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初期持续胸外按压与即刻气管插管对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CPR初期持续胸外按压与即刻气管插管对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穆庆华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急诊科重庆九龙坡400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初期持续胸外按压与即刻气管插管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进行心肺复苏的65例患者,按照复苏方法的不同分为持续胸外按压组和持续胸外按压与即刻气管插管联合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持续胸外按压与气管插管联合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短于单纯持续胸外按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5,P=0.116),且恢复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936);持续胸外按压组存活5例,存活率为14.29%;联合组存活5例,存活率为16.67%。两组存活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070,P=0.791)。结论:持续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根本,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即刻气管插管也有助于提前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给予即刻气管插管并持续胸外按压。

【关键词】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初期复苏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051-02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在急诊科是一项常用的急救技能,早期抢救及时,不仅能保护大脑免受缺氧损害,而且更能挽救患者的生命[1]。如何采用最佳的复苏方法达到最好的复苏效果是急诊科工作人员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心肺复苏早期持续胸外按压与即刻气管插管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急诊科就诊的呼吸骤停、心博骤停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复苏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持续胸外按压组(35例)和持续胸外按压与即刻气管插管联合组(30例)。持续胸外按压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46.75±11.63)岁;病因有外伤13例、中毒7例、脑血管意外6例、电击伤6例、其他3例;持续胸外按压与即刻气管插管联合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4.13±10.86)岁;病因有外伤10例、中毒8例、脑血管意外4例、电击伤5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猝死者,即呼吸骤停、心博骤停者;发病30min内入院;年龄为18~70岁。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慢性呼吸道疾病者;伴有严重肝肾疾病者;伴有恶性肿瘤者;既往有卒中史者。

1.3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面罩吸氧、静脉应用常规复苏药物、电除颤以及胸外按压等常规抢救方法。持续胸外按压组进行持续的单纯胸外按压,100次/min;持续胸外按压与即刻气管插管联合组早期即刻气管插管并持续胸外按压,均在确诊后90s内完成插管。

1.4CPR判断标准

自主心律恢复,大动脉搏动恢复,自主呼吸恢复,且血压≥90/60mmHg,维持时间≥30min。

1.5分析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恢复率以及患者的存活率。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情况比较

持续胸外按压与气管插管联合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短于单纯持续胸外按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5,P=0.116),且恢复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936)。见表1。

3.讨论

心跳骤停、呼吸骤停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在于CPR的技术操作和心跳呼吸停止到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2]。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一项技术,提高复苏的质量尤为关键[3]。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机等临床均有应用[4],但何种频率按压、何时插管等临床尚有争议。

本文回顾性分析显示,持续胸外按压可使50%以上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与相关报道[5]一致,均认为持续、快速和规律的按压是复舒的根本措施[6],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这是因为持续规律的胸部按压保证了机体不间断的血液循环,改善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复苏预后[7]。而早期即刻气管插管的患者虽然其自主循环恢复率与持续胸外按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其缩短了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时间,说明即刻气管插管联合持续胸外按压有助于患者自主循环的恢复。但气管插管的时机目前尚存在争议[8-9]。也有研究[10]报道,气管插管时间超过15s以上时,静脉血中氧饱和度可骤然降低,从而造成神经功能的损害。因此,临床中,应冷静判断,气管插管时,也应做到迅速和准确。即刻气管插管联合持续胸外按压的患者存活率高于单独持续胸外按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8-9]报道的早期进行气管插管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成功率有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本文样本量较小的关系。

综上所述,持续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根本,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尤其是在设备和医护人员有限的条件下。但即刻气管插管也有助于提前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因此,在指针明确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给予即刻气管插管并保持持续胸外按压。

【参考文献】

[1]陈德昌.从心肺复苏到延续性生命支持[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2):65.

[2]于虎,沈开金,敖其.我国心肺复苏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1(3):235-237.

[3]吴黎明.高质量心肺复苏:探索与挑战[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11):642-645.

[4]王永春,魏勇军,王一茗,等.心肺脑复苏的中西医辨证救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1(3):232-234.

[5]郑中斌.不间断胸外按压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15):13-14.

[6]郭涛,芮庆林.国际心肺复苏最新指南变化与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2):112-115.

[7]马霄雯,闻大翔,杭燕南.胸外心脏按压技术的演变及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2,33(2):134-137.

[8]张历,王远方,杨阳,等.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267-269.

[9]张建鹏,柳战虎.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2(11):2201-2202.

[10]陈兴元.院前CPR三种复苏方法的初期复苏效果比较[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