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技能培训教学体系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儿科临床技能培训教学体系的探讨

郭燕飞顾骏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210008林云梁慧

【摘要】:本文通过对儿科临床实验教学经验方法的总结,得出了贯穿整个儿科临床教学过程的儿科临床技能培训教学新体系,强调了模拟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提高了临床教学效率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儿科临床技能培训教学体系探讨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

儿科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小儿绝不是缩小的成人。儿科诊疗有很强的特殊性,孩子多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症状,家长对病情的讲述往往众口不一。当前中国家庭独特的“6+1”模式,6个家长围绕1个孩子转,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得到了加强,家长往往不能理解医护人员,而导致儿科的医患矛盾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的儿科医生医疗水平更精湛。所以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必须具备精湛的临床诊疗能力和强大的临床思维能力。而这些素质的缔造就必须通过无数次的临床技能模拟训练实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作为江苏省最早三级甲等医院,一直承担着儿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2014年成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认定的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迄今共培养儿科专业医师300余名。现将儿科医师技能培训教学方法体系总结如下:

1.建设了基础性、专科性和创新性儿科临床实验教学平台

将临床实验教学延伸,构建贯穿整个儿科临床教学过程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新体系。提出“三个基本”、“一个专科”、“一个创新”、“一个考核”的儿科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课程总体构架。“三个基本”是指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旨在打好学生的儿科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作基础;“一个专科”以专科诊疗技术操作为主;“一个创新”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拓展,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一个考核”是指OSCE临床能力考核,采用多站式的考核,对医学生的临床能力训练和评估。

1.1加强“模拟训练”

(1)基本技能模拟训练:包括体格检查、四大穿刺、CPR、小儿外科学基础的无菌术、清创术等基本临床技能模拟训练。

(2)采用标准化病人(SP):强化学生对模拟病人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问诊和体格检查能力。

(3)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利用计算机的模拟训练,实现人机对话。借助于临床综合模拟人等计算机软件设备,开发或利用现有的儿科教学病例,并虚拟出临床场景,组织讨论式教学,进行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训练,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明显增强了疾病的整体观和循证思维的教学。

1.2结合“临床实践”

临床实践是医学生临床能力锻炼和学习的主要实践阶段,医学生通过儿科临床理论课程的学习后,进入儿科临床技能教学的实践阶段。本环节的教学改革更加注重“集中实习教学”的管理和规范,相较于管床医师指导的日常教学活动,临床实习集中教学活动就是指那些以专业组或科室为单位来组织的实习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实习前的基础训练、实习小讲课、典型病案讨论、教学查房等形式。在临床实践中穿插应用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和专科技能训练平台,以“集中实习教学”形式开展,作为医学生必修内容列入实习计划,根据不同实习科室的要求安排了相应的学时。只有通过儿科临床疾病的见习和各科实习教学,医学生才能更好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两者不断融合、不断深化,使医学生掌握扎实的临床基本诊疗能力。

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将儿科临床技能教学贯穿整个儿科学教育过程

2.1基本训练教学

(1)TBL教学(Teambasedlearning)2007年起,我院在儿童保健教学采用TBL教学,该方法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团结协作精神。不仅教导学生基本知识运用,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与功能也发生改变。教师必须设计并管理整个课程的进行,学生则必须先行阅读内容。通过团队协作方式,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学会与不同个性和能力背景的人在交流与协作中学习;学会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从而适应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

(2)PBL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2004年起,在小儿内科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该方法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景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老师把实际生活问题作为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

(3)采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又称为模拟病人。2007年起,医院向社会招聘了标准化病人,将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用于临床诊断学和多站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与其他完整的测验方法不同,SP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考试方法,它通常是许多临床能力评估方法中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问诊和体格检查能力。

2.2专科训练教学

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中进行,在各专科诊疗技术操作室,学生以真实的病人和临床场景为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担任“观摩者”、“助手”、或“术者”的角色学习相应的儿科临床技能项目,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

3.建立儿科临床技能综合性评估体系

儿科临床实践技能考核运用客观评价模式,实现儿科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常态化。督促学生掌握每一项临床技能,保证训练的数量和质量都能得到落实,考核方法和考核纪律都有明确的要求,充分引导学生高度重视日常模拟训练和床边实践,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有限教学资源的科学运用,进一步全面提高临床实践技能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儿科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方法采用模拟训练和床边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规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体系。使每项所要求的临床实践技能项目均通过“看、试、练、做”四个阶段:看—认知阶段:老师进行示范和讲解。试—发展阶段:学生自己操作,老师适时进行指导。练—提升阶段: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操作。做—实践阶段:在病区选择合适的病例,在老师现场指导下,完成相应的操作。改革了实验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确立以学生为本,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