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指导王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指导王峰

王峰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6631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指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诊的90例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干预方法分2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健康教育、保健指导,比较两组体格发育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经干预后身高(77.35±38.25)cm、体重(22.17±15.24)kg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5.56%比对照组77.78%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营养不良患儿通过健康教育及保健指导干预,有效改善体格发育,促进生长,并提升家属满意。

【关键词】营养不良;健康教育;保健指导;体格发育;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3-0258-01

小儿营养不良是儿科常见疾病,由蛋白质、能量摄取不足所致,是一种慢性营养疾病,以7岁以下儿童为主。小儿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消瘦、体重降低、免疫力差、皮下脂肪水肿及发育迟缓等临床症状,严重可致机体功能障碍,阻碍小儿的智力发育[1]。为此,我院对收治的营养不良患儿展开健康教育、保健指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诊的90例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干预方法分2组,观察组45例,男女比例30∶15,年龄3个月-5岁,平均(3.24±0.24)岁,病程5-14个月,平均(6.03±1.47)个月;对照组45例,男女比例28∶17,年龄4个月-7岁,平均(5.47±2.04)个月。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干预:为患儿做常规检查,监测病况,指导消化酶、复合维生素等药物,指导家属学习饮食搭配,定期监控患儿营养状态。观察组行健康教育、保健指导干预,具体如下:⑴健康教育。入院后,评估患者病况,与家属沟通患儿病情,说明发病原因及危害,为家属介绍治疗、护理及预防措施。告知家属饮食治疗方案,制定并指导科学饮食方法,说明正确饮食重要性。利用视频、讲座及“一对一”辅导等方法指导家爱书正确喂养患儿的方法,针对<1岁患儿,鼓励母乳喂养,必要食用适量豆类、蛋白质,多食果蔬;详细说明各种食物营养成分,指导家属膳食搭配、辅食添加。指导家属用药,严格控制服药剂量,规范用药时间、方法,注意观察患儿服药后反应。⑵保健指导。①口腔保健:每日协助患儿清洁口腔,餐后涑口,若伴溃疡、牙龈出血等,针对性为患儿涂抹药物。②皮肤保健:每日为患儿翻身、擦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③眼部保健:观察患儿眼角膜是否干燥,必要涂抹消炎软膏。④日常保健:注意患儿有无感染,一旦感染,做好隔离措施;针对性饮食,多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等食物,少量多餐,规律饮食,禁止暴饮暴食、挑食;按患儿喜好搭配饮食,注意色彩调配。⑤生活保健:脾胃虚弱者,室内温度较低于正常室温,适当通风,多晒太阳。脾虚食积者,每日按摩腹部。护士指导家属协助患儿做翻身运动,定期更换内衣、床单,清洁皮肤。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观察两组体格发育情况及家属满意度。根据我院拟定调查问卷表评估满意度,从健康教育、保健指导、服务态度等方面评价,总分100分,满意≥90分,一般70-89分,不满意≤69分,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总数×100%[2]。

1.4统计分析SPSS21.0软件统计数据,正态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X2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体格发育经干预,观察组身高、体重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体格发育比较()

注:组间比较,a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干预后身高(77.35±38.25)cm、体重(22.17±15.24)kg均比对照组高;表明有效的健康教育、保健指导有助于增进患儿生长、发育,改善营养不良。分析原因可能为:在健康教育中,医护人员加强家属的饮食指导,通过健康的、规范的饮食,可以帮助患儿食欲改善,提高体质。同时,医护人员告知家属科学饮食对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性,若患儿低于1岁,积极采取母乳喂养,若母乳量少,在条件允许下,可采取优质配方奶粉替代,并按患儿发育状态,合理增加辅食,例如:肝末、蛋类等。1岁以上患儿,应保证其充足的营养物质,多吃果蔬、蛋白质,注意能量补充[3]。另外,医护人员积极为家属普及营养不良知识宣教,并指导家属纠正患儿的不良生活、卫生行为,积极协助患儿参加锻炼,保证睡眠充足。受疾病影响,应加强注意患儿服药后反应,规范服药行为,例如:消化酶相关药物应在饭前或饭中服用,少量使用苯丙酸诺龙,若病情严重,可适当使用氨基酸、葡萄糖等[4]。此外,医护人员还积极重视患儿的口腔、皮肤、眼部等保健指导,例如:一旦出现营养不良,患儿口腔比较干燥,易发生溃疡或口角炎等并发症,故护士每日为患儿清洁口腔,并指导家属为患儿餐后漱口,针对性使得药物,以修复口腔创面[5]。由于患儿病后易出现皮肤干燥、松弛,极易感染、褥疮,故护士指导家属每日为患儿翻身、擦身,以确保皮肤清洁,降低感染率。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保健指导,患儿的不良行为得以纠正,保证了饮食的规范性,改善机体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并能预防口腔、皮肤等并发症,促进患儿良好恢复,达到患儿的健康需求,从而提升家属满意度。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5.56%比对照组77.78%高;亦证实上述报道。

总结上文,健康教育、保健指导能促进营养不良患儿机体改善,有助于身高、体重的增加,并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芳.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指导方法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6,11(b03):1210.

[2]尚建云.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3):18.

[3]徐传国.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策略探讨[J].当代医学,2016,22(31):98-99.

[4]罗良旭.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保健[J].医疗装备,2018,31(13):193-194.

[5]邵金玲.保健方法与临床保健指导对小儿营养不良疗效及家庭满意度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6,17(8):864-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