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OM胶囊内镜对疑诊为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OMOM胶囊内镜对疑诊为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张兰1张丽2刘琼3

张兰1张丽2刘琼3(1武钢总医院内科湖北武汉430080)

(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430060;3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目的探讨OMOM胶囊内镜对疑诊为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8例怀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胶囊内镜的病变检出率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疑有小肠疾病的98例患者中,胶囊内镜滞留小肠1例,检查成功率98.98%。共发现小肠病变71例,未见异常27例,病变检出率为72.45%。结论OMOM胶囊内镜检查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高,可以作为小肠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OMOM胶囊内镜小肠疾病

小肠居于消化道的特殊部位,起病隐匿,且复杂多样、特异性差。长期以来小肠疾病的诊断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难点。2001年以色列Given影像公司推出胶囊内镜以后,小肠疾病的诊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2005年我国重庆金山科技公司研制成功的OMOM胶囊内镜开始在国内广泛应用。本文对我院疑诊为小肠疾病的98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通过分析胶囊内镜下病变的检出等情况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怀疑为小肠疾病并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98例患者,经常规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病灶,部分患者已行消化道钡餐透视、CT及MRI等检查。男63例,女35例,年龄13~89岁,平均46.8岁,病程1d至13余年,平均病程9.03±1.31月。表现为消化道出血(主要为黑便、便血)者49例,不明原因腹痛和(或)腹泻者38例,以腹胀呕吐为主要症状者6例,消瘦2例,贫血2例,排便困难1例。

1.2器械与方法国产OMOM胶囊内镜(重庆金山科技公司),体积13mm×27.9mm,像素256×256,140度视角捕捉图像,分辨率0.1mm。按照胶囊内镜检查程序,将数据记录仪通过导线与粘贴于患者腹部体表的阵列传感器电极相连。患者吞服胶囊探头后可自由行走,但避免剧烈运动及进入强磁场区域。检查结束后记录影像数据,分别由两位消化科医师进行独立诊断分析,并给出报告。嘱患者排便时密切观察胶囊是否排出。

1.3肠道准备检查前2d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口服莫沙必利片(5mg,3次/天),检查前12h禁食,于检查前1d晚19:00取磷酸钠盐溶液(今辰清)45ml、温凉水750ml稀释口服,检查当日07:00再服用1次,确认排出粪便为水样,无粪渣时进行检查。

1.4禁忌症①食管狭窄或严重吞咽困难者;②体内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者;③精神病、痴呆等丧失自主行为患者;④完全性小肠梗阻;⑤孕妇。

1.5观察指标①观察患者对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耐受性和胶囊滞留等不良反应。②结果判断:阳性(可明确解释出血、腹痛等原因的病灶,如溃疡、肿瘤、憩室、血管畸形等)、可疑阳性(不能完全解释临床症状的病灶,如小息肉)和阴性(未发现明显病灶)。阳性和可疑阳性例数与总例数之比为病变检出率。

1.6统计学方法胶囊内镜通过回盲瓣及排出体外的时间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2结果

2.1胶囊内镜检查完成情况98例患者均顺利吞下胶囊内镜。胶囊内镜通过回盲瓣平均时间为353.2(180-549)min,其中6例患者胶囊内镜在胃内滞留3-5h,在胃镜下用一次性圈套器送入十二指肠降部;胶囊内镜排出体外平均时间为2.7d(1~7d),1例患者胶囊内镜在体内滞留2周未见排出,行手术治疗。

2.2胶囊内镜检查的病变检出率完成检查的98例患者,发现病灶者(包括阳性和可疑阳性)71例,病变检出率为72.45%(71/98)。检出的小肠病变中,血管病变32例(血管畸形13例,静脉扩张8例,血管发育不良7例,血管瘤3例,毛细血管扩张1例),肿瘤14例(间质瘤5例、腺癌2例、淋巴瘤1例,其他肿瘤6例),小肠非特异性炎及糜烂溃疡10例,息肉7例,克罗恩病2例,淋巴管扩张1例,过敏性紫癜1例,钩虫病1例,回肠滤泡增生1例,空肠黄色素瘤2例。其中5例患者经手术或双气囊小肠镜活检证实。

