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面设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多层面设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章晓松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生活化;开放性

用台湾教育界的话来说,数学教学的宗旨就是培养孩子具有“带得走的能力”,而不是“背不动的书包”。为此,我们的数学学习一定要和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有意识地让学生尝试综合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内涵之所在。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也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大挑战,下面笔者尝试结合自己对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和课堂实践,谈谈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粗浅理解。

一、目标设计要做到“多维度”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实践活动与各学科课程领域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却不能简单的对其他学习领域简单重复,问题情景必须较为开阔,能够被所有学生理解,又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综合与实践活动不是难题,而是人人都能参与,起点低,开放度大的问题,现在技能难度系数高的问题比较多,体验性与欣赏性的比较少。比如:555555555□999999999中间填几能被7整除,就太难了。常见的去居民区调查等,并非小学生适合体验的实践活动。比如调查小区内每户人家的用电量,难免给居民带来一定的不便,而调查所得数据背后的社会问题,也并非一个小学生所能理解的。

既然是实践活动,还要有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关注和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活动,没有趣味学生觉得枯燥,和平时上课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执行没什么两样,自然就没有多大兴趣参与。因此,在设计内容和过程时一定要有趣且易操作。例如,在教学加法估算后,笔者设计了一个生活案例:今天是小强的爷爷过生日,爸爸领全家到饭店为爷爷庆贺,入座后爸爸请爷爷点菜,爷爷把菜单递给小强笑呵呵地说:今天我让小强为我点菜,但有个原则,不能浪费,钱数控制在300元以内,请你帮小强来点菜。学生在帮小强点菜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就餐的人数、家人的口味、菜价的高低、营养的搭配等这样的教学,学生参与意识强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能将枯燥的估算知识,通过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孩子的参与使他们的综合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能力得到锻炼,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使学生不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认识周围的世界,此项活动设计内容有情趣性,学生操作起来也容易,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关注,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活动。

二、内容选取考虑“身边化”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又充满了好奇。所以,随时提供亲身体验、亲身实践、自主活动的机会。学校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我们要注意把握契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习完方向和位置后,笔者对学生说:“请你介绍自己的校园,站在操场的中央看,每一个方向都有什么?”这时,同学们的目光向操场投去。于是,笔者把同学带到操场中央,同学面向南方,笔者用手指着东面问:“谁知道这是什么方向?”同学们一起回答说:“东面。”这时,黄磊思考后回答说:“不对,西边。”同学们笑了。“你们知道为什么他说是西边吗?”笔者追问。张宁说:“他与我们刚学习的平面上的东、南、西、北混了。”这时,黄磊潇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了。”并用手指出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仔细观察,操场的每个方向都有什么?”教师的话音刚落,只听“三号楼在操场的正北。”“校门口在操场的东。”“操场的正西是马路。”……紧接着,笔者又问:“你们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同学们都做出了准确的回答。笔者的问题并没有完,“回家以后,你把它画在平面上可以吗?”这样,把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总之,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教师要在课堂中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过程教学凸显“个性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他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目标和内容都具有开放性,它不仅仅局限在书本里、课堂上、学校中,而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真正把装进书包里的数学知识通过开放性的活动内容展现给学生。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应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如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实践活动中,笔者制定了这样的课程目标:1.在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这里制定的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运用等级变换的方式,以及联系某种物质的比重,通过测量相应物体的质量,计算其体积的方法,来测量和计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评价交流适度“多元化”

一般来说,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应该综合运用于整个活动过程的始终,但是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我们必须灵活地选择与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评价的目的不是评判探究成果的多少和优劣,而是创造真诚倾诉和启迪思维碰撞的机会,通过倾诉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和心得感受,在彼此的心灵上有所“触动”。交流过程,其实也是全班同学共同反思的过程,它能形成集体的智慧结晶,从而使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更有效地朝正确方向迈进。如在“合理存款”的综合实践活动后,集体在班级交流探究成果。先分组分别汇报各组的探究过程、结果、心得,也让其他小组给汇报小组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这样,一来得到了各式各样的解决问题途径,二来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下把所有学生紧紧凝聚在了一起。另外,也带来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数据,问题也得到了合理的解决。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的印象也将是长久而不可磨灭的。

总而言之,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做到“以生为本”,全方位设计教学,多角度审视学生。在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能真正做到:教学目标“多维度”,清晰明了;教学内容身边化,真实生动;情境创设新颖化,丰富多彩;问题安排层次化,循序渐进;过程教学合作化,共同探究;课堂评价多元化,营造氛围;作业设计灵活化,学以致用,凸显教学效果。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一定平坦,但只要我们一同努力,笔者相信:“动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明天会变得更加阳光灿烂!

参考文献:

[1]姚喜花.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观下的学习活动特点[J].教学与管理,2007(33).

[2]陆显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10(8).

[3]高恩惠.有效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3).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毛家港镇官沟小学4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