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活寻求作文良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1

向生活寻求作文良方

王见发

王见发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第六中学541500

一直以来,无话可说、无病呻吟式的作文一直困扰着我们语文教师,使作文教学陷入了老师懒讲、学生厌写的尴尬局面。“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何以我们的学生守着生活这样一个无尽的宝藏却认为自己一无所有,一提起写作便抓耳挠腮、胡编乱造?推其本,究其源,是我们的学生缺少发现的慧眼,缺少感悟生活的热情。

试想,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作品哪一个不是取材于生活?贺知章面对春柳轻扬,吟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奇句;孟郊有感于母亲灯下缝衣,轻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情语;苏轼仰望绝壁,发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人睿思……所有这些,无不在提示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素材,只是缺少发现。为此,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并写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根本的也是唯一的方法。

如何去获得这些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呢?怎样才能写出真情灵动的作文呢?

一、观六路,练就慧眼

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鲁迅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所以,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人说“浮尘障目时,天空便满是阴霾”,而我说,浮尘障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蒙尘。一旦封闭了心灵,对美便会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因此,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关注生活,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练笔的方式记入周记。我欣赏到了未曾有过的精彩:对于平凡的小草,他说:“一株小草弱不禁风,一片小草便会连成春天。”对于花丛中翩翩飞舞的蝴蝶,他说:“不经历破茧的痛苦,怎会有展翅蓝天的快乐?”对于路边的野花,他说:“无人欣赏我依然悄然绽放,不把自己活给别人看,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眼睛是最好的“摄像机”,只要处处留心,你就可以成为最好的摄影师,可以随时随地拍下无数亮丽的风景:春日百花争艳的壮观,夏夜流萤点点的灵动,“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凄凉,冬雪圣洁无比的高雅;清早喷薄的晨雾,傍晚如血的残阳……只要真正投入自然的怀抱,练就一双明察秋毫的慧眼,作文便会因生活而美丽。

二、听八方,学会录音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果你仅用眼睛拍来了认为精彩的画面,但是缺乏有声语言的介入,就少了些许灵气、些许活力。春天,因“处处闻啼鸟”才显得生机盎然;夏季,“听取蛙声一片”才显其热闹非凡;秋日,因“寒蝉凄切”才显其萧索凄凉;冬至,因“北风卷地”的呼啸声才显其严酷冷峻。所以,引导学生放耳聆听,才能感受人间的美妙。听山村的鸡鸣狗叫,也听城镇的车马喧闹;听荡气回肠的《梅花三弄》,也听柔肠千转的《二泉映月》;听泼妇骂街的辛辣刻薄,也听官场上的阿谀逢迎……用你的耳朵仔细聆听,你会听到禾苗拔节、残雪消融的声音,也能听到阳光歌唱的声音。录下这些,作文时定能因有声而真切感人。

三、善感悟,多方联想

弄来了真实感人的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放飞思绪,深入浅出,从题材上挖掘内涵,进行艺术加工。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清理、去感悟,因为写作艺术源于生活,但又应高于生活,简单地对生活进行翻版和刻录,文章便会失去意蕴。孔夫子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联想到逝去的事物,发出了“逝者如斯夫”的浩叹;毕淑敏看到花草的本色与自然,联想到万物之长的人类,感慨“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为何要把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惟有这些自然而巧妙的联想,才会使文章充满睿智。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见闻加以拓展联想,何愁文章不会独到而深刻?看到高考考场外满脸焦虑与期盼的家长,能想到天下父母伟大的爱,也可以想到考场上承载着父母期盼的学子,难道只有走进高等学府才算成才吗?听到“溺水者有惊无险,救人者侃价有方”的新闻报道,可以联想到歹徒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抢劫,没人挺身而出,进而发散开去,批判国人冷漠的心态以及对生命的漠视……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见闻加以拓展联想,何愁文章不能独到而深刻?让学生们准备一个小巧的摘抄本,随时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想,收藏起这些来自生活的感觉,升华灵感,沉淀精粹,如此日积月累,不但不愁作文时无从下笔,甚至可以写出真情洋溢、文采飞扬的佳作。

总之,鼓励并引导学生投入自然中,感受生活,开放视野,积极思考与练笔,走出只重技法传授忽视思想启迪、只重书本知识忽视大千世界的误区,作文教学将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