2.3胶囊内镜的耐受性与安全性患者对胶囊内镜的整个操作过程耐受性良好,无明显腹痛、呕吐或其他胃肠道症状,除1例行手术取出胶囊内镜外,其他均能自然排出体外,检查成功率98.98%。

3讨论

传统的X线检查如消化道钡餐、小肠钡灌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敏感性低且缺乏特异性,尤其对小肠的非隆起性病变诊断十分困难。目前,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是窥视小肠的有效检查方法。国外研究报告[1,2],二者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为50-60%,具有相似的临床应用价值。国内调查显示[3]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总体诊断率在47%-74%之间,而对克罗恩病和小肠肿瘤的诊断敏感性分别达89.6%、55%-76%。

本研究组98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中,共发现小肠疾病71例,病变检出率72.45%,远高于传统检查。其中以血管病变为最常见的病变类型,其次是肿瘤、溃疡和糜烂等,这与其他研究报道一致[4]。克罗恩病可侵及消化道各部位,尽管胶囊内镜不能取病理活检及进行镜下治疗,但它在诊断小肠克罗恩病中占有独特优势,HerfarthHH等[5]研究提示:当患者怀疑为炎症性肠病时,胶囊内镜检查应作为首先,必要时才行小肠镜活检或治疗。本组发现克罗恩病2例,均行药物治疗好转。

胶囊内镜检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胶囊内镜滞留小肠或滞瘤胃腔导致不能完成小肠检查[6],而短期的滞留情况会在25%的患者中出现[7],故肠梗阻和狭窄一直被认为是胶囊内镜检查的禁忌症。本组有6例发生胶囊滞留胃腔3-5h,于胃镜下以一次性圈套器送入十二指肠降部并最终完成检查。1例患者胶囊内镜在体内滞留2周未见排出,行手术取出,术后确诊为回肠下端间质瘤。提示胶囊内镜滞留于小肠,有助于外科医生确定病变部位而方便进行手术治疗。

另外,本研究组2例行胶囊内镜检查后进一步行双气囊小肠镜取活检提示腺癌。国内学者刘文忠[8]指出:先行胶囊检查再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能提高病变检出率、证实前者中不确定的发现以及降低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频次。

综上所述,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耐受性好,是诊断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克罗恩病和小肠肿瘤的极具价值的工具,可以作为小肠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LeeNM,EisenGM.10yearsofcapsuleendoscopy:anupdate.ExpertRevGastroenterolHepatol.2010,4(4):503-512.

[2]WesterhofJ,WeersmaRK,KoornstraJJ.Investigatingobscuregastrointestinalbleeding:capsuleendoscopyordoubleballoonenteroscopy?NethJMed.200967(7):260-265.

[3]戈之铮,胶囊内镜规范化操作及应用,2009-第二届全球华人消化内镜学术大会.

[4]MarmoR,RotondanoG,CasettiT,etal.Degreeofconcordancebetweendouble-balloonenteroscopyandcapsuleendoscopyinobscuregastrointestinalbleeding:amulticenterstudy.Endoscopy.2009,41(7):587-592.

[5]HerfarthHH,LongMD.Capsuleandballoonendoscopy:Whenaretheyreallyneededinpatientswith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DigDis.2010;28(3):439-44.

[6]SandrasegaranK,MaglinteDD,JenningsSG,ChioreanMV.Capsuleendoscopyandimagingtestsintheelectiveinvestigationofsmallboweldisease.ClinRadiol.2008,63(6):712-723.

[7]CaveD,LegnaniP,deFranchisR,LewisBS;ICCEconsensusforcapsuleretention.Endoscopy.2005,37(10):1065-1067.

[8]刘文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处理.胃肠病学,2010,15(3):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