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应对方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医学生应对方式分析

翟景花李印龙隋云南张妍刘霞杨海霞

【关键词】医学院学生应对方式

AnalysisofCopingStylesofStudentsinMedicalCollege

ZhaiJing-hua,LiYin-long,SuiYun-nan,ZhangYan,LiuXia,YangHaixia,WangFeng,SunYi-jia(SchoolofPublicHealthofJiNingMedicalUniversityJiningMedicalCollege,Jining27201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opingstyleofstudentsinmedicalcollegewhenfacingallkindsofstresses,inordertofurtherstudyeffectingfactorsofcopingstyles.MethodstoinvestigatesomecollegestudentsbySimplifiedCopingStyleQuestionnaire,thecollectingdatawereanalyzedbySPSS13.0.ResultsTheresultsdisplaythat,Thescoreofpositivecopingis1.88±0.48,whilenegativescoreis1.08±0.48.Thedifferencesofscoreofpositiveandnegativecopingbetweengenderweresignificant(P=0.019,P=0.008),thedifferencesofnegativescorebetweengradeandspecialtyweresignificant(P=0.000,P=0.030).ConclusionGirlstudentscomparedwithboystudentsprefertoapplyingpositivecopingstyle.

【Keywords】MedicalCollege;Students;copingstyle

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应对展开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其中,应对方式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1-2]。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与压力影响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压力的后果和严重性,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期发育后期,面临着人际关系、学业、自我发展和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的多重应激源,如果应对不当,可引发一系列的内在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心理障碍。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时所采用的应对方式,为进一步研究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奠定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调查对象为医学院大一至大五的在校学生,共946人。

1.2方法

1.2.1调查问卷第一部分:一般情况;第二部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3],在国外应对方式量表基础上,结合我国人群的特点编制了该问卷。其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包括20个条目,积极应对维度由12个项目组成,消极应对维度由8个项目组成。问卷采用4级评分。该问卷已被证明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现场调查调查员通过统一培训,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调查,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式,独立填写,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当场收回问卷,为保证真实性,问卷不记名。

1.2.3统计分析剔除无效问卷,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946份,回收有效问卷895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4.6%。其中男生434(48.5%)人,女生461(51.5%)人;大一到大五分别为:148(16.5%)人、216(24.1%)人、230(25.7%)人、200(22.3%)人、101(11.3%)人;预防322(36.0%)人,检验467(52.2%)人,精神卫生106(11.8%)人。年龄分布在17~2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6±1.5岁。

2.2应对方式得分情况

应对方式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积极应对得分为:1.88±0.48;消极应对得分为:1.08±0.48。

2.3不同性别医学生应对方式的比较(见表1)

2.3.1积极应对方式的比较不同性别医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倾向于采用高积极应对方式。

2.3.2消极应对方式的比较不同性别医学生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男生相对于女生更倾向于采用低消极应对方式。

表1不同性别医学生方式比较

性别分组男女uP

XSXS

积极应对1.8450.5091.9210.4552.3530.019

消极应对1.0330.4911.1170.4662.6390.008

2.4不同年级医学生应对方式的比较(见表2)

不同年级医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3,P=0.763)。

不同年级医学生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67,P=0.000)。

表2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应对方式得分

年级积极应对()消极应对()

大一1.904±0.5490.954±0.478

大二1.891±0.4631.034±0.486

大三1.875±0.4561.171±0.433

大四1.852±0.4861.070±0.498

大五1.922±0.4761.146±0.491

2.5不同专业医学生应对方式的比较(见表3)

不同专业医学生积极应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05,P=0.546);

不同专业医学生消极应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10,P=0.030)。

表3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应对方式得分

年级积极应对()消极应对()

预防医学1.887±0.5051.080±0.511

医学检验1.871±0.4671.100±0.463

精神卫生1.928±0.4870.963±0.443

3讨论

应对方式作为心理应激与压力影响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纬度组成。本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应对得分为(1.88±0.48);消极应对得分为(1.08±0.48)。王艳芝、王桢[4,5]等人的研究结果分别为:积极应对得分(1.94±0.45)、(1.93±0.54),消极应对得分(1.34±0.53)、(1.36±0.64),此两人研究结果几乎一致,与本研究结果略有差别。而解亚宁[3]的研究结果积极应对得分为(1.78±0.52),消极应对得分为(1.59±0.66),王艳芝、王桢等人以及本研究结果与解亚宁的结果相比,积极应对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消极应对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得分具有性别差异,女生得分相对于男生偏高,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倾向于采用高积极应对方式,男生相对于女生更倾向于采用低消极应对方式。与王艳芝[4]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应对方式有性别差异,且女生应对方式平均得分高于男生。这与男、女生的心理特点可能存在关系,女生在遇到应激或压力时,往往采取倾诉或社会支持来减小对心理的影响;而男生多顾及到面子,经常是独自承担。邵华、周丽莎和LawrenceJA[6-8]等人的研究结果揭示,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但结果与本研究稍有差别,原因可能是采用的调查量表不同造成的。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和专业的消极应对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以及年龄的增长,为人处事的沉稳,在面对应激时,采取相对成熟的方式,使得消极应对得分不断增高。精神卫生专业消极应对得分相对较低,可能与该专业接触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较多有关。王艳芝、周丽莎[4,7]等人的研究结果也发现应对方式与学科、专业有关。

本研究由于时间问题,样本量偏小,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增加临床及其他专业、不同层次的医学生的调查。

参考文献

[1]BrownSP,WestbrookRA,ChallagallaG..GoodCope,BadCope:AdaptiveandMaladaptiveCopingStrategiesFollowingaCriticalNegativeWorkEvent.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2005,90(4):792-98.

[2]沈晓红,黄丽,祝一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67-69.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4-126.

[4]王艳芝,李彦牛,龚蓉.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5):394-396.

[5]王桢,陈雪峰,时勘.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4):378-380.

[6]邵华,刘晓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水平的关系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6):716-718.

[7]周丽莎,覃玉宇.医学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调查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352-353.

[8]LawrenceJA,AshfordK,DentP.Genderdifferencesincopingstrategiesofundergraduatestudentsandtheirimpactonself-esteemandattainment.ActiveLearninginHigherEducation,2006,7(3):27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