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体会

李明慧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目的: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术后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有效护理,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满意,提高了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可见加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的基础,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体会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多发生于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是创伤外科的常见病人工肩关节置换术,能更好地恢复患肩的功能,明显改善了手术的效果。2015年5月~2016年12月我科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55~75岁,平均64岁。致伤原因:车祸6例,跌倒4例。均为新鲜骨折。其中:肱骨头解剖颈骨折7例,严重压缩骨折范围超过40%者3例,10例均采用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

1护理

1.1术后护理

1.1.1一般护理:病情观察。患者取平卧位,床边置心电监护仪,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术的感觉、运动、皮温,患肢的血运情况,警惕有无手指麻木、肢体青紫、出血等神经血管损伤症状出现,保持负压引流有效,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一般引流量24h<200mL引流量增多,24h超过400mL,应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并注意血压变化,判断是否有活动性血引流管放置48~72h,引流液24h少于5mL可拔除引流管。

1.1.2体位护理:患者取舒适体位,抬高患肢,肩关节可冰袋冷敷以止痛、减轻水肿,患者用三角带悬吊固定,为了避免过度牵拉引起疼痛,外展最好不大于30度,外旋不超过10度。

1.1.3疼痛护理:对于疼痛我们要提早采取措施,可以预防性用止痛药,比如镇痛泵的使用减轻患者的痛苦。

1.1.4监测血压和血糖,并遵医嘱服用药物,保持血压、血糖的正常稳定。

2.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肩关节不稳定、肩袖损伤、假体松动、假体周骨折、神经损伤、感染、肩关节功能障碍、肩盂磨损和中心性移位等。⑴预防感染是关节置后最严重的并发症,预防是尤为重要的。感染严重时需要再次手术,甚至需要截肢。感染发个月以上则需取出假体。感染的原因可能与患者的抵抗力低下、植入物的异物反应以及操作程的污染有关。预防术后感染的主要措施有:术前积极防治原发病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2天,并密切观察体温、血常规和切口情况;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渗血多时及时更换敷料,密切观察切口周围的肿胀情况、有无血肿及渗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⑵预防关节位假体松动:术后由于锻炼不当、不遵医锻炼等原因,导致假体的脱位。因此,术后将患肢外展50-60°,前屈45°,并用三角带固定,如肢体剧烈疼痛,术侧肢体较健侧短,立即动通知医生处理。

3运动康复指导

3.1康复指导原则上是康复师在主管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拟定个性化的康复指导措施,比如患者肌肉松弛情况,骨质疏松程度,假体性质和位置,有无合并伤及内科基础疾病等。

3.2运动康复要有计划分阶段进行。

3.3.1术后当天至术后第1天:术日当天,麻醉清醒后即开始,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①手指活动:手指握拳和伸指,10个/组,1组/次,每个动作保持5秒,1次/小时。②按摩患肢:用健侧手从下往上按摩患肢从手指开始,到伤口下面结束,以不引起伤口显疼痛为宜。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①继续手术当日的锻炼。②腕关节被动锻炼,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用健侧手活动患侧腕关节。

3.3.2术后第2天至一周:①用力伸指和握拳,每个动作保持5秒,3组/2小时。②引流管拔出后开始主动运动,腕关节背伸、屈曲,外展患肢30度,用健肢抬起患肢肘关节做轻微活动。③肩部肌肉作等长收缩运动。④第3天开始,增加肩关节的被动活动,用健肢逐渐增患者外展的角度,每次增加的角度不超过原来角度的20%为宜。⑤用健侧手握住患侧腕部在屈肘90度的情况下作肩关节的外旋和上举动作,从小角度开始逐渐增加上举的高度直至过头顶。以上动作均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进行。

3.3.3术后第2周:肩关节开始主动运动,具体方法:患者弯腰患臂下垂,可以拿一比较轻的棍,在地面上进行内旋及外旋画圈并逐渐增加圈的直径运动,10圈/组,2一3组/次,3次/日。

3.3.4术后3至4周:在这一阶段,患肢进人完全主动运动阶段,手指、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在继续前一阶段运动的基础上,增加有阻力的等长收缩运动:屈肘90度,墙壁或者手为阻力作等长收缩。

3.3.5术后5周至完全康复:整个康复训练需要18周来完成,在这个阶段,可以鼓励患者用肢完成日常活动,伤口基本愈合,可以逐渐增加上臂肌肉的锻炼,比如主动抬起患肢直至平等,5分钟/次,5次/日。但是禁止剧烈运动,不宜投掷物体、挥动手臂、上提和拖拉重物等。

4结果

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坚持不懈的康复锻炼,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关节僵硬、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出院后每月随访显示:出院后继续持续有效的锻炼对肩关节功能的进一步恢复十分重要。现患者肩关节活动基本无障碍,生活基本自理,无肩关节脱位或疼痛的情况出现。

5体会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不适合传统的内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一项治疗老年肱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措施,但是,除了精湛的手术技术之外,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以及术后康复锻炼是整个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恢复肩关节的功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是否达到这一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是否接受了持续有效的康复训练。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功能的好坏均与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有切关系。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弹性、韧性直接决定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及活动度。老年患者的关节更容易发生关节僵硬,所以术后的康复锻炼显得尤为重要,一套完整的、有计划的、合理而持续贯穿整个康复过程的康复运动是关节功能恢复是否良好的关键所在,既预了并发症又恢复了功能。老年患者难免都有些基础疾病、骨质疏松,所以不主张过度锻炼,是术后的早期锻炼是必须的,术后消除患肢肿胀的最好方法就是肌肉的运动,在不引起疼痛前提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肌肉收缩运动可以有效的预防肌肉萎缩,维持肌力。持续的锻炼能提高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柔韧性,有效防止脱位。但是所有的运动都要循序渐进,由被动到主动,由小范围到大范围,而且贵在坚持,一般来说,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的锻炼要持续到术后18周左右才完全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妮,张素容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5(13)

[2]吴利平.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07,6(5):317-318.

[3]邹兴建,石春静.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护理及康复指导[J].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170-171.

[4]陈忠义,陈海啸,周晓波.人工肱骨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舷骨近端复

杂性骨折,中华创伤杂志.200吕,24(4):260一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