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马丽君

马丽君(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第二寄宿制初级中学青海海北810300)

摘要:跟着初中语文课程方法的改革,学习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合作学习就是这次初中语文课程倡导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非常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模式,有利于集体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下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进行非常合理分组和建立完善评价的机制,这样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8-0046-01

合作学习也可以称作小组合作学习。从70年代率先兴起,源于美国并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把每个小组分为3到6人,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一、合理分组产生合作学习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

按座位组成的小组,是较为常见的组织形式,但这样的合作小组,座位与成员相对固定,容易形成优秀生主宰,学困生长期扮演接受者的角色,养成依赖的思维定势的情况,难以保证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得到提高。注意小组活动的变通性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异质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个途径。我是这样变通的。

二、合理引导增强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初中生属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自主能力非常的差,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时候,必须要经过精心的组织,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在彼此竞争中去浪费学习的宝贵时间。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和重视引导,竭力的去帮助学生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第一,教师需要帮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去寻找他们在小组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且需要小组定出学习的目标,在合作学习开始之前。这个学习小组定的学习目标不光只是要求小组能完成某个任务,还需要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这个过程中能够相互合作,共同进步,这样学习小组的成员不光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还能帮助他人完成任务并且取得成功。

第二教师需要保证合理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在合作学习中,假如没有充足的时间,那样小组的讨论学习中只能是成绩较好的优等生发言了,这样就会使小组中大部分成员的思想被剥夺,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大大的降低,达不到实际的效果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一来,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彰显,自然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会将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总之,只有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才能保证合作的质量。

最后,在合作学习中需要足够的发挥核心人物的作用。一个班级可以分成多个合作学习的小组,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小组,这样学习小组就需要一个核心人物,需要这个核心人物去带领他们的成员进行学习。这样的一个核心人,可以有小组中的优秀学生来担任,也可以进行小组投票选出。这个核心人物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组织组内的成员有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组员都有表达的机会,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要善于引导组员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相同,哪些与自己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要善于总结组内成员的各种不同意见,在全班交流中担任“代言人”,全面反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果。

三、合理教学完善评价机制

传统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常模参照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它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能够取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而大多数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有鉴于此,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尤其是“基础分”和“提高分”的引入可以说是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所谓基础分是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而提高分则是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引入基础分与提高分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为所在的小组赢得最大的分值,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另外,为了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合作学习还注意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业成绩表现和测验成绩,安排优等生与优等生一起分组测验,差生与差生一起分组测验,中等生与中等生一起分组测验,有时候测验的难度可以有所不同。各测验组的每个成员的成绩都与原属小组的总分挂钩,优等生小组的第一名与差生或中等生小组的第一名所得的分值完全相同,这种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竞争,公平比较其贡献的做法,最终会导致全班学生无一例外地受到奖励,取得进步,并由此走向成功。

四、结语

简而言之,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的基本教学,在小组活动的教学中提高他们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合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电宝.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教师,2013(18):61.

[2]徐永红.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意义[J].考试周刊,2013(56):37.

[3]林华俊.浅谈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4(5):146.