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策略

谢鹤芳

关键词:心理障碍;症结;爱心;赏识教育

作者简介:谢鹤芳,任教于江苏省高邮中学。

从教二十多年,从70后教到80后,又从80后教到如今的90后,形形色色的学生给笔者留下了种种不同的印象。但有一个想法在笔者的心中确是越来越强烈:如今的学生啊,“怪胎”是越来越多。这里的“怪胎”,可不是天生的畸形或身体残疾,而是心理障碍而导致的行为怪异。如果说品德障碍问题生给人的印象是“坏”,那么心理障碍问题生给人的感觉就是“怪”。他们的行为违反常态,不符合通常的逻辑,令人费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正常思维的人与这样的学生沟通交流是相当困难的。更令人担心的是,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存在已不再是偶然与罕见。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一则则报道令人触目惊心:早恋、自卑、自杀、伤人、自闭、抑郁……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令人堪为担忧,也令身为教育工作者的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必修课题。

作为一个班主任,每天朝夕相处的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中,总会有一两个或多或少心理上有缺陷或存在问题的学生。在与这样的学生相处与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始终记住一句话:交流是从心开始。只要笔者把学生放在心中,并能走进学生的心中,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以解决的!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把学生放在心中还比较容易,要走进学生心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通过多年与学生打交道的经验与积累,笔者认为,要能走进学生心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望闻问切,找出症结

都说治病要对症下药,表里兼治。同样地,面对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作为一个教师,笔者觉得应该通过自己的观察,询问与分析,找出学生“犯怪”的真正的原因。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普遍的心理压力较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生存,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心理脆弱,压抑的心理得不到一定的宣泄。

再者,如今的中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形成了一种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爸爸妈妈多人呵护,以他(她)一人为中心的家庭模式,从而导致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特别强。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另外,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丧母的单亲家庭非婚生子女的家庭以及留守儿童的隔代抚养等现象,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加之中学生处于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断乳期,身体的迅速发育,心理上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使之在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常常要脱离父母和教师的羁绊与束缚。这一时期,如果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过多的要求和关照反而会引起冲突。逆反的年龄段以及不成熟的世界观都非常容易导致抑郁、自闭、孤独或狂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二、放下架子,平等且有耐心地交流

找到了原因就要解决问题,沟通交流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沟通交流的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不应该是传统的师道尊严,也不应该固守长幼尊卑,而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最后才能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所以与学生交流时应该放下架子,用朋友的方式去沟通,用民主的方式去讨论。与学生谈话时,笔者要么与学生一道站着,要么坐在学生位置上与学生交谈。若把学生叫进办公室谈心,笔者都让学生先坐下,这样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走近一步,平等起来。特别是面对心理有缺陷的学生,更要注意谈话的态度与方式。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是心里阳光的学生听起来很正常很自然的一句话,便有可能刺激他(她),伤害他(她)。因此,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更有耐心。他们的思维也许偏颇,他们考虑问题的方式也许过激,但只要我们学会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引导他们积极而阳光地看人看事,他们也会有被感动的时候。倾听是走进孩子心中,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最好方式。它让学生乐意接近你,喜欢和你交流,让你成为他的知己。

三、让爱驻留心中,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

记得刚走上教学岗位时,年少气盛,常与学生起冲突,动辄跟学生发火。其实原因都是些学生常犯的毛病:作业做错了,书本忘带了,上课违纪了,或是考试成绩不如教师所愿了。一声大吼,常常会把某个学生吓得胆战心惊。“啪”的一声,随着一摞书本摔出,会让全班学生震惊。那时以为,这就是“狠”,这就是老师的威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做了家长。做了家长的笔者再回望这些曾经“无法忍耐”的错误,其实根本就犯不着发脾气,心平气和地给学生指出来,效果不是一样的么?再说,小孩子怎能不犯错误?同样的事情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处理态度,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心中缺乏爱!

年轻时根本就不知道爱学生,只想到自己心头的不满与怒气,根本就没有顾及孩子内心的感受。笔者刚出来工作那会儿,对于成绩好的学生特别器重:改作业时会特别留心,上课时会常常叫他们发言。而对于那些成绩差的同学往往会没有好脸色,更不会去主动关心和爱护了。等到自己做了家长才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仅凭学习成绩的好坏,优秀的品德比优秀的成绩更重要!当你心中充满爱地面对学生时,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而可爱的。心理有缺陷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当你充满爱心地关注他,呵护他时,他是不会拒绝的!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拒绝爱!

四、用赏识教育,正面引导,宽大包容

常听有家长跟教师诉说“我家这孩子就是要捧,要戴高帽子”。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被捧,被带高帽子,也就是被赏识。有谁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好?又有谁不喜欢别人欣赏自己?对待孩子,我们都应该学会赏识。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且还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上学期,笔者在班上设立了一个班级大事记载簿。说是大事,其实记载的也就是些某某主动地擦干了放置牛奶后潮湿的讲台,某某主动地清洗了饮水机,某某主动地铲除了粘在地上的口香糖……记载簿多用了几张纸,教室里的状况却有了大大的改观:讲台始终干净整洁;饮水机始终一尘不染;垃圾篓边再也不是里里外外都是纸了。

除了赏识孩子的闪光点,我们还应该学会包容孩子的错误和缺点。对孩子的错误,要多一点宽容,少一份苛求,多一点引导,少一份责备。同一件事情,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不一样,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事件:一个高一的男生,想要偷一家人家院子里的废铜烂铁去卖点钱,恰巧被一个过路的老者发现。这位耿直的老人大吼一声:抓小偷啊!并扑向这位男孩。男孩一时情急,与老人扭打在一起,死死地掐住老人的脖子。最终双双走上了不归路!在悲哀之余,这事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那位老者当时若不是大吼一声,而是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做这种不光彩的事呀!快走!也许这么一句话也就挽救了两条命!生活中这样的情形太多太多了。我们一定要以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人。特别是对心理有缺陷的孩子,他们本身就是因为心灵受到某种打击或遇到太多的不如意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我们更应该宽容地对待!受伤的心灵,需要的是安抚,而不是批评指责!

也许还会有很多的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交流的有效方法,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用耐心和爱心做后盾!还是那句话:交流是从心开始的!只要我们把学生放在心中,并走进学生心中,做学生心灵的按摩师,再大的心理障碍也会不成问题!

参考文献:

[1]蒋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路木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盲区的四项对策[J].考试周刊,2009(26).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学

邮政编码: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