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引进广告语言,创新中学作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适度引进广告语言,创新中学作文教学

熊洁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李兆基中学528300

摘要:本人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尝试把时下既具有时代气息又有高度艺术性的广告语言引进中学语文课堂,服务于作文教学,为作文寻找源头活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养成思考的习惯,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又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广告语言语文课堂写作兴趣

广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商品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广告已突破经济的界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广告的核心是广告语言,如何把既具有时代气息又有高度艺术性、概括性的广告语言引进中学语文课堂,服务于作文教学呢?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点初浅的尝试。

一、利用广告词学习语法修辞知识,培养写作兴趣

修辞是作文中常用的写作方法,也是中学语文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而按传统的教法常显得枯燥无味,老师教得卖力,学生学得费力,效果也不理想。利用广告来教修辞,就变得生动有趣多了。例如,讲“夸张”这一修辞手法时,我就引用了一则广告:今年二十,明年十八。来说明夸张与夸大的区别。讲设问与反问时,我借用巨人广告和去斑膏广告: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巨人汉卡。说明没有比脸面更重要的了,以此来讲设问与反问的区别。讲双关时,我举出湘洋电扇厂广告:天仙牌电扇,吹出来的名牌。又如,讲分词时,我引用了一则手表广告:奥威金表,一代(戴)天(添)骄。讲排比时我用了《旅游》杂志广告:你想神游祖国的壮美河山吗?你想洞悉世界关注的热点吗?你想吃喝玩乐使生活轻松愉快吗?请订阅《旅游》杂志。再如,讲押韵时,我引用一则报刊广告:要想日子过得妙,请订生活科学报。讲谐音时,我举了一则广告:不喝董酒不懂酒,喝了董酒才懂酒。可见,任何一种修辞,都可以在广告词里找到恰当的例子,因为广告本身就是靠运用修辞来达到审美的效果的。如果我们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能够科学地选用广告语,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写作方面的兴趣。

二、利用广告词学习化用古诗文,提炼丰富思想

广告语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一则好的广告能充分体现语言的魅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数诗人的兰质慧心吞吐出几多浪漫沉郁的佳词丽句。时至今日,我们的莘莘学子却过分地追求时尚语汇,造语新奇,语不惊人死不休,似乎只有如此才能体现作文的“新”。但我却认为在时代发展变化的同时,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若能再注入一点古典文化的养料,增加我们作文的文化底蕴,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些广告语本身就是化用甚至直接借用古代诗词翻译作成的。恰当运用这类广告词,可以让学生更生动,更直观,更牢固地记住或学会化用一些古诗词。例如,电视上一则饼干广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吃饼干。我把这则广告念给学生听时,他们都觉得又好笑又来劲。我因势利导问学生这是化用谁的诗句?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诗名是什么?是律诗还是绝句?等等,正是通过这些有趣的广告,既背熟了古诗,又提高了学生欣赏广告词化用古诗文的能力。又如,清明节前夕,我适时采用山西杏花村酒厂的广告词: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要求学生答出这首诗前两句的内容是什么,以加深记忆。

三、利用广告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营造创作氛围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由此可见在交际活动中,语言始终起着巨大作用,而交际语言则体现在交际的整个活动中。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呢?这正是我们中学作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章节——《口语交际》写作。作广告的最大目的是促销,为了达到促销的目的,许多广告词都制作得很有艺术性,这为我们的“口语交际”写作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平台。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艺术,具有较强的审美特质。一些外国广告具有很强的幽默感。例如,德国一家豆浆公司作了一则广告:为什么亚洲人能发明瓷器,造纸术,印刷术和发现磁力的原理?为什么在两千年前中国就筑起了万里长城?是什么使他们那么聪明?答案我们已经找到:因为亚洲人爱吃黄豆。

四、利用广告词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化平庸为神奇

前段时间,广东某彩电集团在《中国青年报》上征集广告词,特等奖高达18万元,广告词要求在15字以内。我倡议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学生们十分踊跃,在这一字万金的利益驱动下,一些学生写出了相当不错的广告词。后虽无学生得到那18万元奖金,但通过这一活动,把学生学习语文的范围从课内带到课外,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接着我又要求学生给顺德特产“两家一花”(即家电、家具、陈村花市)和四大家鱼创作广告词,有一个学生拟了这样一则广告:陈村花卉红遍神州大地,四大家鱼游向五湖四海。

当然,广告作为一种商业行为,有其利必有其弊,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它更好更科学地引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雷莉广告语言三要素[J].新闻前哨,2001,(01)。

[2]吴敏英伦理学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41。

[3]邱海理张子华浅论广告语言美[J].现代传播,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