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减负增效”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孔庆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初中生物“减负增效”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孔庆萍

孔庆萍

云南文山市第一初级中学663099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对初中学生来讲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它是高中学校选拔学生和初中毕业证发放的重要条件,备受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在我们云南文山本地,每位初中毕业生毕业前要面临九个科目的正规考试,学生压力大、负担重。每科考前的繁重复习任务更是让学生身心疲惫。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复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益?

作为一名一线的生物教师,我对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方法和策略进行了认真思考,得出了一些感悟,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在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过程中我是如何让“减负增效”落到实处的。

一、依纲据本、重视基础

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面对大部分学生,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根据大纲和课本要求,注重整理和梳理基础知识,把握好基本内容。减掉压在学生身上过重的、有碍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合理负担,如学习活动中机械重复而对开发学生智能无用的作业练习、与实际应用无关的教学内容等等,给学生一份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之余能够多一点时间来进行自身发展。

二、注重复习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复习

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记忆的信息、掌握的知识进行分类,并将思维导图充分利用到复习课中,把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的形式,使复习内容条理清楚,方便记忆、温习和掌握。同时,要教会学生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不断融合、完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对于课本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必须做到熟读和精读,至于一些关键的章节、定义、定理和定律等内容,还要在熟读、精读的基础上,将其背出来。

另外,在复习过程中整理笔记也是一个重要手段,整理笔记时把预习、课堂学习和复习等学习过程中所记的笔记串联起来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整理,使其成为一份经过加工和提炼的复习资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生物是一门生活科学,它来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复习过程中应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复习效率。

三、复习练习分层设计,当堂完成

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教师要切实从学生个体水平出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做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设计分层作业,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做作业,让学生乐意去完成。作业布置避免出现重复作业,避免出现低效作业,避免出现题海战术;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另外,针对生物这样的小学科,复习练习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并做到堂堂清,不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不留下后遗症。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复习课如果仅是老师讲,学生听和做,效果并不理想。在复习过程中,学生依然是主体,老师依然是主导。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活动,在课堂上只有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管学生的体会、感受,满堂贯,可能这节课你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却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头雾水。所以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变换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课堂变得生动、轻松。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五、学生“减负”,教师“加压”

“减负”是手段,“增效”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减负”决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要解决减负和增效的矛盾,教师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教师课前增负,能带给学生高效的课堂和减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进行备课,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教法和学法。经常给自己“充电”,多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

另外,教师们要加强组内研讨,做好集体备课,做到资源共享,从而增强实效;教师间相互听课、评课,确保老师上好每一节课,为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学业水平考试教师还应做好以下工作:即对考点的研究,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同时,要研究近两年考过的知识点,研究题型的变化,了解关注重点,从考点或知识点入手进行知识整理,梳理知识体系和基础知识,要把握好要点、重点、考点、热点。在这一阶段要做到要点过关、重点突出、考点清晰、热点熟练。

总之,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提升复习课的实效性,要求教师们不断探索和进取,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指导学生复习,真正落实减负增效,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参考文献

[1]郭力华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3]陆健身生物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