我宁愿相信:只要我们把道理讲得多一些,学生必然会受益多一些。在学生的心中多注入一些美好、充满力量的东西,也许暂时没有收获,但我知道,当学生慢慢长大,老师以前讲过的道理给予的希望,他们会慢慢渗透逐渐理解。

二、轻“管”重“理”,应学会得理饶人

得理不饶人是指在争执中只要有理,就不肯退让。多用来形容人厉害、不好饶惹。我想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会也不应该是一个厉害、不好饶惹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得理饶人。

人总是习惯不遗余力地糟蹋别人的感情,挑剔别人的不足,当众批评别人,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其实,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当学生犯错时,说几句体恤的话,表示自己的谅解,很多不快便会化解,师生关系仍会融洽。因此,我们要学会得理应饶人,批评需慎重。

1.批评应有度。该批评就批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不正当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批评不是算总帐,应该就事论事,点到为止,见好就收。无过意犯错,不应批评,只需提醒。对于犯错学生不能纠住不放,批评到最后,要为学生找到台阶,让其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不应让学生过于难堪,否则会产生抵触情绪,如此,便加大了今后管理的难度。

2.方法需科学。当学生犯错或是教师和学生发生对立冲突后,班主任既要抓紧时间,又要争取最佳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尽力缩短处理时间,不使其范围扩大。如果班主任本身有一定过失,还得理不饶人,一旦家长缺乏判断力,过分溺爱子女,当情绪对立演变为激烈冲突后,很容易失控。找准时机,冷热结合,有必要采取一定方式让双方的情绪缓和后再作处理。班主任应平心静气地让其静坐几分钟,或转移注意,如从关切的角度询问一些与事件本身无关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待其平静后再作了解和处理。

3.场合有讲究。初中生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高傲和自卑共存,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不宜公开批评。公开批评会严重损害学生自尊心,学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家长面前不批评。我们有些班主任,喜欢拿出“请家长”这一利器,吓唬学生。有的班主任,认为人家的孩子,捏在自己的掌心,对待家长,态度傲慢,数落种种不是,条条有理,口气咄咄逼人。一句话,是学生的过错,是家长的过失,完全忘却自己身为班主任的职责。家长有气,只能憋屈心里,回家朝孩子出气。学生在家挨了打骂,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让学生在心中滋生对教师的恨意:“就是你害我的。”所以请家长来学校,对学生而言的确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但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使用,杀伤力并不等同于说服力。

三、轻“管”重“理”,应懂得礼尚往来

走在校园,不少迎面而来的学生,会温馨地送上“老师好”。可我发现,我们的老师要么是听而不闻,毫无反应,要么只是听而闻之,微微颔首,很少有礼节性地回复“你好”的老师,我们老师不懂礼尚往来,尤其是班主任,和自己班内学生接触时间和机会更多,当你面对学生早上到校的问候“老师早”,下午学生离校时的“老师再见”,如果你习惯性的无动于衷,这种冷漠的师生之情让人不寒而栗。如果你温情地回句“你早”、“回家注意安全”,这又是多么地让人感到温情。

不少节日,尤其是教师节,作为班主任总会收到不少班内学生的贺卡或其他小的礼物,贺卡或其他小礼物虽不贵也简单,但你想象过学生为你准备礼物时的那份小心翼翼和惊喜之情吗?可不少班主任认为学生节日送小礼物是理所应当,收到时心安理得,轻描淡写地送上一句“谢谢”。他希望你会喜欢,希望你看到这份礼物时的惊喜和表扬,渴望你亲口说:我很喜欢,谢谢。此外,中国人懂得礼尚往来,为什么班主任不可以给学生送礼呢?当我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年圣诞节送一张卡片给学生,在送上祝福的同时,我还会在卡片上写上这个学生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再写上班主任对他的希望。每张卡片都写得满满的,每每看到学生拿到卡片时那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作为班主任,我心底的幸福感会油然而生。我觉得花不多的钱不多的时间,很值得。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泰勒说过,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能自觉主动地用最好的方法去做。因此,管要管在点子上,理要理出头绪来,否则难以达到管的目的。但要让学生能自动、自觉、自主地遵守纪律和服从管理,应重“理”,做到明理顺情。但“理”的核心是人,所以“理”的关键应是情,以情聚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因此,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班级管理要轻“管”重“理”,整个管理要围绕“理”字进行,注重心的感悟与情的沟通,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二中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