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高校数学学科建设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应用技术型高校数学学科建设的探讨

李震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为适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大学数学学科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创新建设。本文讨论了数学学科人才队伍、数学课程体系、数学实验条件、数学类专业、数学文化等的创新建设问题。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人才学科建设创新

当前,除部分研究型高校外,我国众多高校开始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在这重要的变革时期,承担为各专业学科打基础、做工具的数学学科,必须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创新学科建设。

一、优化人才标准,建设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数学学科人才队伍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核心。过去,我国高校普遍重视人才的出身、学历层次,引进人才时规定了各种各样的限定条件,什么非全国排名多少以前的不要,什么必须具有多少年以上的海外留学经历等等,把一些真正优秀的人才用各种条件挡在了圈外。同时也更倾向于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而不太认同工科大学毕业生,也常常明确规定本科、硕士、博士必须同专业,不欢迎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人才。在人才水平评价上,更重视发表多少、什么水平的论文,而不重视具有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这既是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办学目标学术化倾向所致,也是数学学科自身长期以来重理论研究而较难进入实际应用领域所致。在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转型时期,必须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制订新的人才引进标准,建设新兴的数学学科人才队伍。

首先,在人才规格上要破除门第出身之间,以实际水平论英才,以实际需要选人才。大学数学学科人才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而是为学生授课的教师,不同层次的不同高校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对数学老师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选聘数学人才更应当考虑个人实际水平和学校的实际需要。

其次,要改变重学术学科理论研究能力轻应用能力的倾向,更重视引进具有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数学人才。

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在引进教师的时候不应当重视其理论数学研究能力,而更应当重视其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第三,适当引进与本校主干学科相关的具有工程背景的数学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数学学科教师因为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很难融入学校工程学科的研究中。而同时,工程学科教师在工程项目研究中遇到有关算法设计优化、科学计算、拟合仿真、数据处理等问题时往往因为得不到数学专业人员的支持只能采用现成的方法和现成的软件工具,存在计算效率不高和算法实用性没有数学上的分析验证的问题。适当引进具有本校主干工程学科相关的工程背景的数学人才,不管是跨专业的研究生,还是具有相关单位具体工程实践经历,都使得这样的数学人才具有了参与相关工程项目研究的条件,这既有利于提高相关工程学科的研究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数学学科的研究水平,更有利于提高数学这样的工具性学科为应用性学科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

第四,把教学能力作为引进人才的重要条件。

很长时间以来,无论是人才引进还是教师职称评聘,甚至是各种大学排名,高水平论文始终是重要的、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但是,应用技术型大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和社会岗位适应能力为己任,相应地,应用技术型大学应当更加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不仅仅是学术研究能力。虽然,我们一直说没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就不能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内容,但实际上,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师所需要掌握的更多的是现成知识方法的工程应用,而不是理论创新。同时,大学生上学所希望学校的是提供给他们听得懂、学得会、用的上的知识,显然,没有良好的教学能力是很难达到学生对学校的期望的。当然,既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意愿又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热情的教师是有的,但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来说,这样的教师不可能很多也难以形成学科方向团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近十多年新上本科高校来说,学生的基础相对老本科差更需要教师有较好的教学能力。教学型高校以教学为本,引进教师也应当把教学能力作为更重要的条件,培养一流的教师比出一流的成果(对于多数应用技术型高校来说很难)更加重要。

二、优化数学课程体系,突出实际应用,强化应用实践

大学数学课程是各相关专业学生进一步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工具,也是数学学科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平台。目前,大学数学课程存在若干不足,距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课程大一统,一般都是以微积分、常微分方程为主体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二是不分专业需要统一教材。三是教材分量大、难度高。大量高等数学教材篇幅大,难度高,有的高等数学教材论篇幅超过了数学类专业的数学分析,教材内容的论述也比数学分析复杂,甚至有有的教材强调理论性直接称之为工科数学分析。个别工科的线性代数教材在没有数学专业高等代数中的多项式代数等内容的同时,总体篇幅比高等代数还要大。四是工科数学的教学和所服务的工程学科的联系不够,也缺乏后续的能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课程。很多专业已经不再开设科学计算类课程。为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大学数学课程有如下改进之地:

一是适应用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为不同的专业大类提供不同的数学课程,按专业需要精选教学内容,提供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强化与专业的融合。

二是精编教材,把减少篇幅、降低理论难度作为重要目标,突出数学课的工具性。

三是增强科学计算、数学建模、数值仿真等在实际应用中所需要的数学能力的培养。

四是建设以统一的必修课程为基础,有利于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为提高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三、以应用研究为导向,引领数学学科队伍向应用数学工作者转型,造就能融入主干应用学科研究、为应用学科研究服务的数学学科队伍。

大学学科团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决定着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在学校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大学各学科也应当在发展方向上进行相应的转型。从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服务的角度,应用技术型大学要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为导向建设数学学科团队。为此,数学专业人才应当熟悉所服务的工程学科,并能在工程学科的专业研究和教学中发挥作用。包括:

第一,参与工程学科的实际研究项目,在研究中承担诸如算法设计优化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数值实验与仿真等工作。

第二,参与工程学科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工程学科教师合作,促进数学和所服务的学科课程的融合,以减少服务脱节问题。在此工作中,可以有效促进数学与相关课程在同一问题的数学表述时存在的术语、符号不一致的问题,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业压力。

第三,参与工程学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指导毕业生在设计中遇到的科学计算、数据分析等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在毕业后实际工作中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建设有利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数学实验条件

长期以来,数学课程通过解题来使学生掌握数学本身的知识和能力。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时,必须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当根据这一要求,建设专门的数学实验室,搭建数值计算、金融数学等实验环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条件用相应的软件工具进行设计、计算与分析。

四、数学类专业也要向应用技术型转移

数学类专业是一个纯理科专业,过去所培养的多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和专业数学工作者,专业教学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而不重视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在应用技术型高校,除师范类外,其他的数学类专业应当更加重视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向应用技术型专业转型。

大体上,数学类专业可以培养学生如下数学应用能力:

一是算法设计与科学计算能力。主要是选择与设计合理的算法,应用科学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二是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能力。即培养数学基础更好的软件工程师。

三是数据处理与分析决策能力。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数据工作者施展才华的广阔领域。

四是金融与保险精算能力。随着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被引进,越来越多的保险类型被创造,金融保险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对金融数学、保险精算工作者的需要会越来越多。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一是要做到保证数学基本的学科体系完整的同时能够开设足够的实用课程,二是要建设相应的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基地。其中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尤其重要。

五、要创建优良的数学文化氛围

一所一流的大学必然具有一流的文化氛围。大学数学学科建设必须重视数学文化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重视实用技术的大氛围是不可改变的,但如果不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工程实践、应用技术创新的基础,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就不会多大,创建优良的数学文化氛围十分重要。

第一,要布置数学文化环境,这一方面有很多的成功经验。

第二,要在数学教学中展现数学魅力,让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对于自身素质和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充满期待。

第三,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数学建模竞赛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数学才华、体会数学应用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